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防渗材料抗高压水开裂能力的仿真试验模型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841020A

    公开(公告)日:2012-12-26

    申请号:CN201210327478.6

    申请日:2012-09-06

    Abstract: 公开一种柔性防渗材料抗高压水开裂能力的仿真试验模型,模型上框架包括第一内圈钢板和第一外圈钢板,二者之间形成的中空腔内填充钢筋混凝土,其下框架包括第一内圈钢板和第一外圈钢板,二者之间形成的中空腔内填充钢筋混凝土,上下框架之间形成中空腔。下框架通过支架固定在地面上,上下框架的第一内圈钢板的内表面上均设置混凝土层,混凝土层上设有柔性防渗材料层,上下框架的第二外圈钢板外表面分别固定第一钢梁、第二钢梁,第一钢梁和第二钢梁一一对应地接触并通过四根丝杠连接,上框架上口内衬有与结构配筋焊接为一体的钢法兰口,法兰口上部通过螺栓固定有顶盖,顶盖上设置注水口和压力表,在顶盖和每根第一钢梁之间均设有一个油压千斤顶。还提供了仿真方法。

    一种考虑多因素影响的胶结料结构性能演化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486592B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110815455.9

    申请日:2021-07-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多因素影响的胶结料结构性能演化预测方法,其包括采集骨料的进料速度和骨料视频;采集的骨料视频进行抽帧,并对抽帧的图像进行预处理后,提取每块骨料的轮廓图像;将所有轮廓图像输入已训练的骨料识别网络模型进行骨料级配识别;根据骨料的进料速度和骨料视频,识别每单位立方体骨料的骨料数量,并采用分形维数计算公式计算骨料的分形维数;根据进入拌合站的骨料级配,读取对应骨料级配下的配合比、水胶比和砂率及预设个影响因素;选取胶结坝浇筑中与预设个影响因素相同的影响因素;将选取的影响因素、当前的环境温度和环境湿度输入已训练的抗压强度识别网络模型进行抗压强度预测。

    一种用于隧洞和明渠的结构缝表层止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737728B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111111140.2

    申请日:2021-09-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隧洞和明渠的结构缝表层止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属于止水结构技术领域。一种用于隧洞和明渠的结构缝表层止水结构,包括:设置在结构缝表层的凹槽,凹槽中从结构缝内部至外部的方向依次设有找平层、支撑体、防渗层、防水层以及回填层;支撑体靠近找平层位置设有填料块,防渗层和防水层的两端均靠近凹槽的侧壁,防渗层和防水层通过支撑体和填料块支撑,并且截面均呈M型,回填层填充凹槽的侧壁与防水层形成的空间。本发明的表层止水结构具有较高的适应变形的能力,能够在内水压和外水压的作用下不变形、不损坏,同时,表层止水结构与提前施作的混凝土齐平,避免造成较大的水头损失,适用于隧洞和明渠的结构缝。

    一种胶结坝广源化胶结料动态优化和智能调控配置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554222A

    公开(公告)日:2021-10-26

    申请号:CN202110814258.5

    申请日:2021-07-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胶结坝广源化胶结料动态优化和智能调控配置方法,首先基于时空克里金插值方法进行砂砾石料场选址进行取样试验,再根据取样试验样品确定胶结坝的胶结料配合比控制范围,然后将现场拌和的胶结料的实时胶结料配合比与胶结料配合比控制范围进行对比,对误差值较大的胶结料进行报警,最后根据胶结料的性能指标,采用灰色关联法构建多因素对抗压强度的统计模型,进而对胶结坝的抗压强度进行预测,通过胶结坝的抗压强度评价拌和质量。本发明实现了胶结料拌和过程数字化和智能化调控,解决了现有技术难以实现利用高离散、宽级配、最大粒径300mm的当地材料制备性能指标符合要求的胶结筑坝材料的问题。

    一种边坡裂变预警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524323B

    公开(公告)日:2021-04-16

    申请号:CN202010355929.1

    申请日:2020-04-29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边坡裂变预警方法及系统。本发明根据滑坡在发生前会与边坡本体产生裂变分离的原理,对边坡裂变进行预警,以克服现有的影像监测方法,无法给人员和物资的转移留下充足的时间的技术缺陷,提高滑坡预警的前沿性和准确性。本发明在裂变判断之前还基于InSAR影像确定监测区域,并圈定裂变监测区域,并采用实时监测获取第i+3时刻的InSAR影像,对圈定的裂变监测区域的监测点进行裂变监测与预警,减小了监测的范围,减小了计算量,本发明利用了裂变区域形变量变化趋势不同的原理,基于等形变量曲线划分的方式进行裂变监测,保证了裂变监测的科学性和精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