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142989A
公开(公告)日:2019-01-04
申请号:CN201810612114.X
申请日:2018-06-14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金华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31/1245 , G01J5/00 , G01J2005/0077 , G01R19/0092 , G01R29/14
Abstract: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公开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电场、红外、泄露电流测量的复合绝缘子带电作业安全评估方法,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超特高压输电线路复合绝缘子带电作业安全评估方法,由信号采集及预处理、信号分析处理、综合评估三个阶段组成本发明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准确可靠。采用电场分布、红外成像、泄漏电流多因素综合判断,利用多证据融合算法判断绝缘子缺陷状态,可有效准确的判断绝缘子带电作业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668747A
公开(公告)日:2020-09-15
申请号:CN202010379812.7
申请日:2020-05-08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分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H02G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进出交流特高压复合横担带电作业区域的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作业平台和收放装置;作业平台的一端搭设于复合横担杆塔塔身,另一端与复合横担上的分裂导线连接,用以为作业人员提供进出带电作业区域的通道;收放装置搭设在复合横担杆塔塔身上,其一端可开合的夹持于分裂导线,收放装置中设置有牵引机构,其通过牵引机构与作业平台连接,从而将作业平台安装至预设位置。本发明通过作业平台为作业人员提供进出带电作业区域的通道,通过收放装置将作业平台搭设在塔身和带电作业区域之间,并在作业人员完成作业后,将作业平台收回至塔身,提高了作业人员进出交流特高压复合横担带电作业区域的便捷性,也保证了作业人员的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0265914A
公开(公告)日:2019-09-20
申请号:CN201910511540.9
申请日:2019-06-13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2G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电进入交流特高压复合横担线路等电位的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辅助运载工具和绝缘操作杆,辅助运载工具用于安装于复合横担上供等电位作业人员骑坐,辅助运载工具上设有滚轮用于沿复合横担的轴线方向滚动,辅助运载工具上的推动挂点用于与绝缘操作杆连接,地电位作业人员使用绝缘操作杆推动辅助运载工具将等电位作业人员推动到待作业相导线位置处进入等电位。本发明提供的带电进入交流特高压复合横担线路等电位的装置及方法,使得交流特高压复合横担线路带电作业人员在进入等电位过程中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和便捷性,保证了交流特高压复合横担线路带电作业的安全进行,提高了交流特高压复合横担线路的安全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802329A
公开(公告)日:2019-05-24
申请号:CN201910098494.4
申请日:2019-01-31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2G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带电进入750千伏同塔四回线路等电位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安装步骤,确定待作业相导线,并在悬挂待作业相导线的横担上安装运载工具;进入步骤,等电位工作人员进入运载工具,并按照预设速度和预设路径向待作业相导线处移动;作业步骤,在距离待作业相导线第一预设距离处进行等电位操作后再进入待作业相导线进行作业。本发明中,根据确定的待作业相导线,等电位工作人员乘坐运载工具以预设速度和预设路径进入待作业相导线进行作业,则等电位工作人员能够安全、稳定地进入待作业相导线,有效地保护等电位工作人员,保证了750千伏同塔四回线路带电作业安全地开展,提高了超高压电网的安全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871756A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申请号:CN201810871956.7
申请日:2018-08-02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电力工器具移动试验检测车,该试验检测车包括:设置于试验检测车的底盘上的货箱;设置于所述货箱内的机械试验区和电气试验区,所述机械试验区和所示电气试验区之间通过绝缘板分隔。本发明提供的电力工器具移动试验检测车,通过试验检测车上的货箱,提供电力工器具试验区域;货箱内并排设置的机械试验区和电气试验区,以便在作业现场对电力工器具的各项电气和机械性能做检测,能够全面的了解电力工器具在使用前的状态,及时发现可能产生的危险,避免因电力工器具质量问题造成人身伤亡事故发生;电力工器具可直接在货箱内对应区域进行对应试验,节省了人工搬运和拆装,大大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同时提高试验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8416078B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1810032450.7
申请日:2018-01-12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3308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检验携带型短路接地线的短路热稳定性的方法和系统,所述方法包括:在仿真计算软件中输入仿真特征参数和接地线导体材料参数;所述仿真计算软件调用仿真文件生成模块,并使其根据停电检修短路接地线的挂接点,从电网潮流文件中提取对应线路的网络数据文件,并基于所述网线数据文件中的数据以及在仿真计算软件中输入的参数自动生成仿真文件;所述仿真计算软件调用仿真文件运行程序执行所述仿真文件得到仿真输出结果文件,并将其转换为数据分析文件;采用数据分析软件根据所述数据分析文件计算所述时变电阻在tk时刻的温度Tk,电阻Rk和吸收的能量Ek,并根据Tk和设定的短路接地线电阻熔化温度Tm判断短路接地线是否符合短路热稳定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0265914B
公开(公告)日:2022-10-04
申请号:CN201910511540.9
申请日:2019-06-13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2G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电进入交流特高压复合横担线路等电位的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辅助运载工具和绝缘操作杆,辅助运载工具用于安装于复合横担上供等电位作业人员骑坐,辅助运载工具上设有滚轮用于沿复合横担的轴线方向滚动,辅助运载工具上的推动挂点用于与绝缘操作杆连接,地电位作业人员使用绝缘操作杆推动辅助运载工具将等电位作业人员推动到待作业相导线位置处进入等电位。本发明提供的带电进入交流特高压复合横担线路等电位的装置及方法,使得交流特高压复合横担线路带电作业人员在进入等电位过程中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和便捷性,保证了交流特高压复合横担线路带电作业的安全进行,提高了交流特高压复合横担线路的安全稳定性。
-
-
公开(公告)号:CN109142989B
公开(公告)日:2021-07-13
申请号:CN201810612114.X
申请日:2018-06-14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金华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公开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电场、红外、泄露电流测量的复合绝缘子带电作业安全评估方法,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超特高压输电线路复合绝缘子带电作业安全评估方法,由信号采集及预处理、信号分析处理、综合评估三个阶段组成本发明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准确可靠。采用电场分布、红外成像、泄漏电流多因素综合判断,利用多证据融合算法判断绝缘子缺陷状态,可有效准确的判断绝缘子带电作业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703007A
公开(公告)日:2020-01-17
申请号:CN201910858905.5
申请日:2019-09-11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Inventor: 刘兴发 , 刘庭 , 张建功 , 余光凯 , 贺伟 , 郑秋玮 , 路遥 , 刘凯 , 干喆渊 , 肖宾 , 张业茂 , 彭勇 , 刘华刚 , 刘震寰 , 谢辉春 , 李妮 , 梨园 , 赵军 , 周兵 , 王延召 , 胡静竹 , 万皓
IPC: G01R3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配电带电作业机器人感应放电抗扰能力的测试方法及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设定并保存被测样品的工作路径和动作;使感应放电干扰作用于被测样品;对被测样品进行感应放电抗扰能力测试;测试过程中,逐渐改变放电强度,并记录改变放电强度过程中被测样品的实际工作路径和动作;将被测样品的实际工作路径和动作与保存的工作路径和动作进行匹配比较,以得到被测样品的试验结果。该测试方法满足了对配电带电作业机器人的感应放电抗扰能力试验;涵盖了配电带电作业机器人作业环境中可能遇到的感应放电电磁干扰和感应放电电磁干扰强度;测试精度高,经测试后的产品的可靠性得到了大大提高,降低了产品的次品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