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191202A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10537565.2
申请日:2016-07-08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Q1/10
Abstract: 一种大肠杆菌在水及水溶液中运动速率测定方法,属于仪器分析技术领域,所述方法采用电容耦合非接触电导传感器监测并记录该菌在玻璃检测管内的运动过程。根据设定距离(刻度玻璃检测管有效长度L)与所耗时长T计算获得大肠杆菌的运动速率R(R=L/T)。本发明方法无需贵重仪器,方便快捷。
-
公开(公告)号:CN105866185A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610284715.3
申请日:2016-05-03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盐酸环丙沙星含量的检测方法,属于化学领域,所述方法根据银离子与氯离子快速化学反应形成沉淀,从而显著降低反应液体系的电导率;采用电容耦合非接触电导传感器监测并记录硝酸银滴定系列标准浓度的盐酸环丙沙星,根据达到滴定终点所需的响应时间(Tt)与盐酸环丙沙星的浓度(C)之间的关系建立工作曲线;同等条件下,采用相同的步骤测定待测盐酸环丙沙星片剂或胶囊水溶液被硝酸银滴定所需时长,代入工作曲线,计算出原片剂或胶囊中有效成分含量。本发明方法仅需硝酸银和盐酸环丙沙星标准品两种化学试剂,成本低,环境友好,操作简单,样品透明度要求低,前处理简易,且需要样品量少。
-
公开(公告)号:CN104750996A
公开(公告)日:2015-07-01
申请号:CN201510161633.5
申请日:2015-04-07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IPC: G06F19/00
Abstract: 一种渔业环境中石油类污染物环境风险评价方法,属于环境风险评估技术领域,它的包括(1)建立因素集,(2)建立评价集,(3)将原始数据代入三大指标风险指数数学模型,求出最终风险指数,利用判别公式判定风险等级;本发明构建了海洋、渔业环境中石油类污染物环境风险评价的最终风险预测方法。通过输入生物体、水体和沉积物这三种介质中石油类污染物的的监测数据,可以算出最终风险指数。利用非线性回归模型构建的预测模型的拟合度好,预测值与由实际的监测数据得到的最终风险指数偏差不大,模型的平均残差不超过4。
-
公开(公告)号:CN102358660B
公开(公告)日:2014-10-15
申请号:CN201110268749.0
申请日:2011-09-13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2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人工湿地的工厂化海水养殖外排水循环利用的系统与方法,该系统与方法将两级人工湿地串联起来处理海水养殖外排水,并将污水、污泥无害化处理后进行循环利用。养殖外排水首先经沉淀池预处理后进入一级表面流、二级上行垂直流人工湿地,经净化处理后进入蓄水池并进行回用。污泥由沉淀池进入污泥收集池,经生物堆肥处理后用来种植耐盐蔬菜。同时利用反冲洗原理不定时对人工湿地的基质堵塞进行恢复。与现有的海水养殖外排水处理方法相比,本发明加强了脱氮除磷的效果,且投资与运行费用低,具有高效、生态、环保、经济的特点,便于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2798657B
公开(公告)日:2014-07-02
申请号:CN201210321728.5
申请日:2012-09-04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水中重金属铜、锌、铅、镉的现场快速检测方法,属于环境监测技术领域。以导电碳黑-离子液体糊电极为工作电极、Ag/AgCl为参比电极、铂丝或玻碳为对电极组装电化学传感器,采用方波阳极溶出伏安法,分别测定海水中离子态铜、锌、铅、镉的浓度,具有灵敏度高、重现性好、操作简便、费用低、响应快、准确定量、环境条件要求低等优点,既适用于近岸污染现场监测也适用于随船常规海洋现场调查。
-
公开(公告)号:CN101461339A
公开(公告)日:2009-06-24
申请号:CN200910013838.3
申请日:2009-01-09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IPC: A01K6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1
Abstract: 一种折叠式室内海参养殖附苗器,它的结构是由底座、立柱和附苗板构成,底座为长方框架,位于附苗器的底部;立柱垂直位于底座两边框中点上方,立柱上端通过横梁连接,立柱设有接插孔;附苗板为折叠式8-10块长方板,每块附苗板两边的中间各焊接有接插钮,附苗板通过接插钮与立柱接插孔配装位于附苗器架框内;每块附苗板上开有多个φ30mm的圆孔。本发明其特点是稳定性高,最大承重力可达到3.0kg;水流通透性强;水体利用率高:饵料承接能力好:轻便,单个附苗器重量只有1.83kg,利于倒池和清洗;经养殖对比试验,海参增重率为18.8%,成活率为100%,水体利用率为83.3%;试验结果说明:本附苗器在提高水体利用率和海参养殖生长速度上效果显著。
-
公开(公告)号:CN101224926A
公开(公告)日:2008-07-23
申请号:CN200810014132.4
申请日:2008-01-28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养鱼池循环水高效溶氧器,由管体、氧气流量计、水泵、注入器和管路构成;管体两端设有进、排水口,一端的上方设有贮气罐,贮气罐由回收气管接向氧气流量计的进气管;管体内设有接触混合器叶片;氧气流量计位于管体的上部,一端接有送气管;另一端接有进气管,进气管和出水管共同接向注入器;注入器下接出气-水管,其出气-水管的管口位于管体内部;水泵位于管体的上部,设有吸水管和出水管,吸水管管口位于管体内部,出水管与进气管相接;吸水管和出水管均有阀门进行控制。本发明设计简单、能耗小、成本低,氧气利用率高,氧气利用率>99%,便于生产管理和维护;是工厂化养殖实用的一种养鱼池循环水高效溶氧设备。
-
公开(公告)号:CN101224915A
公开(公告)日:2008-07-23
申请号:CN200810014131.X
申请日:2008-01-28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IPC: C02F1/32
Abstract: 一种养鱼池循环水模块式紫外线杀菌装置,由电控系统、镇流器、支架、灯管、气反冲洗管组成;支架是一个方形框架结构,两端为方形平面板,两面板之间由pvc管构成框架;两端板面上各均布配装设有8排、每排4根灯管和7排、每排4根气反冲洗管;排污管位于支架一端面内,两端设有吸污口和排污口;电控系统位于固定在支架另一端面板外面,经镇流器接向灯管;气反冲洗管路固定在支架另一端面板外面,接向各排气反冲洗管;本发明具有设计结构简单,成本低,杀菌效果高达99%,降低了生产投资,便于生产管理和维护;该装置实用于养鱼池循环水工厂化养殖,可清除养殖循环水中的各种菌类,以保持循环水的水质清洁、使循环水可重复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1032232A
公开(公告)日:2007-09-12
申请号:CN200710013832.7
申请日:2007-03-20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1
Abstract: 一种养鱼池循环水固体颗粒清除装置,它的结构包括水轮、反冲洗管、轴和轴承、不锈钢竖板、排水管、筛网、不锈钢框架;水轮:设有叶片和毛刷,通过轴和轴承固定在两块不锈钢竖板上,位于两块不锈钢竖板之间、筛网的侧上方;筛网是镶嵌固定在不锈钢框架中间,纵斜向位于排水管和水轮的中间;不锈钢竖板垂直固定于不锈钢框架上;反冲洗管位于水轮一侧、筛网上方;排水管位于筛网底侧下方。本发明可以解决养殖池池底的排污问题,清除循环水中的固体污物,保持循环水的水质清洁,耗水率低,都可控制在5%之内;该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应用效果显著,适宜养殖池循环水的排污处理,使循环水重复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237869C
公开(公告)日:2006-01-25
申请号:CN200310114410.0
申请日:2003-12-03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海水的工厂化循环水养鱼水处理方法,包括对养鱼池流出的海水过滤、增氧、消毒,并由循环泵将处理过的海水送至养鱼池内循环使用,其特点是:先将养鱼池流出的海水经全自动管道过滤器去除残饵和排泄物,再通过循环泵进入泡沫分离池去除部分悬浮物和蛋白质,然后,进入生物净化池去除氨氮,将净化过的海水进行水温和pH值调节,接着通过紫外线消毒,再进入高效溶氧装置内增氧后进入自动水质监测系统,经过检测后的水又重新进入养鱼池内,完成一个循环。其工艺流程合理,运行管理方便,处理过的海水水质好,并具有适宜养殖鱼生长的较佳条件,既能保证鱼的高产、稳产,又能实现节水、节能、保护海洋环境的目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