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961999B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111227923.7
申请日:2021-10-21
Applicant: 中天合创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 中煤能源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郝英豪 , 苏士杰 , 张寅 , 陈云民 , 韩刚 , 郝晓琦 , 刘虎 , 解嘉豪 , 鲁喜辉 , 霍永金 , 缪小冬 , 韩宗会 , 马平 , 高敬勇 , 李超 , 孙俊彦 , 李娟 , 曹京龙 , 闫磊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隔离煤柱安全留设的论证方法,对隔离煤柱能否安全留设提供了一种较为体系化的评估方法,方法较为简便,可以科学有效的指导隔离煤柱宽度的合理留设,对隔离煤柱留设的稳定性、合理性进行论证。并且指出隔离煤柱对本煤层与临近煤层之间的影响区域,提供合理的卸压范围、角度。有效的指出矿井是否具备处理留设隔离煤柱所带来影响的能力,解决了因煤柱留设导致冲击矿压的产生的事故频繁发生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241089B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111584788.1
申请日:2021-12-22
Applicant: 中煤能源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T11/20 , G06V30/422 , G06Q10/0635 , G06Q50/02 , E21F17/00 , G06Q10/063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冲击地压灾害评价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煤矿冲击地压危险区域评价云图的生成方法,该方法分类划分并定量确定了冲击危险主控因素的影响区域与影响程度;基于图形视觉识别技术,精确识别冲击危险影响因素及影响范围;通过构建应力集中系数与灰阶、色号之间的映射矩阵,实现了应力集中系数的图形化;提出了应力集中系数累加/累乘的矩阵运算方法,实现了多影响因素的叠加,最终生成了冲击地压危险区域的评价云图。该方法可用于冲击地压矿井、煤层、采区及采掘工作面的冲击危险性评价。本发明呈现形式直观,危险区划分精度高,可有效指导煤矿的冲击地压防治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18327572A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410578566.6
申请日:2024-05-11
Applicant: 中煤(鄂尔多斯市)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中煤能源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厚硬关键层区域性冲击地压防治方法,通过确定采煤工作面的厚硬关键层,对厚硬关键层进行压裂测试,确定顶板水力压裂钻孔的压裂半径R;再沿盘区工作面倾向划分若干个压裂单元,在每个压裂单元内沿盘区工作面走向划分若干个压裂区段;对应首个压裂单元内每个压裂区段内安装压裂设备,压裂设备对压裂区段的厚硬关键层沿工作面倾向进行钻孔及水力压裂;最后沿盘区工作面开采方向依次对后续压裂单元内的压裂区段进行压裂作业。本发明解决了现有井下顶板水力压裂时压裂作业与开采作业位于同一工作面巷道导致开采工期紧张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111871A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410242106.6
申请日:2024-03-04
Applicant: 中煤能源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矿用高粘流体充填材料综合性能测试装置,包括高粘流体充填材料制备系统,高粘流体充填材料制备系统通过输送管道连接有输送系统,输送系统通过分支管道连接有采空区流动相似模拟系统,采空区流动相似模拟系统通过导线连接有控制及监测系统,控制及监测系统还分别通过导线与高粘流体充填材料制备系统、输送系统连接。本发明还公开了使用该装置进行充填材料综合性能测试的方法。本发明的矿用高粘流体充填材料综合性能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无法同时获取高粘流体充填材料性能参数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685050A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410020734.X
申请日:2024-01-05
Applicant: 中煤能源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煤(鄂尔多斯市)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立体式煤矸石浆体充填系统,包括从上至下依次首尾连接的矸石缓存仓、破碎系统、筛分系统和集料系统,筛分系统倾斜安装,底部出料口正对集料系统进料口,侧部出料口连接有斗提机,集料系统出料方向依次设置有螺旋给料机、搅拌系统、受料斗和泵送系统;本发明还公开了立体式煤矸石浆体充填系统的安装布置方法,分五层布置,从下到上第一层布置集料系统,第二层布置筛分系统,第三层和第四层布置破碎系统,第五层布置矸石缓存仓,集料系统正下方正对螺旋给料机进料口,螺旋给料机出料口正下方正对搅拌系统进料口,搅拌系统进料口通过输水管路连通蓄水池,搅拌系统下料口正下方正对受料斗进料口,简化了物料转运环节,占地面积小。
-
公开(公告)号:CN117665806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620558.5
申请日:2023-11-30
Applicant: 中煤能源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煤(鄂尔多斯市)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浆体充填采空区内可充空间的探测方法,在回采工作面回风顺槽间隔一定距离向相邻采空区垮落带顶部施工若干个仰上倾斜采空区上位钻孔,将钻孔雷达设备伸入钻孔端部进行信号采集;同时利用钻机沿着巷道底板施工采空区下位钻孔,依次将钻孔雷达等物探设备伸入钻孔末端部,对采空区空隙进行探测,将采空区上下钻孔雷达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收集处理解释,从而得到采空区的可充填空间大小。本发明方法通过在井下巷道对相邻采空区进行探测,能够减小探测距离,提高探测精度,使采空区可充空间可视化;同时井下钻孔雷达探测所用钻孔为采空区注浆钻孔,一孔多用,进一步节省了钻孔施工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7522129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530532.1
申请日:2023-11-16
Applicant: 中煤(鄂尔多斯市)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中煤能源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郝晓琦 , 朱磊 , 韩刚 , 刘虎 , 解嘉豪 , 刘洋 , 曹京龙 , 牟亮 , 赵毅 , 靳俊晓 , 王渊 , 孙明明 , 孙俊彦 , 窦勇 , 李娟 , 吴晓茹 , 张浩 , 段玉清 , 李皓
IPC: G06Q10/0635 , G06Q10/0639 , G06Q50/02 , G06F17/16 , G06F17/18
Abstract: 本发明基于灰色关联法和层次分析法的煤矿矿震预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采集矿震发生状态时的各项评价参数,并构建评价体系;步骤2、将步骤1中的评价体系作为标准层,将矿震发生的状态作为目标层,并根据灰色关联法确定标准层各项评价参数和目标层之间的关联度;步骤3、确定各项评价参数对目标层的权重;步骤4、构建矿震风险性综合预警评价模型;步骤5、计算矿震风险指数,并根据矿震风险指数判断矿震发生风险;该方法通过分析矿震规律,采用与矿震发生状态具有一定关联度各项评价参数,建立矿震风险性综合预警评价模型,通过该模型可以在一定周期内预测矿井不同区域矿震发生的可能性,从而预先采取针对性的减震降能技术措施。
-
公开(公告)号:CN117491224A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1448150.4
申请日:2023-11-01
Applicant: 中煤能源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输送距离确定矸石浆体粒径和浓度的方法,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步骤1、根据最远输送距离及临界流速计算输送时间;步骤2、根据步骤1进行不同浓度、不同上限粒径的泌水率长时变化实验,确定上限粒径和成浆浓度范围;步骤3、根据步骤2确定上限粒径和成浆浓度范围开展塌落度及扩展度试验,计算自流坡度;步骤4、若自流坡度满足流动性要求,则成浆浓度范围为最终浓度范围;若自流坡度不满足流动性要求,则降低上限粒径并重复步骤3直至出现该粒径下满足流动性要求的浓度,作为最终浓度范围。本发明基于输送距离确定矸石浆体粒径和浓度的方法,减小矸石破碎制浆的能耗,降低浆体充填系统运行成本,提高该技术的推广适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050629B
公开(公告)日:2023-07-11
申请号:CN201810056235.0
申请日:2018-01-20
Applicant: 中煤能源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间接蒸发冷却冷水机的双冷源井下制冷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空气处理机组、间接蒸发冷却冷水机组、井下制冷机组、冷凝器、蒸发器、阀门、井下制冷硐室和空气冷却器;其中,间接蒸发冷却冷水机组与空气处理机组、井下制冷机组、空气冷却器组成散热供冷系统环路,空气处理机组与井下制冷机组、空气冷却器组成散热供冷系统环路,井下制冷机组与空气冷却器组成供冷系统环路;该方法包括:制冷季节利用间接蒸发冷却冷水机组排走井下热量,过渡季节蒸发冷却冷水机组向空气处理机组提供冷水制得冷风送入井口,达到减少井下制冷机组运行时间。本发明可广泛地应用于矿井生产中的井底热量回收的制冷系统中。
-
公开(公告)号:CN116274303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074205.3
申请日:2023-01-18
Applicant: 中煤能源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朱磊 , 刘成勇 , 古文哲 , 刘治成 , 吴玉意 , 宋天奇 , 潘浩 , 秋丰岐 , 刘文涛 , 程海星 , 赵萌烨 , 张新福 , 王翰秋 , 孙俊彦 , 黄剑斌 , 张鹏 , 何志伟 , 盛奉天
IPC: B09B3/70 , B09B3/35 , B09B3/30 , B09B3/38 , E21F15/00 , B01D53/81 , B01D53/62 , B01D45/16 , B01D53/48 , B09B10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煤基固废矿化二氧化碳制备负碳充填体的方法,将煤基固废中的煤矸石进行选择性破碎,得到固体煤矸石颗粒;将固体煤矸石颗粒进行分级分质,从煤基固废中选出钙基固废和镁基固废;将钙基固废和镁基固废颗粒加入粉煤灰,得到混合物;将废气通入废气处理设备,处理后得到处理后的废气;将混合物加入到反应釜中,通入处理后的废气,进行矿化反应,得到矿化反应后的产物;将矿化反应后的产物转移至搅拌池,加水混合搅拌制成负碳浆体;将负碳通过工业充填泵,泵送至煤矿井下采动空间完成充填。本发明针对煤电、煤化工一体化项目中废气、固废处置的问题,可以有效实现煤基固废与二氧化碳的高效协同处理。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