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13517583U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申请号:CN202022819444.1
申请日:2020-11-30
Applicant: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IPC: G01V1/3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时钟海底地震仪数据采集装置,属于海底地震探测技术领域。该数据采集装置,包括电源模块、存储模块、控制模块、原子钟、晶振时钟、数据采集模块、水听器和地震计,通过采用同时使用原子钟和晶振时钟2种不同精度的时钟,日常的采集工作使用低精度低功耗的晶振时钟,只有在设定的时间启动原子钟,原子钟与晶振时钟时间进行对比,记录二者的误差并校准晶振时钟,这种采集方法可以大大降低原子钟的使用功耗,既保证提高了采集记录系统的时钟精度,又能保持了较低的系统功耗,从而使双时钟海底地震仪数据采集装置具有了高精度的时钟信息和较低的功耗,增强了海底地震仪的探测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210626680U
公开(公告)日:2020-05-26
申请号:CN201921382631.9
申请日:2019-08-24
Applicant: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海洋地震数据光电转换单元,包括电源模块、控制模块、通讯模块、光电转换模块,有效执行地震数据的信号转化和传输,数据传输稳定性强、传输距离更远,数据传输的速率更快,有效保证数据转换和传输的可靠性和精确度以及数据处理的及时性。多个采集通道的设置,每个采集通道对应适当数量的地震数据采集元件即水听器,有效压制了数据采集中的随机噪声,进一步保证了数据采集的精密性,从而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和可采信度,使得勘探能够获得良好的探测信息。(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10626679U
公开(公告)日:2020-05-26
申请号:CN201921382388.0
申请日:2019-08-24
Applicant: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海洋地震数据传输单元,包括控制模块、电源模块和通讯模块,控制模块用来解析并发送控制指令并对汇集的地震数据进行编排整理,电源模块给所述数据传输单元提供电能,通讯模块执行控制指令和地震数据的传输,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数据传输单元进行数据的编排与传输,具有较高的数据传输效率和准确率,有助于获得良好的海洋勘测信息。(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15449617U
公开(公告)日:2022-01-07
申请号:CN202121794411.4
申请日:2021-08-03
Applicant: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IPC: G01V1/2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三维地震采集的拖体分离结构,属于地震采集拖体分离器技术领域,该一种用于三维地震采集的拖体分离结构包括调查船、至少两个拖体分离装置和拖揽,两个所述拖体分离装置通过缆绳与所述调查船连接,两个所述拖体分离装置之间连接有横缆,所述横缆与所述调查船之间通过前导缆连接,所述横缆上至少连接一根所述拖揽,两个所述拖揽之间连接有交叉数据传输设备,所述拖体分离装置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第一夹装机构、第二夹装机构,所述第一夹装机构、第二夹装机构均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壳体的内部,相离航行时可使横缆散开,以使多个拖揽之间保持相应的间隔,相向航行时可使横缆聚集并以使多个拖揽聚集便于回收。
-
公开(公告)号:CN215265649U
公开(公告)日:2021-12-21
申请号:CN202121616142.2
申请日:2021-07-15
Applicant: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地震采集电缆,属于地震采集电缆技术领域,该一种新型地震采集电缆包括前减震段、第一工作段、第二工作段、后减震段和尾翼依次进行连接,所述前减震段包括电缆接头、第一壳体和减震垫,所述电缆接头的一端螺纹连接有所述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呈“子弹”形设置,所述第一壳体靠近所述电缆接头的端部开设有过线孔,主控芯片判断电缆压力值异常后控制电磁阀以及开启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磁铁开启,通过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梯铁异性相吸使滑块沿滑道朝第一电磁铁方向移动,使得限位杆脱离限位腔,同时,压缩腔内的压缩空气通过引流管向气囊注入并使气囊从膨胀容纳腔膨胀到外部。
-
公开(公告)号:CN210626678U
公开(公告)日:2020-05-26
申请号:CN201921380081.7
申请日:2019-08-23
Applicant: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分段式海洋地震电缆,包括依次连接的前导段、光电转换单元、至少一个数据传输单元、至少一个工作段,数据传输单元与所述工作段一一对应连接,前导段将电能传递给电缆的各个组成部分,有效保证了电缆各部分的正常工作;通过设置多个工作段及对应的数据传输单元,以及采用光信号的传输方式,可靠保证了数据传输的稳定性、传输距离更远,能够获得良好的探测信息。(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15986533U
公开(公告)日:2022-03-08
申请号:CN202121208101.X
申请日:2021-06-01
Applicant: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IPC: G01V1/3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横缆拖曳式三维地震采集装置,包括展开装置组件、信号采集组件和数字地震电缆组件,通过两个拖体分离器展开一条采集横缆,将若干条数字地震电缆组件与采集横缆相连接,缩短了电缆间距,提高三维地震采集的横向分辨率,在运行过程中刀片能将挂在尾翼上的漂浮物切断,通过第一粉碎叶片和第二粉碎叶片粉碎后排出到外部,避免产生堵塞,同时,惯性轮在旋转过程中保持尾翼的稳定,从而使数字地震电缆组件的运动状态保持稳定,解决了目前海洋人工反射地震探测存在的探测的横向分辨率较低以及漂浮物容易挂在电缆尾翼上,导致电缆运动过程不稳定,容易出现与相邻的电缆缠绕以及晃动幅度过大导致采集数据不精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14586036U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2121068435.1
申请日:2021-05-18
Applicant: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海底震源及海底探测系统。海底震源包括:底座,底座上设置有第一承压仓、第二承压仓和第三承压仓;第一承压仓内设置有中央控制单元、水声通讯单元、子波记录单元;第二承压仓内设置有能量供给单元;第三承压仓内设置有地震波激发单元。海底探测系统包括间隔设置的若干海底震源及海底地震仪。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震源工作时位于海底,不需要调查船拖曳作业,不需要调查船提供能源,工作时被置放于海底,工作后可被回收,在海底激发地震波,避免了地震波激发后在海水中远距离传播导致的能量损失,提高了地层穿透深度。
-
公开(公告)号:CN213735427U
公开(公告)日:2021-07-20
申请号:CN202022969041.5
申请日:2020-12-11
Applicant: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船用绳缆电动收纳装置,属于海上绳缆收纳技术领域,该一种船用绳缆电动收纳装置包括控制装置、收纳机构和制动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机柜、罩体、第一驱动电机、连接杆、吸风机、控制器和变压器,所述机柜的内部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机柜的内部分隔成第一腔部和第二腔部,所述第一腔部的内部设置有所述罩体,所述罩体的两侧均连通有进风管,两个所述进风管的一端均贯穿所述机柜并延伸至所述机柜的外侧,第二驱动电机停止驱动,驱动轴持续带动回转盘旋转,此时,气缸驱动伸缩杆推动滑轨沿移动外侧的滑槽内滑动,可使第二夹块沿移动内侧的滑槽内滑动,通过阻力片对驱动轴产生摩擦力,使得驱动轴达到缓慢减速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210954358U
公开(公告)日:2020-07-07
申请号:CN201921381406.3
申请日:2019-08-23
Applicant: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海洋地震电缆及其工作段,工作段用来采集并传送地震数据,包括至少一个水听器和至少一个数据采集单元,水听器用来执行所述人工反射地震信号的采集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数据采集单元用来将经电信号处理后的所述人工反射地震信号进一步转化为数字信号并发送给所述数据传输单元。每个数据传输单元对应一个工作段并位于该工作段的前端;根据探测目标的埋藏深度确定电缆工作段的数量,可以设置多个数据传输单元以及与其对应的工作段,有效保证经海洋地震电缆传输的地震数据更稳定、传输距离更远,能够获得良好的探测信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