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多元数据融合的电压监测数据智能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037758B

    公开(公告)日:2015-12-09

    申请号:CN201410249532.9

    申请日:2014-06-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电气自动化技术领域的一种基于多元数据融合的电压监测数据智能分析方法。该方法为:1)对电压监测系统中的数据查询,取出不合格时间段T;2)对T分析,通过和SCADA的监测电压以及对CIM静态解析文件进行拓扑分析后做潮流计算的电压做对比分析,若判断T内的电压是坏数据,跳到步骤3;否则跳到步骤4;3)修复属于坏数据的T内电压;4)针对电压不合格的监测点A,获取可行调整方案。本发明融合了电压监测系统、电网CIM模型与SCADA系统数据,针对电压不合格问题给出针对性的、有效的调整措施或建议;该方法能降低电网的网损,提高电网的运行水平,给电网公司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

    一种光伏电池输出特性建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999700B

    公开(公告)日:2015-08-19

    申请号:CN201210492358.1

    申请日:2012-11-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光伏发电技术领域的一种光伏电池输出特性建模方法。其技术方案是,通过建立综合反映光伏电池输出特性的单指数参数初始模型;利用Lambert W函数将单指数参数初始模型显式化,得到光伏电池显式化模型;利用厂家提供的数据及参数求取算法,求取出标准工况下初始模型中待求取的参数值;利用标准工况下的参数值及参数转化算法求取给定工况下的参数值;将所求取的参数值代入到光伏电池显式模型中,得到给定工况下综合反映光伏电池输出特性的光伏电池模型。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所建立的光伏电池模型,模型精确;参数求取过程仅利用厂家数据,参数求取算法简单,适用范围广;模型显式化使模型更简洁,便于使用。

    一种电动汽车快、慢速充电设施配置比例的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701176A

    公开(公告)日:2014-04-02

    申请号:CN201410001487.5

    申请日:2014-0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现代交通技术领域的一种电动汽车快、慢速充电设施配置比例的计算方法。该方法步骤为:1)根据对目标区域用户行驶和充电规律的统计,以电动汽车用户采用慢充的方式单次充电补充的电能是否能够满足用户下一次行驶里程所需的电能作为判断是否有快充需求的依据;2)计算快充需求概率;3)计算待研区域内快、慢充电设施的配置比例。本发明提出的快、慢充比例配置方法,使充电设施的建设可以充分满足电动汽车用户对不同类型充电方式的需求,同时保证充电设施建设投资的经济性,避免大量建设快速充电设施,造成资源浪费。

    一种电动出租车充电站有序充电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337890A

    公开(公告)日:2013-10-02

    申请号:CN201310264204.1

    申请日:2013-06-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出租车充电站有序充电系统及方法,本发明属于智能电网控制领域。该系统由电池管理系统、充电机、充电桩、SCADA系统/PQ监测系统、有序充电控制中心和电池充电信息数据库组成;本发明通过对预测的电网的背景负荷以及电动出租车充电功率需求,制订每辆电动出租车的最优充电开始时间和最优充电相计划,充分利用电网低谷期的电力为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充电,从而调节上级变电站的负荷,缓解电网的峰谷差,平抑电网负荷波动,提高电网运行的经济性和可靠性。同时,对于出租车的单相充电方式,通过本系统选择最优充电相,以此减小三相负荷的不平衡。

    一种谐波情况下电容器组的投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199536A

    公开(公告)日:2013-07-10

    申请号:CN201310122240.4

    申请日:2013-04-10

    Abstract: 一种谐波情况下电容器组的投切方法,属于电容器组技术领域。以最大程度进行谐波的补偿。其技术方案是,首先确定变电站需补偿处的母线电压、无功需求和谐波情况,并由VQC确定确定需补偿的电容器组;其次给出变电站的等效数学模型,其中考虑了限流电抗器和变压器第三绕组在内的电抗值;最后将变电站的谐波情况总结为四种,针对每种谐波情况都给出了相应的考虑和计算方法来得到最优的补偿电容器组。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给出了变电站电压无功控制中各种谐波情况下电容器组的投切策略,即在不同的谐波情况下,对不同电抗率的电容器组进行最优的组合,在满足电压无功控制的前提下以达到对谐波最大限度的补偿效果。

    基于模块化的兆瓦级光伏发电仿真系统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3001248A

    公开(公告)日:2013-03-27

    申请号:CN201210457665.6

    申请日:2012-11-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光伏发电系统设计技术领域中的一种基于模块化的兆瓦级光伏发电仿真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模块、逆变器控制模块、光伏阵列模块、逆变器模块和滤波器模块;仿真方法包括: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模块选择最大功率点跟踪方法,得到最大功率点参考电压;逆变器控制模块选择逆变器控制方式,并根据开关信号产生参数和最大功率点参考电压产生开关信号,并将产生的开关信号施加到逆变器模块;逆变器模块根据产生该开关信号的最大功率点跟踪方法和逆变器控制方式,将直流电流转换为交流电流。本发明可解决待建或者已建光伏电站可能引起的电网电能质量问题的建模。

    一种光伏电池输出特性建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999700A

    公开(公告)日:2013-03-27

    申请号:CN201210492358.1

    申请日:2012-11-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光伏发电技术领域的一种光伏电池输出特性建模方法。其技术方案是,通过建立综合反映光伏电池输出特性的单指数参数初始模型;利用Lambert W函数将单指数参数初始模型显式化,得到光伏电池显式化模型;利用厂家提供的数据及参数求取算法,求取出标准工况下初始模型中待求取的参数值;利用标准工况下的参数值及参数转化算法求取给定工况下的参数值;将所求取的参数值代入到光伏电池显式模型中,得到给定工况下综合反映光伏电池输出特性的光伏电池模型。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所建立的光伏电池模型,模型精确;参数求取过程仅利用厂家数据,参数求取算法简单,适用范围广;模型显式化使模型更简洁,便于使用。

    一种电能质量评估系统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726678A

    公开(公告)日:2010-06-09

    申请号:CN200810225421.9

    申请日:2008-10-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能质量评估领域,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不能按照用户的需求提供电能质量评估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电能质量评估系统和方法,其中方法包括用户输入关于特定电能质量指标的需求信息,系统端向相应电能质量监测点的电能质量监测装置发送指令信息,所述系统端根据所述电能质量监测装置上传的特定电能质量指标参数进行计算,获得用户所需的电能质量等级信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可以让供电部门全面系统的考察所管辖地区的电能质量综合情况,另一方面还能够对不同类型的用户(敏感型和污染型)进行定制评估,以满足不同类型用户的多样化需求。

    一种基于开关电源的电压暂降缓解方法、装置及开关电源

    公开(公告)号:CN114726235B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210321017.1

    申请日:2022-03-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开关电源的电压暂降缓解方法、装置及开关电源,该方法包括:获取电压暂降电压最小值、开关电源中第一级滤波电容容量以及开关电源预设输出电压值;基于能量守恒原理,根据开关电源中第一级滤波电容容量和电压暂降电压值计算第一级输出电压的峰峰值;根据电压暂降电压值和所述第一级输出电压的峰峰值的差值确定开关电源中第一级滤波电容电压值;根据第一级滤波电容电压值和预设最大占空比的乘积与开关电源预设输出电压最小值的比值确定开关电源中变压器匝数比。通过实施本发明,在发生电压暂降时,通过改变变压器匝数比的方法,缓解电压暂降对开关电源的影响,相比现有技术中通过外加治理设备的方式,降低了开关电源的成本。

    一种三电平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583957B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210291612.5

    申请日:2022-03-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电平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变换器包括:在正极母线和负极母线之间依次连接的具有反向并联第一二极管的第一开关管、具有反向并联第二二极管的第二开关管、具有反向并联第三二极管的第三开关管和具有反向并联第四二极管的第四开关管;第一电感和第二电感,第二电感用于当光储双极性直流微电网中正负极母线光伏输出功率与其对应负载功率差值极性正负相反时,实现能量从功率盈余母线向功率缺少母线上的转移和正负极电压平衡。通过实施本发明,设置第二电感,能够实现能量从功率盈余母线向功率缺少母线上的转移,由此可实现光伏发电的最大利用以及抑制双极性直流微电网的正负极电压不平衡。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