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山区公路弃渣场优化选址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792947A

    公开(公告)日:2021-12-14

    申请号:CN202111367605.0

    申请日:2021-11-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山区公路弃渣场优化选址方法,包括:针对同一存在弃渣需求路段内圈定所有的弃渣场备选场地;从场地、地基、边坡稳定性和几何设计四个方面对每个弃渣场备选场地进行打分;对每个弃渣场备选场地在四个方面打分分值进行汇总求和,并对其总分进行排序,形成所有弃渣场备选场地由高到低排序。本发明方法的优点是针对同一位置的备选弃渣场,依据场地稳定、地基承载安全、弃渣边坡稳定、几何最优原则,最终确定排名第一的场地为最优场地和排名第二的场地为可选场地,可最大程度减小弃渣场的变更和施作风险,从选址阶段即最大程度的减少和控制山区公路弃渣带来的安全风险。

    一种悬索桥隧道式锚碇承载力的评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625174B

    公开(公告)日:2017-08-25

    申请号:CN201610013796.3

    申请日:2016-01-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于悬索桥隧道式锚碇承载力的评估方法,步骤:(1)获取围岩物理力学参数;(2)初拟隧道锚设计参数;(3)按等体积等高原则将隧道锚换算成等效力学模型,计算其自重和侧面摩阻力;(4)确定楔形效应系数Ω1、Ω2;(5)计算等效模型抗拔承载力P1、P2;(6)计算长度为(L+L0)的隧道锚设计荷载PSL和极限上拔荷载PJL,(7)重复步骤(3)‑(6)得到长度L0(埋深)的隧道锚设计和极限上拔荷载得到实际隧道锚设计上拔荷载PS和极限上拔荷载PJ。该方法揭示了隧道锚承载力大增的力学机理,操作简便、快速、准确,满足工程设计与应用对于计算方法简洁实用的要求,进一步促进了隧道锚在工程实践中的推广与应用。

    一种悬索桥隧道式锚碇承载力的评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625174A

    公开(公告)日:2016-06-01

    申请号:CN201610013796.3

    申请日:2016-01-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1D19/14 E02D3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于悬索桥隧道式锚碇承载力的评估方法,步骤:(1)获取围岩物理力学参数;(2)初拟隧道锚设计参数;(3)按等体积等高原则将隧道锚换算成等效力学模型,计算其自重和侧面摩阻力;(4)确定楔形效应系数Ω1、Ω2;(5)计算等效模型抗拔承载力P1、P2;(6)计算长度为(L+L0)的隧道锚设计荷载PSL和极限上拔荷载PJL,(7)重复步骤(3)-(6)得到长度L0(埋深)的隧道锚设计和极限上拔荷载得到实际隧道锚设计上拔荷载PS和极限上拔荷载PJ。该方法揭示了隧道锚承载力大增的力学机理,操作简便、快速、准确,满足工程设计与应用对于计算方法简洁实用的要求,进一步促进了隧道锚在工程实践中的推广与应用。

    一种复合式隧道锚碇结构
    6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4993085U

    公开(公告)日:2021-12-03

    申请号:CN202120333864.0

    申请日:2021-02-0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复合式隧道锚结构,包括主缆接入洞,散索室、楔形室,主缆接入洞内安装有散索鞍,散索室靠近主缆接入洞的一端设有导向件,散索室和楔形室的交界面设有转向件,楔形室的基底面设有锚具,散索室内设有前锚块,楔形室内设有后锚块,散索室与主缆接入洞的中心轴线重合,楔形室的中心轴线与水平面的夹角大于主缆的入射角,主缆从主缆接入洞经过散索鞍分散成钢绞线,所有钢绞线通过导向件平均分散至散索室的截面内并穿过前锚块,再通过转向件转向并平均分散至楔形室的截面内,最后穿过后锚块后分别通过锚具固定在楔形室的基底面。本实用新型有效克服围岩岩土强度不足导致的锚碇设计和施工难度大增,大幅度降低了建设成本。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