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741016B
公开(公告)日:2020-10-27
申请号:CN201610045527.5
申请日:2016-01-22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成都供电公司 , 国网宁夏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中期电网规划的静态可靠性概率指标获取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对初步规划设计方案进行确定性故障分析,满足N‑1准则要求的方案构成预选规划设计方案;选择一个预选方案,输入元件可靠性参数;对所述预选方案进行状态分析;并计算静态可靠性指标,确定评价电网静态可靠性水平的基准值,若可靠性指标值高于基准值,则表明可靠性水平满足要求,否则进行修正;按照上述过程对所有的预选规划方案选取满足可靠性要求的规划方案;所有满足静态可靠性要求的规划方案形成预选规划方案集,采用多属性决策方法进行综合评价,将综合评价结果优选出推荐的规划方案。本发明能够缩短系统恢复时间和减少调整措施对系统的扰动。
-
公开(公告)号:CN108917982B
公开(公告)日:2020-09-04
申请号:CN201810633439.6
申请日:2018-06-20
Applicant: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浸自冷层式绕组变压器的非侵入式绕组测温方法,将油浸自冷变压器层式绕组温度测控器与安装油面温度计、电流互感器、环境温度计连接在一起并实时采集相应的数据,同时输入变压器结构参数、绕组类型、结构尺寸参数;建立油浸自冷层式绕组变压器绕组与变压器油之间的热平衡方程;计算油浸自冷层式绕组变压器的绕组温度。本发明设计合理,其针对油浸自冷层式绕组变压器的特点,在现有测量变压器表层油温、绕组电流的基础上,还考虑了变压器结构形式、层式绕组结构和尺寸、自冷散热方式及散热器运行情况,使得对变压器各类工况下绕组温度的测量更加准确,有利于变压器运维人员及时掌握变压器运行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06443278B
公开(公告)日:2020-02-07
申请号:CN201610986170.0
申请日:2016-11-09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新源控股有限公司 , 河北张河湾蓄能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一种抽水蓄能电站首机首次启动试验方法,包括机组水泵工况试验、机组发电工况试验、工况转换试验和事故停机试验。在机组水泵工况试验中导叶开度为17°;水泵造压达到零流量扬程及达到其输入功率时导叶能以2°/秒的开启速度快速越过0°~5°导叶小开度区,并打开调速器负载限制器至100%,使导叶开到水泵工况的设定开度17°;在工况转换试验和事故停机试验中,遇电源突然断电,导叶关闭规律是在15s内关闭导叶全行程;进水球阀的关闭规律是:第一段关阀从100%满开度关至20%开度,历时24.8s,第二段关阀从20%开度关至0开度,历时37.2s。本发明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机组整组不易出现故障,机组运行状况好,试验周期短,工效高,延长了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7677960B
公开(公告)日:2020-01-10
申请号:CN201710860124.0
申请日:2017-09-21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1R31/3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同步发电机参数辨识方法,在传统辨识方法中辨识数据的选择与处理过程中仍存在数据有效性检验问题及量测标幺化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PMU量测的同步发电机参数辨识新方法。首先提出了完整的参数辨识数据有效性检验方法,分别对数据扰动深度及采样频率进行了检验,以确保数据包含准确充足的次暂态量动态信息,以保证辨识精度;随后提出了针对发电机参数辨识的量测数据标幺化方法,该方法优势在于有效解决了标幺化问题,避免了在标幺化过程中采用不准确的发电机参数带来误差,并且标幺化体系与传统标幺化体系完全一致。
-
公开(公告)号:CN110556832A
公开(公告)日:2019-12-10
申请号:CN201910778968.X
申请日:2019-08-22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东北分部
IPC: H02J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确定交直流电网发生连锁故障的影响因素的方法及系统,包括:确定每一条线路对应的使得所述交直流电网发生连锁故障的典型故障子集;分别计算每条线路在发生对应的典型故障子集中的每个典型故障时对应的潮流熵值、机端频率偏移熵值和机端电压偏移熵值,并与预设的临界熵值向量进行比较,以确定每个线路在发生某个典型故障时导致所述交直流电网发生连锁故障的影响因素。本发明为大规模新能源并网后连锁故障的影响因素的定量分析和评估提供了技术手段,形成了能够有效地反映电网发生连锁故障的原因以及发展过程的判别方法,能够应用于防止连锁故障发生的稳控措施的制定,对保证间歇性新能源电源大规模接入后电网的正常运行意义重大。
-
公开(公告)号:CN110148065A
公开(公告)日:2019-08-20
申请号:CN201910289989.5
申请日:2019-04-11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华中分部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柔直影响的短路电流计算处理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在柔直接入点短路故障时,计算此时柔直连接方式下的柔直短路电流;以及交流连接方式下的交流短路电流;根据所述交流短路电流以及柔直短路电流获得两种连接方式下短路电流的注入比例;当短路点发生短路故障时,在交流线路连接方式下计算短路点对应的由柔性直流接入点提供的短路点交流短路电流以及总短路电流;根据注入比例以及短路点交流短路电流计算获得短路点柔直短路电流;并进一步根据预设规则计算获得柔直影响短路电流;所述方法及系统解决了距离柔直接入点较远的交流母线短路电流计算结果偏大的问题,为分析柔直对不同距离的站点短路电流的影响提供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06786788B
公开(公告)日:2019-07-19
申请号:CN201510813180.X
申请日:2015-11-20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华北电力大学
IPC: H02J3/4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计及风电场脱网约束的电网风电送出能力评估方法,根据评估区域的交直流电网数据,计算得到评估区域的电网风电送出极限参数组;根据电网风电送出极限参数组,建立电网风电送出能力评估模型;根据电网风电送出能力评估模型,确定评估区域的电网风电送出能力。本发明提出的方法能够快速且准确地找到制约地区电网风电送出能力的重要约束条件,从而提高地区电网的风电送出能力,使风能资源得到最大化的开发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06199349B
公开(公告)日:2019-02-22
申请号:CN201610474117.2
申请日:2016-06-21
IPC: G01R31/12
Abstract: 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校准方波信号传递比的变压器局部放电区域判断方法,其主要技术特点是:从变压器高压、中压和低压通过套管末屏或耦合电容器抽取局部放电试验信号;对变压器各侧进行方波校准,计算并记录各侧信号之间的传递比;在局部放电试验达到试验电压或试验过程中局部放电量超过定标限值时,记录高压、中压、低压的局部放电信号测量值;得到变压器各侧的实际局部放电量值;根据各侧局部放电量值排除干扰信号。本发明实现了变压器现场局部放电试验过程中干扰信号和局部放电性质和位置的的快速、有效、便捷、可靠判断功能,解决了变压器现场局部放电试验过程中干扰信号和局部放电性质和位置的判断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5846422B
公开(公告)日:2018-08-28
申请号:CN201510017419.2
申请日:2015-01-13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宁夏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
Inventor: 宋云亭 , 申旭辉 , 李旭霞 , 陈得治 , 郑宇明 , 高峰 , 王鹏 , 丁剑 , 李佳 , 张爽 , 张鑫 , 任爱平 , 梁剑 , 唐晓骏 , 陈湘 , 罗红梅 , 李晶 , 李媛媛 , 吉平 , 李晓珺 , 蓝海波 , 刘海涛
IPC: H02J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容量电网短路电流控制措施优化配置方法,包括步骤1:确定目标电网的发展阶段;步骤2:确定目标电网的短路电流超标形式;步骤3:分析解决短路电流超标的时间阶段,依据时间阶段确定短路电流限制措施;步骤4:确定短路电流限制措施的初选配置方案;步骤5:分析初选配置方案,得到满足目标电网需求的最终配置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大容量电网短路电流控制措施优化配置方法,能够针对电网发展的不同阶段,按照优化比选的原则系统性的提出电网的短路电流控制措施,可应用于解决电网规划建设和运行控制中所面临的短路电流控制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5186586B
公开(公告)日:2018-05-08
申请号:CN201510566024.8
申请日:2015-09-08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李再华 , 吴丽华 , 林毅 , 李群炬 , 王青 , 陈湘 , 林章岁 , 吴涛 , 马世英 , 宋云亭 , 郑超 , 唐晓骏 , 王非 , 蒋朋博 , 李付强 , 刘应梅 , 邱丽萍 , 杨琦 , 张鑫 , 李惠玲
IPC: H02J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交直流混联电网静态电压稳定性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交直流混联电网的高峰负荷方式仿真模型;找出电压最薄弱点和电压次薄弱点;调整负荷分布,进而得到电压最薄弱节点的静态电压稳定综合灵敏度;采用PSD软件计算电压薄弱节点的静态电压稳定综合灵敏度和无功补偿需求,加装无功补偿设备;采用PSD软件计算加装无功补偿设备后电压薄弱节点的静态电压稳定综合灵敏度和静态电压稳定裕度,对比加装无功补偿设备前后交直流混联电网的静态电压稳定性。本发明具有可操作性强、考虑因素全面、方案合理、技术经济可行、计算结果清晰有实用价值、能够用于具体指导电网规划和运行等优点,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和良好的市场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