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355496A
公开(公告)日:2015-02-18
申请号:CN201410638324.8
申请日:2014-11-06
Applicant: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IPC: C02F9/14
Abstract: 一种折流式餐厨废水处理装置,由一个区隔板将折流式餐厨废水处理装置隔为第一主处理池和第二主处理池;第一主处理池自上而下依次为一级处理池、二级处理池和三级处理池;第二主处理池自下而上依次为四级处理池、五级处理池、六级处理池和七级处理池;各级处理池内填充有不同的填充物;第一级处理池和第二级处理池之间设有筛板;第四级处理池至第七级处理池之间均各设有折流板,各折流板上设有联通孔;相邻的两级处理池之间的联通孔为交错设置;一级处理池的顶部设有进水管,七级处理池的顶部设有出水管。
-
公开(公告)号:CN104193074A
公开(公告)日:2014-12-10
申请号:CN201410357470.3
申请日:2014-07-25
Applicant: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IPC: C02F9/14
Abstract: 一种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的处理装置,主要包括:厌氧生物膜反应器、好氧生物膜反应器、人工湿地系统、涡轮筛滤池和沉砂池组成。本发明还公开了利用上述装置去除污水中高浓度有机物污染物质的方法。本发明使用纳米曝气技术,联合光激发、光催化两种方法高效率产生羟基自由基,利用其强氧化性持久有效的对生物处理出水进行深度处理,将可生化性差、相对分子质量高的污染物质完全氧化降解,同时灭杀污水中的细菌,病原菌,起到灭菌消毒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1759467A
公开(公告)日:2010-06-30
申请号:CN200810240947.4
申请日:2008-12-24
Applicant: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IPC: C05F17/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30/43
Abstract: 一种农村固体废弃物联合好氧堆肥方法,其主要步骤如下:A)将秸秆切割为5-10cm,向秸秆堆垛上喷洒复合菌剂,喷洒量为菌剂体积/秸秆干重=4-5mL/kg,同时利用前一次堆肥步骤B产生的渗滤液将秸秆的含水率调节为50%-55%,自然通风发酵10-15天;B)将生活垃圾中分选出的可分解有机物与步骤A预发酵后的秸秆混合;混合后的起始含水率和C/N分别调节为50%-65%和22-35,进行第一次堆肥3-5天,该步骤产生的尾气导入步骤C的堆体中;将步骤B的堆肥与畜禽粪便进行混合,混合后的起始含水率调节为50-60%,进行第二次堆肥3-5天;D)将步骤C的堆肥进行第三次堆肥5-7天,并利用步骤C产生的渗滤液调节堆体含水率,使堆料含水率维持在45%-50%之间。
-
公开(公告)号:CN117852851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310920382.9
申请日:2023-07-26
Applicant: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 北京智通博瑞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3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活垃圾处理全流程的温室气体核算方法,涉及生活垃圾温室气体排放量技术领域,包括:确定目标区域内生活垃圾处理全流程信息,该信息包括目标区域内生活垃圾处理全流程中所涉及的垃圾投放阶段温室气体排放量、垃圾转运阶段温室气体排放量、垃圾处置阶段温室气体排放量、垃圾处置阶段温室气体减排量、多种垃圾处理方式以及每种垃圾处理方式所占比例;基于目标区域内生活垃圾处理全流程信息,核算目标区域内碳源要素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以及目标区域内碳汇要素的碳汇量。本发明能够较为合理、准确的对生活垃圾温室气体排放量进行估计。
-
公开(公告)号:CN115434175A
公开(公告)日:2022-12-06
申请号:CN202211234960.5
申请日:2022-10-10
Applicant: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碱热处理膜覆盖腐质化产物同步回收多活性组分的方法。本发明通过碱热处理使膜覆盖腐质化产物中的纤维素类物质软化膨胀,切断半纤维素和纤维素之间的氢键连接,使得纤维素类物质和非纤维素类成分分离,促进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析出和回收。同时,膜覆盖腐质化产物中腐殖酸结构上的羧基和酚羟基具有弱酸性,可与碱提取剂发生置换反应,形成可溶性腐殖酸盐,提高腐殖酸的溶出回收。此外,本发明采用的碱提取剂溶液的质量浓度较低,可有效避免高浓度碱液使溶出的半纤维素和纤维素发生降解形成单糖或多糖,在回收过程不会对活性组分造成损害,有利于纤维素、半纤维素的回收。
-
公开(公告)号:CN115386602A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申请号:CN202211016213.4
申请日:2022-08-24
Applicant: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铁氧化物厌氧颗粒污泥微生物电化学系统生产甲烷的方法,属于微生物电化学系统技术领域。本发明先将厌氧颗粒污泥、铁氧化物和培养液进行孵育,能够将铁氧化物直接附着到厌氧颗粒污泥微生物的细胞上,有效解决了铁氧化物微生物附着性差、易聚集、分布不均的特点,极大增加了铁氧化物与微生物的接触面积,提高了厌氧消化过程中产酸菌与产甲烷菌之间的电子传递效率。本发明以铁氧化物厌氧颗粒污泥充当微生物电化学系统的电极,解决了微生物电化学系统电极与微生物接触面积小的局限性,提高种间电子传递效率。实施例结果表明,本发明提供的基于铁氧化物厌氧颗粒污泥微生物电化学系统生产甲烷的方法能够明显提升甲烷产量。
-
公开(公告)号:CN109868243B
公开(公告)日:2022-02-01
申请号:CN201910212082.9
申请日:2019-03-20
Applicant: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菌剂,其特征在于包含复合菌剂I,所述复合菌剂I由功能菌和保护菌组成,其中所述功能菌由腐败假单胞菌(Shewanella putrefaciens),金属还原地杆菌(Geobacter metallireducens),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和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组成,所述保护菌是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优选地,腐败假单胞菌,金属还原地杆菌,绿色木霉,哈茨木霉和枯草芽孢杆菌的质量比为A∶B∶C∶D∶E,其中A选自2~4的数字,B选自3~5的数字,C选自1~3的数字,D选自2~4的数字,E选自4~6的数字;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本发明制得的微生物菌剂在修复有机物污染方面具有非常优异的效果,且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无二次污染,具有广阔的市场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1377429A
公开(公告)日:2020-07-07
申请号:CN202010258175.8
申请日:2020-04-03
Applicant: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有机废物沼渣热解制备的生物炭,通过下述方法得到:步骤1:取有机废物厌氧发酵沼渣,经干燥和粉碎,得到沼渣粉末,过筛;步骤2:将步骤1中得到的沼渣粉末在氮气氛围中于不同温度下分别热解,并于各自热解温度下分别热解不同时间,氮气下冷却至室温,得到不同热解温度和不同热解时间的生物炭。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生物炭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将制备的生物炭作为添加剂投加到有机废物的厌氧发酵过程中,不仅抑制产酸过程,提高产气效率,还能提高沼渣的热解能量释放,减少能耗,实现有机废物沼渣资源化的同时开辟了沼渣生物炭的高值化利用途径,实现“以污治污”资源循环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09868243A
公开(公告)日:2019-06-11
申请号:CN201910212082.9
申请日:2019-03-20
Applicant: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菌剂,其特征在于包含复合菌剂I,所述复合菌剂I由功能菌和保护菌组成,其中所述功能菌由腐败假单胞菌(Shewanella putrefaciens),金属还原地杆菌(Geobacter metallireducens),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和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组成,所述保护菌是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优选地,腐败假单胞菌,金属还原地杆菌,绿色木霉,哈茨木霉和枯草芽孢杆菌的质量比为A∶B∶C∶D∶E,其中A选自2~4的数字,B选自3~5的数字,C选自1~3的数字,D选自2~4的数字,E选自4~6的数字;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本发明制得的微生物菌剂在修复有机物污染方面具有非常优异的效果,且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无二次污染,具有广阔的市场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9762776A
公开(公告)日:2019-05-17
申请号:CN201910216060.X
申请日:2019-03-20
Applicant: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菌剂,其特征在于包含功能菌和保护菌,其中所述功能菌由腐败假单胞菌(Shewanella putrefaciens)、金属还原地杆菌(Geobacter metallireducens)、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和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组成,所述保护菌是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还涉及一种提升土壤质量的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功能菌、保护菌与生物活性物质按比例混合得到复合菌剂;(2)将步骤(1)所得复合菌剂固定于生物炭上。本发明制得的微生物菌剂在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方面具有非常优异的效果,且方法简单、成本低、无二次污染,可协同降解土壤有机物污染,具有广阔的市场价值。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