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256364A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211675206.5
申请日:2022-12-2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能源生物技术和环境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株地芽孢杆菌SH‑1及其应用。一株地芽孢杆菌(Geobacillussp.)SH‑1,其保藏编号为CGMCCNo.26085。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发明提供的地芽孢杆菌SH‑1生长温度45~75℃,能够在油藏条件下原位生长,不仅能以原油为营养生长,降解原油重质组分,而且还可以以聚合物为营养生长,破坏高分子结构,分解聚合物;同时代谢产生大量菌体、芽孢和粘性物质,形成致密的生物膜;具有突出的封堵能力和提高采收率能力;2、该菌株发酵液应用于水驱后微生物驱油效果较好;3、该菌株发酵液应用于化学聚合物驱后微生物驱油效果较好,且有效期较长。
-
公开(公告)号:CN118243895A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211664686.5
申请日:2022-12-2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稠油油藏开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模拟敏感性油藏粘土颗粒运移装置及实验方法。所述实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基于储层特征制作实验需求物理模型;将物理模型装入岩心夹持器,施加围压,设置温度,根据实验需求选择性注入粘土稳定剂;用盐水或者模拟地层水进行驱替,连续监测压力;将水驱后的岩心称重,计算粘土的运移量;根据研究需求从不同段岩心不同位置进行取样,进行全岩及粘土矿物X衍射分析、扫描电镜等测试,定量和定性分析颗粒运移情况。本发明的方法原理可靠、操作简便,从定量和定性方面评价和表征粘土颗粒向近井高渗带和储层低渗带的运移特征,对敏感性油藏粘土颗粒运移规律的认识和储层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7986441A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211384165.4
申请日:2022-11-0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IPC: C08F220/54 , C08F230/02 , C08F220/06 , C08F220/04 , C08F216/14 , C09K8/58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稠油开发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提高低渗水敏稠油油藏采收率的驱油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在溶液聚合反应条件下,在引发剂和溶剂的存在下,将烷基丙烯酰胺、烷基丙烯酸盐、烯丙醇聚氧乙烯醚和2‑长链烷基丙烯酰氧乙基磷酸胆碱通过水溶液进行聚合反应,其中,所述引发剂为偶氮二异丁脒盐酸盐(AIBA)、偶氮二异丁咪唑啉盐酸盐(AIBI)、偶氮二异丁氰,过氧化苯甲酰和过二硫酸钾中的一种。该驱油剂在使用浓度为500mg/L时具有良好的降粘效果,对于普通稠油和特稠油的降粘率达到95%以上,静态洗油率达到50%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8487897B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1810481536.8
申请日:2018-05-1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IPC: E21B43/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套管喷雾脱除硫化氢的装置及方法,该装置由外筒、活动喷雾管、前进机构、后退机构、定位机构和进液闸阀组成;外筒通过卡箍连接在进液闸阀和套管闸阀之间,活动喷雾管位于外筒的内部,前进机构位于后退机构和定位机构的中间。该装置是在洗井过程中,将具有喷雾功能的喷头伸入油套环空,利用洗井泵车提供的具有一定动能的含脱硫剂洗井液经喷头雾化,在油套环空内形成细小的雾滴,增大气液接触面积,从而实现气相硫化氢的彻底去除。解决现有洗井过程中套管硫化氢去除效率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961930A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申请号:CN202111192429.1
申请日:2021-10-1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IPC: E21B43/267 , E21B49/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改进的低铺砂浓度页岩分支裂缝导流能力测试方法,避免采用标准圆柱形页岩岩心加工制备的支撑剂充填裂缝在用岩心夹持器加围压时裂缝内的支撑剂发生蠕动而被挤出并嵌入橡胶筒、以及压力监测点位置不合理导致驱替压差测量偏大问题,能够更加准确地测定低铺砂浓度下页岩裂缝的导流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4449467A
公开(公告)日:2022-05-06
申请号:CN202011213052.9
申请日:2020-11-0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油田智能分层注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无线换层采油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井下处理系统、井口处理系统、信号小球、无线基站、电脑;井下处理系统和井口处理系统通过信号小球进行无线通信;井口处理系统与无线基站通过无线移动信号进行双向通信;无线基站和电脑通过无线移动信号进行双向通信。本发明采用投球的方式实现井口与井下之间信号长距离传输,降低了系统功率损耗,延长了井下电池的使用寿命;用无线射频技术实现射频球与井下智能配产器之间、射频球与井口设备之间的短距离传输,避免了有缆智能换层技术的局限性;用无线移动网络实现井口与室内办公系统双向通信。
-
公开(公告)号:CN114439469A
公开(公告)日:2022-05-06
申请号:CN202011121691.2
申请日:2020-10-1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井下双向无线通信系统及方法,该新型井下双向无线通信系统包括地面部分、井下部分和射频信号小球,该射频信号小球分为控制小球和反馈小球,该地面部分向该控制小球中写入控制信息后,该控制小球从井口下沉入井中,在经过该井下部分时,该井下部分读取该控制小球中的控制信息,调节井下开关阀的开度,将需要反馈的信息写入到该反馈小球中,并释放该反馈小球到井液中,该反馈小球在井液中上浮至井口,该地面部分读取该反馈小球中的反馈信息并进行信号处理。该新型井下双向无线通信系统及方法施工便捷,结构简单,能够实现井上和井下双向即时通信,为油田实现可靠稳定长寿命智能注采提供了一条新的技术路径。
-
公开(公告)号:CN114428001A
公开(公告)日:2022-05-03
申请号:CN202011179004.2
申请日:2020-10-2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IPC: G01N1/28 , G01N23/046 , G01N15/08 , B29C64/386 , B29C67/24 , B33Y5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通过3D打印模拟储层不同级次高渗条带岩心的方法,包含(1)得到储层不同级次的地层岩心CT图形数据,沿着渗流方向从储层不同级次的地层岩心CT图形数据中提取不同级次的代表层的图像;(2)依次对不同级次的代表层图像进行处理得到其极端水洗带、强水淹带及弱水驱带的孔隙结构形态及分布的数字图像;(3)获取不同级次的孔隙结构形态及分布的数字图像中内部结构;(4)针对不同级次的孔隙结构形态及分布的数字图像中内部结构,生成不同级次的与储层的地层岩心孔隙结构相同且3D打印机可识别的数字化模型;(5)依次对连续的不同级次的数字化模型进行3D打印,得到与储层的地层岩心相同孔隙结构和润湿性的人造岩心。
-
公开(公告)号:CN114426650A
公开(公告)日:2022-05-03
申请号:CN202011098980.5
申请日:2020-10-1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IPC: C08F283/06 , C08F226/10 , C08F220/54 , C08F220/56 , C08F220/30 , C09K8/584 , C09K8/588 , C09K8/8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油田化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稠油冷采聚合物型降粘剂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在引发剂的存在下,引发N‑乙烯吡咯烷酮单体、烷基丙烯酰胺单体和苯酚聚氧乙烯醚(烷基)丙烯酸酯单体在溶剂中进行聚合反应,得到混合物;混合物经过去除溶剂、洗涤、干燥,造粒得到降粘剂。本发明具有原料来源广泛,合成工艺简单,产率高,过程清洁无污染;降粘剂具有较好的耐温抗盐性能。在使用浓度为1000mg/L,总矿化度高于30000mg/L,Ca2+、Mg2+离子浓度大于500mg/L,温度高于90℃时,表观粘度>40mPa.s;同时具有用量低的优势,应用成本低,因此可完全满足稠油冷采降粘驱开发的技术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1088970B
公开(公告)日:2022-05-03
申请号:CN201811246144.X
申请日:2018-10-2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IPC: E21B43/2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采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含水水平井微生物处理降水增油的方法。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试验油井的筛选;硝酸盐还原菌的筛选;产生物多糖微生物的筛选;复合菌最佳配比的确定;现场注入工艺参数的确定;现场试验及效果评价。本发明具有油藏适应范围广;本发明的复合菌和营养液,均为水溶性物质,有较强的注入能力,不会引起注入压力升高,不会对油藏造成伤害;同时本发明利用钙盐和铁盐的沉淀和生物多糖形成具有较高封堵强度的复合堵剂,实现水平井的有效堵水,封堵效果较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