-
公开(公告)号:CN116374100A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310223335.9
申请日:2023-03-09
Applicant: 三峡新能源阳江发电有限公司 , 华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PTO减摇的双机头浮式风电装备,包括有锚定缆绳、浮式平台、风力发电机、动态压载舱和波浪能PTO装置,锚定缆绳的一端连接浮式平台,锚定缆绳的另一端连接海底海床,浮式平台之间安设有多个波浪能PTO装置,浮式平台的内部设有动态压载舱,浮式平台的上端面垂直安设有风电塔筒,所述风电塔筒呈Y字型结构并且在顶端两点处安设有风力发电机;本发明利用PTO装置和双机头装备,能够有效减小浮式风电装备在波浪中的运动响应和单位发电功率的建造成本,进而大幅提升了浮式风电装备的总体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8018888A
公开(公告)日:2018-05-11
申请号:CN201610940418.X
申请日:2016-11-01
Applicant: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响水长江风力发电有限公司
IPC: E02D3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海上风电场钢管桩内壁与填芯混凝土接触状态的测量装置,钢管桩底部沉至新鲜岩石,钢管桩沉桩完成后内置填芯混凝土钢筋笼,所述钢筋笼和所述钢管桩的内壁之间留有均匀的间距形成保护层;测量装置包括护筒,所述护筒固定在所述钢筋笼上,所述护筒的端部与传压板相连接,所述传压板的一端面正对着所述钢管桩的内壁,另一端面上设有凸起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内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连接部位于所述护筒内,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测量装置测量钢管桩与填芯混凝土接触状态的方法,从而监测钢管桩与填芯混凝土的接触状态,测量装置结构简单,安装调整方便,通过设置护筒避免装有压力传感器的在浇筑施工时受到影响,确保数值精确。
-
公开(公告)号:CN108018888B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1610940418.X
申请日:2016-11-01
Applicant: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响水长江风力发电有限公司
IPC: E02D3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海上风电场钢管桩内壁与填芯混凝土接触状态的测量装置,钢管桩底部沉至新鲜岩石,钢管桩沉桩完成后内置填芯混凝土钢筋笼,所述钢筋笼和所述钢管桩的内壁之间留有均匀的间距形成保护层;测量装置包括护筒,所述护筒固定在所述钢筋笼上,所述护筒的端部与传压板相连接,所述传压板的一端面正对着所述钢管桩的内壁,另一端面上设有凸起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内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连接部位于所述护筒内,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测量装置测量钢管桩与填芯混凝土接触状态的方法,从而监测钢管桩与填芯混凝土的接触状态,测量装置结构简单,安装调整方便,通过设置护筒避免装有压力传感器的在浇筑施工时受到影响,确保数值精确。
-
公开(公告)号:CN112343774B
公开(公告)日:2022-07-15
申请号:CN202011172546.7
申请日:2020-10-28
Applicant: 三峡珠江发电有限公司 , 华南理工大学
Inventor: 陈超核 , 焦甲龙 , 刘艾华 , 林毅峰 , 吴启仁 , 刘建平 , 王忠亮 , 刘运志 , 陈新群 , 彭作为 , 刘太平 , 刘俊峰 , 王维 , 李斌奇 , 熊仁树 , 许新鑫 , 徐原 , 倪道俊 , 薛洋洋 , 李亚静 , 刘兆庆 , 周莉莉 , 陈鹏飞 , 樊天慧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漂浮式海上风力发电装置的大尺度模型试验系统及制作方法,包括浮式风电装置模型、模型响应测量系统以及环境参数测量系统;浮式风电装置模型包括浮式基础和塔筒,塔筒顶部连接有风机;浮式基础侧表面连接有多条泊锚装置,模型响应测量系统包括IMU单元、风机监测单元和锚泊张力测量单元;环境参数测量系统包括浮标式浪高仪、风速风向仪和流速流向仪;该系统通过采用较大尺度的海上风力发电装置模型,并在真实海域中开展风浪联合作用下的模型试验,规避现有技术中在实验室水池中进行试验所产生的问题与缺陷;在有效控制成本的前提下,获取的测试数据可为海上风力发电装置的动力响应和发电效率评估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来源。
-
公开(公告)号:CN112343774A
公开(公告)日:2021-02-09
申请号:CN202011172546.7
申请日:2020-10-28
Applicant: 三峡珠江发电有限公司 , 华南理工大学
Inventor: 陈超核 , 焦甲龙 , 刘艾华 , 林毅峰 , 吴启仁 , 刘建平 , 王忠亮 , 刘运志 , 陈新群 , 彭作为 , 刘太平 , 刘俊峰 , 王维 , 李斌奇 , 熊仁树 , 许新鑫 , 徐原 , 倪道俊 , 薛洋洋 , 李亚静 , 刘兆庆 , 周莉莉 , 陈鹏飞 , 樊天慧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漂浮式海上风力发电装置的大尺度模型试验系统及制作方法,包括浮式风电装置模型、模型响应测量系统以及环境参数测量系统;浮式风电装置模型包括浮式基础和塔筒,塔筒顶部连接有风机;浮式基础侧表面连接有多条泊锚装置,模型响应测量系统包括IMU单元、风机监测单元和锚泊张力测量单元;环境参数测量系统包括浮标式浪高仪、风速风向仪和流速流向仪;该系统通过采用较大尺度的海上风力发电装置模型,并在真实海域中开展风浪联合作用下的模型试验,规避现有技术中在实验室水池中进行试验所产生的问题与缺陷;在有效控制成本的前提下,获取的测试数据可为海上风力发电装置的动力响应和发电效率评估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来源。
-
公开(公告)号:CN115408743A
公开(公告)日:2022-11-29
申请号:CN202210766496.8
申请日:2022-07-01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 三峡珠江发电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非经典阻尼振动系统的动力响应计算方法,包括下列步骤:非经典阻尼振动系统振动方程解耦;解耦传递函数降维;Laplace域振动方程表征及外荷载极值‑留数分解;非经典阻尼振动系统动力响应求解。该方法避免了周期性假设缺陷,在保证瞬态响应求解精度的同时,不依赖于时间步长,提高了时域动力响应计算效率;且该方法精度更高,能够处理含非谐波成份的外荷载,因此能够实现快速、精确的动力响应计算。
-
公开(公告)号:CN206220136U
公开(公告)日:2017-06-06
申请号:CN201621164894.9
申请日:2016-11-01
Applicant: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响水长江风力发电有限公司
IPC: E02D33/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海上风电场钢管桩内壁与填芯混凝土接触状态的测量装置,钢管桩底部沉至新鲜岩石,钢管桩沉桩完成后内置填芯混凝土钢筋笼,所述钢筋笼和所述钢管桩的内壁之间留有均匀的间距形成保护层;测量装置包括护筒,所述护筒固定在所述钢筋笼上,所述护筒的端部与传压板相连接,所述传压板的一端面正对着所述钢管桩的内壁,另一端面上设有凸起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内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连接部位于所述护筒内,从而监测钢管桩与填芯混凝土的接触状态,测量装置结构简单,安装调整方便,通过设置护筒避免装有压力传感器的在浇筑施工时受到影响,确保数值精确。
-
公开(公告)号:CN221917077U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20669036.8
申请日:2024-04-02
Applicant: 三峡新能源阳江发电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海上风电升压站上部组块安装吊耳挂钩的辅助装置,包括吊耳底座,吊耳底座顶部与升压站吊耳连接,吊耳底座为筒形结构,升压站吊耳侧壁用于布设上滑槽板,上滑槽板与支撑滑台通过锁紧螺栓连接,支撑滑台通过螺杆升降装置与底部支撑装置连接,底部支撑装置用于与吊耳底座连接。通过此装置可提高升压站上部组块吊装过程中吊耳挂钩的效率,大幅度减少吊耳挂钩的对接时间,有利于提高海上作业效率及作业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213625564U
公开(公告)日:2021-07-06
申请号:CN202022541130.X
申请日:2020-11-06
Applicant: 三峡新能源阳江发电有限公司 , 南京浩晖高科技有限公司
Inventor: 刘建平 , 彭作为 , 向欣 , 吴建华 , 李文伟 , 刘太平 , 刘俊峰 , 刘艾华 , 许新鑫 , 倪道俊 , 朱亚伟 , 吴弘 , 赵景鑫 , 林成迪 , 黄绍幸 , 郭保东 , 慕超 , 李亚静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PTFE膜的海上风电单桩防海洋污损生物粘附管壳装置,涉及海洋工程装备技术领域,包括若干预制的可现场拼装的板幅组件,板幅组件沿单桩外周向设有四块,沿单桩自海泥面以上至靠船结构下沿口部分设有若干块;板幅组件包括一体成型的位于内弧两端内侧的连接构件,连接构件长度方向居中设有连接螺栓孔和连接螺栓,相邻板幅组件通过连接螺栓连接固定;沿板幅组件外弧面粘贴有基于PTFE膜,相邻基于PTFE膜的首尾端相互搭接且卡设于相邻连接构件内。利用了基于PTFE膜的低表面张力和高润滑性性能,将基于PTFE膜粘贴在预制的玻璃钢管壳构件表面,解决了海上单桩防海洋污损生物物理吸附和生物群落黏膜粘附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20318535U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21470118.1
申请日:2023-06-09
Applicant: 三峡新能源阳江发电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海上风电导管架基础灌浆施工的底部密封结构,包括在工程桩底部安装的内置封隔板,内置封隔板中部设有预留孔洞,预留孔洞处用于安装封堵板。内置封隔板位于导向插尖的下方,导向插尖与内置封隔板的间距仅需考虑预留建造误差。本实用新型解决在导管架安装过程易造成传统密封圈破损,发生漏浆的风险,从而减小海上导管架安装施工难度,解决灌浆施工漏浆及灌浆质量较差等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