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骨料在拌和过程中吸水率测试及确定附加用水量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478537B

    公开(公告)日:2020-07-03

    申请号:CN201710631290.3

    申请日:2017-07-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孔粗骨料在混凝土拌和过程中吸水率测试的方法,其它包括以下步骤:将多孔粗骨料、胶凝材料及细骨料拌和;取筛下砂浆,称重,倒入无水乙醇搅拌;取筛上多孔粗骨料,称重,用无水乙醇清洗干净,冲洗下来的砂浆倒入无水乙醇搅拌;确保筛下砂浆及冲洗下来的砂浆中的水分完全置换出来;将筛下砂浆、清洗过的粗骨料以及冲洗下来的砂浆进行干燥并计算加水拌和时间为t时的多孔粗骨料吸水率。本发明可准确地测试拌和过程中混凝土中多孔粗骨料不同时间的吸水率,以便根据混凝土拌和与浇注时间,确定多孔粗骨料的合理附加用水量,有助于提高多孔粗骨料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及耐久性能。

    一种混凝土早期开裂面积定量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608797A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310521154.4

    申请日:2023-05-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凝土早期开裂面积定量预测方法,包括:获取混凝土配合比;基于混凝土配合比,根据预先建立的混凝土配合比与干燥时间‑单位开裂面积关系式之间的对应关系,得到干燥时间‑单位开裂面积关系式,从而确定混凝土配合比在不同干燥时间下单位面积上的开裂面积;其中对应关系的建立过程包括:根据混凝土配合比,制备若干混凝土试件并养护;然后,对于每个混凝土试件,采用DIC技术在多个干燥时间对混凝土试件进行图像采集,由采集图像得到混凝土试件的单位开裂面积,以得到每个干燥时间对应的若干单位开裂面积;然后拟合出干燥时间‑单位开裂面积关系式,并建立混凝土配合比与干燥时间‑单位开裂面积关系式之间的对应关系。

    一种阴极防护下的混凝土结构的寿命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561964A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310325445.6

    申请日:2023-03-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结构寿命预测的技术领域,其公开了一种阴极防护下的混凝土结构的寿命预测方法,通过阴极防护下混凝土钢筋的电位值与参比值进行对比,区分良好阴极防护下的寿命预测模型和欠防护下的寿命预测模型,良好阴极防护下的寿命预测模型:基于可靠度的阴极防护系统的预测寿命和长期阴极防护下的混凝土性能劣化的预测寿命进行对比,欠防护下的寿命预测模型:基于可靠度的阴极防护系统的预测寿命与欠防护下的混凝土结构的预测寿命对比,得到阴极防护下的混凝土结构的预测寿命。本发明可以获得混凝土结构在阴极防护下的寿命预测值,弥补了现行混凝土结构的寿命预测方法单一,缺少阴极防护下的整体结构寿命预测体系的不足。

    钢筋混凝土混合式阴极保护装置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445920A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310424123.7

    申请日:2023-04-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筋混凝土混合式阴极保护装置和方法,混凝土设有阳极线缆槽、阳极孔洞和阴极线缆槽,钢筋置于所述混凝土内,其中装置包括:电源;牺牲阳极安装在阳极孔洞内;阳极馈电电缆安装在阳极线缆槽中,与牺牲阳极相连接;阴极馈电电缆通过阴极线缆槽与钢筋相连接。当处于第一工作状态,牺牲阳极通过阳极馈电电缆与电源的正极连接,钢筋通过阴极馈电电缆与电源的负极连接;当钢筋混凝土混合式阴极保护装置处于第二工作状态,阳极馈电电缆与阴极馈电电缆相连接,使得牺牲阳极与钢筋之间的电路短路。以给混合式钢筋混凝土提供有效保护,且减少定期维护。

    一种胶凝材料及其应用
    6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4656178B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210267407.5

    申请日:2022-03-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胶凝材料及其应用,涉及材料领域。该胶凝材料包括:硫铝酸盐水泥18‑22份、高炉矿渣28‑32份、磷石膏48‑52份。本发明的生态混凝土包括:集料38‑85份、所述胶凝材料8‑25份、水2‑6份、增强剂0.1‑0.5份、减水剂0.1‑0.5份、负离子粉1‑2份。该胶凝材料能较好地降低混凝土的孔隙碱度,确保植被能正常生长,且强度达到使用要求,同时凝结时间得到延长,保证其施工性能。该生态混凝土孔隙碱度低、抗压强度较高,不仅可有效降低碱度,以满足生物生存条件,还可以大量利用工业固体废弃物,变废为宝。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