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467749B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011453353.9
申请日:2020-12-11
申请人: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青海格尔木鲁能新能源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进功率环VSG低电压穿越方法及系统,包括:将电网短路故障期间虚拟同步发电机的功角增量与同步系数相乘所得结果作为有功频率环的控制指令,将有功频率环的控制指令发送至给虚拟同步发电机的有功频率环中;设计虚拟同步发电机的无功电压环中的电压指令,将虚拟同步发电机的无功电压环中的电压指令发送给虚拟同步发电机的无功电压环中;生成虚拟阻抗投入指令,将虚拟阻抗投入指令发送给虚拟同步发电机中;根据当前VSG的输出电压参考值生成开关管控制指令,将开关管控制指令发送给控制虚拟同步发电机中的开关管,该方法及系统能够实现VSG在电网短路故障下安全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5776126A
公开(公告)日:2023-03-10
申请号:CN202211714456.5
申请日:2022-12-29
申请人: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边端协同的风储电站能量管理方法及系统,属于电力系统优化控制技术领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边缘计算平台、风电机组、电池储能系统和通信网络构建边端协同的风储电站能量管理架构;基于所述风储电站能量管理架构建立风储电站能量管理模型,对所述风储电站能量管理模型进行处理和训练;根据所述处理和训练后的风储电站能量管理模型,在线进行功率管理,优化所述电池储能系统的充放电功率。本方法采用深度强化学习方法自适应学习能量管理策略,能够适应风储电站的复杂动态变化,满足异构数据的规模化实时处理,在线优化电池储能系统的充放电功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130132B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1911336868.8
申请日:2019-12-23
申请人: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对多点布局储能系统进行聚合控制的方法及系统,包括:建立聚合目标;建立电力系统的等值无源网络模型,并利用所述等值无源网络模型,基于基尔霍夫KCL原理获取系统节点导纳矩阵及系统关联矩阵;基于KCL原理建立系统节点电压方程;确定系统各条支路的电流;根据所述等值无源网络模型下激励源与各支路产生的响应之间的关系,确定每个储能装置在系统各条支路上的响应因子;根据所述电力系统的应用需求和响应因子确定每个分布式储能装置的出力情况,并制定聚合方案,以满足所述聚合目标。本发明解决了分布式储能装置调度控制的难题,提高了系统静态安全裕度,防止了大规模连锁故障的发生,充分发挥了多点布局储能系统的应用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2467749A
公开(公告)日:2021-03-09
申请号:CN202011453353.9
申请日:2020-12-11
申请人: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青海格尔木鲁能新能源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进功率环VSG低电压穿越方法及系统,包括:将电网短路故障期间虚拟同步发电机的功角增量与同步系数相乘所得结果作为有功频率环的控制指令,将有功频率环的控制指令发送至给虚拟同步发电机的有功频率环中;设计虚拟同步发电机的无功电压环中的电压指令,将虚拟同步发电机的无功电压环中的电压指令发送给虚拟同步发电机的无功电压环中;生成虚拟阻抗投入指令,将虚拟阻抗投入指令发送给虚拟同步发电机中;根据当前VSG的输出电压参考值生成开关管控制指令,将开关管控制指令发送给控制虚拟同步发电机中的开关管,该方法及系统能够实现VSG在电网短路故障下安全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1679212A
公开(公告)日:2020-09-18
申请号:CN202010568525.0
申请日:2020-06-19
申请人: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G01R31/387
摘要: 一种计算电池在不同温度和充放电倍率下SOC的方法及系统和装置,该方法步骤为:测量电池在当前温度和充放电倍率下的实际可用容量、电池电流和库伦效率,并以电池在标称状态下可用容量计算电池在不同温度和充放电倍率下的可用容量损失标幺值;利用得到的电池在不同温度和充放电倍率下的可用容量损失标幺值,将上一状态的电池SOC折算,结合当前状态下的实际可用容量、电池电流和库伦效率计算的荷电状态,得到当前状态下的电池SOC。该系统包括处理器以及与处理器耦合的存储器。该装置包括测量单元和折算单元。本发明考虑温度对电池容量和库伦效率的影响,采用可用容量损失标幺值,将电池在不同工作状态下的SOC进行折算,提高了SOC在不同工作状态下的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1614139A
公开(公告)日:2020-09-01
申请号:CN202010450202.1
申请日:2020-05-25
申请人: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H02J7/0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采用双极性脉冲充放电的锂电池均衡方法及其实施系统,所述均衡方法包括步骤:将双极性脉冲采用不同占空比的正脉冲和负脉冲组成;通过正脉冲对电池恒流充电,通过负脉冲对电池恒流放电;由于双极性脉冲的每个正、负脉冲的周期、幅值和占空比在不同的脉冲周期内不同,根据实际需求对该占空比进行调整,以实现去极化;其减少极化的影响,使电池更接近真实的状态,可以更好的实现电池的均衡;减少欧姆电阻和极化电阻的影响,可实现电池的有效均衡,使得电池容量可最大化利用;其在完成电池均衡的同时能有效的减少极化对电池的影响,延长电池的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1580006A
公开(公告)日:2020-08-25
申请号:CN202010476634.X
申请日:2020-05-29
申请人: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G01R31/389 , G01R31/396 , G01R31/36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池动态阻抗的在线测量方法,包括步骤:采用多个频率和相位的正弦信号合成多音激励信号;通过FFT的阻抗谱时域测量,并采用多音激励信号作为输入,同时测量多个频点下的电池阻抗;在运行过程进行电池阻抗测量,测量时,在电池两端连接信号放大电源装置,将激励信号放大后叠加在电池两端,测量时,将电池的直流信号作为偏置信号滤除,仅需测试电压/电流的交流成分,根据测量的交流成分,进行FFT变换,计算获得电池的动态阻抗;通过多个电池并联和串联进行动态阻抗的测量;其一次可以测量多个频率点的阻抗,大大减少了电池阻抗的测量时间,更能反映电池在充放电电流作用下电池的阻抗,可实现电池阻抗的实时在线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11562510A
公开(公告)日:2020-08-21
申请号:CN202010259222.0
申请日:2020-04-03
申请人: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新源张家口风光储示范电站有限公司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G01R31/392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确定退役动力电池剩余寿命的方法及系统,包括:当前的容量满足预设的梯次利用要求的退役动力电池;选取多个相同型号的退役动力电池进行充放电循环试验,以获取当前型号的退役动力电池对应的多组放电容量数据;根据放电容量数据,确定当前型号的退役动力电池每次循环的平均容量衰减率;根据平均容量衰减率,确定每个当前型号的退役动力电池的剩余循环寿命。本发明能够在短时间内对退役动力电池的剩余循环寿命进行准确预测,大幅度缩短了退役动力电池寿命评估的时间;所采用的方法在工程实施中都比较容易实现,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在电动汽车、电化学储能、动力电池梯次利用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1539619A
公开(公告)日:2020-08-14
申请号:CN202010318403.6
申请日:2020-04-21
申请人: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供辅助服务的储能电站运营方法及系统,其中方法包括:根据用户发送的查询请求查询储能电站所能提供的辅助服务的类型并将查询结果通过一可视化界面显示给所述用户;用户通过可视化界面在查询结果中确定储能电站所要提供的各辅助服务;确定储能电站响应用户确定的各辅助服务的约束条件和目标函数,并对目标函数进行求解,得到响应各辅助服务的配置文件;储能电站执行配置文件以对所要提供的辅助服务作出响应。本发明通过优化储能电站提供辅助服务的配置策略,破解了当下储能电站运营效益较低的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509744A
公开(公告)日:2020-08-07
申请号:CN202010318450.0
申请日:2020-04-21
申请人: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储能多功能应用布局方法及系统,包括加载储能布局初始数据,基于储能多目标应用需求,生成所述储能多功能应用布局的预处理数据;对所述预处理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后得到不同类别指标数据在不同节点下的指标值评估模型,生成不同类别指标数据相匹配的指标灵敏度矩阵;加入预设的多点布局约束条件,生成储能多功能应用布局次序;加入节点可布局储能面积约束,生成储能可布局节点次序与节点储能容量约束;在所述储能可布局节点次序与节点储能容量数据加入储能配置模型,输出储能多功能应用布局结果。本发明的多功能应用布局方法提升了储能在电力网络中的综合布局效果,提高了储能应用的技术性能以及提升了同等规模储能应用的经济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