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性能碳纤维/石墨烯尼龙6复合材料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251518A

    公开(公告)日:2019-01-22

    申请号:CN201810813125.4

    申请日:2018-07-23

    Inventor: 潘凯 张文政

    Abstract: 一种高性能碳纤维/石墨烯尼龙6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属于高分子复合材料领域。采用原位共聚法,在己内酰胺中添加较高含量的氧化石墨烯,然后进行己内酰胺的开环聚合,通过和表面官能团之间的接枝反应,将尼龙接枝到氧化石墨烯上,并且氧化石墨烯被还原为石墨烯,从而制备出石墨烯尼龙6母粒。然后采用熔融共混挤出的方法,将该母粒按一定的比例与碳纤维和纯尼龙6进行共混,从而制备出高性能碳纤维/石墨烯尼龙6复合材料。本发明所涉及到的碳纤维/石墨烯尼龙6复合材料具有极佳的力学性能,并且本发明的生产工艺仅需对现在工艺进行简单改进,适合工业生产。

    一种高耐磨性石墨烯尼龙6复合材料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161187A

    公开(公告)日:2019-01-08

    申请号:CN201810813059.0

    申请日:2018-07-23

    Inventor: 潘凯 张文政

    Abstract: 一种高耐磨性石墨烯尼龙6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属于高分子复合材料领域。采用原位共聚法,在己内酰胺中添加较高含量的氧化石墨烯,然后进行己内酰胺的开环聚合,通过和表面官能团之间的接枝反应,将尼龙接枝到氧化石墨烯上,并且氧化石墨烯被还原为石墨烯,从而制备出石墨烯尼龙6母粒。然后采用熔融共混挤出的方法,将该母粒按一定的比例与纯尼龙6进行共混,从而制备出高耐磨性的石墨烯尼龙6复合材料。本发明所涉及到的石墨烯尼龙6复合材料具有高耐磨性,并且本发明的生产工艺仅需对现在工艺进行简单改进,适合工业生产。

    一种长碳链尼龙1211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573502A

    公开(公告)日:2018-01-12

    申请号:CN201710676108.6

    申请日:2017-08-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长碳链尼龙1211制备方法。包括以十二碳二元胺与十一碳二元酸为主要原料在酒精溶剂中合成尼龙1211盐制备工艺,干燥后尼龙盐通过加入催化剂、抗氧化剂,升温升压,经聚合反应得到尼龙1211合成工艺。本发明产物在结构性能方面均优于尼龙11,具有良好的机械、热力学性能;方法通过高压进行制备,有效的缩短了成型周期,提高了生产效率,可满足人们对汽车业、航天航空业和电子电气业等需求,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一种高通量聚酰亚胺纳滤膜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817707B

    公开(公告)日:2017-12-12

    申请号:CN201510159223.7

    申请日:2015-04-05

    Abstract: 一种高通量聚酰亚胺纳滤膜的制备方法属于有机膜分离技术领域。先制备出聚酰胺酸溶液,再将聚酰胺酸溶液涂布成膜后,利用聚酰胺酸可以结晶的特点,在特定条件下进一步处理,使其充分结晶凝胶,以此进行固相分离后得具有皮层疏松、且孔隙率较高的聚酰胺酸纳滤膜,最后通过热亚胺化法将聚酰胺酸转化成聚酰亚胺,从而制得具有凝胶状结构的新型聚酰亚胺纳滤膜。制备的膜除了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耐溶剂性能外,利用其凝胶的性质,改变传统纳滤膜的非对称指状孔结构,得到具有海绵状的团簇状孔,这种结构不但皮层厚度减小,而且孔隙率大大增加,所制备的聚酰亚胺纳滤膜可以用于有机溶剂体系,如小分子有机染料的纳滤分离,且具有较高通量和截留率。

    一种一步法激光还原制备异质结构功能石墨烯薄膜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161990A

    公开(公告)日:2017-09-15

    申请号:CN201710288821.3

    申请日:2017-04-27

    Inventor: 潘凯 贾进 孙恺

    Abstract: 一种一步法激光还原制备异质结构功能石墨烯薄膜的方法,属于新型多功能传感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技术包括:采用改进的Hummers法制备大片层氧化石墨烯,利用不同的成膜方法制备一定厚度的氧化石墨烯薄膜,将氧化石墨烯薄膜浸润一定量的液体,然后将获得浸润的氧化石墨烯薄膜置于基底材料上,利用激光发射器对氧化石墨烯薄膜进行表面扫描还原,通过激光路径程序编写能够得到不同图案的具有异质结构的还原氧化石墨烯薄膜。得到的异质膜除了具有导电性以外,对湿度及热等均有响应性,显著的导电性及响应性等特点使得还原氧化石墨烯异质膜在电子传感等领域有望得到应用。

    静电纺丝法制备高敏感型肉类新鲜度检测指示卡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404761A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申请号:CN201610577000.7

    申请日:2016-07-20

    Abstract: 静电纺丝法制备高敏感型肉类新鲜度检测指示卡的方法,涉及纳米科学领域和食品检测领域。肉类新鲜程度的检测可以根据一些指示化合物的变化来判断,常用的指示化合物有挥发性盐基氮和CO2等。可以利用指示型化合物的颜色变化来检测肉类储存过程中产生的挥发性盐基氮和CO2等的含量,以此作为衡量肉类新鲜程度的标准,这种方法称为理化指标检测。本发明将静电纺丝法与肉类新鲜度理化指标检测的方法巧妙的结合在一起,与其他制备方法相比较,纳米尺度的纤维膜使其具有大的比表面积,将指示剂加入到纺丝液中制成纳米纤维膜,有利于指示剂的均匀分散,增加检测的灵敏性和稳定性;操作简单,实用性强。

    一种超薄聚合物分离膜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908907A

    公开(公告)日:2013-02-06

    申请号:CN201210444643.6

    申请日:2012-11-08

    Abstract: 一种超薄聚合物分离膜的制备方法属于膜分离领域。本发明步骤:第一步是均一、稳定的聚合物溶液的配制,其浓度从0.01%-10%;第二步是超薄聚合物涂层的制备,聚合物溶液在高压电场中,经过静电雾化可以均匀喷涂在接地的收集装置上,其中,静电喷涂参数可根据溶液体系进行调节;第三步是超薄聚合物分离膜的制备,聚合物超薄涂层可以直接利用其进行分离使用,也可以通过物理或化学手段对结构进行控制,制备得到具有分离性能的超薄聚合物分离膜。优点:聚合物超薄分离皮层厚度可控制在0.05-50μm;表面光滑,具有抗污染性能;具有较高的无定形结构,从而保证分离性能的同时具有较高的分离效率;可以在各种不同结构的表面制备利超薄聚合物分离膜。

    一种通过多巴胺沉积制备聚合物/银复合膜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724841A

    公开(公告)日:2010-06-09

    申请号:CN200810223730.2

    申请日:2008-10-10

    Abstract: 一种通过多巴胺沉积制备聚合物/银复合膜的方法属于聚合物表面改性领域。现有聚合物表面金属化技术存在耗时长,导电性能差等问题。本发明通过在碱性条件下将多巴胺沉积在聚合物膜表面上,再将沉积有聚多巴胺的聚合物膜置于银镀液中,加入还原剂葡萄糖溶液,制备具有高导电性和高反射率的聚合物/银复合膜。本发明方法操作简便、耗时短、成本低,对于所有形状和性能的聚合物膜均适用,所制备的复合膜导电和反射性能好,可用于化工、冶金、新材料、微电子器件、军工技术以及生命体系中。

    一种静电纺丝法制备碳化硅中空微球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652479B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211324684.1

    申请日:2022-10-27

    Inventor: 潘凯 张明慧 赵彪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静电纺丝法制备碳化硅中空微球的方法,属于材料制备技术领域。上述方法包括:分别称取核层、壳层聚合物溶解于对应的溶剂中,采用同轴静电纺丝,调整纺丝参数,制备得到同轴结构的碳化硅前驱体微球,然后于真空烘箱中干燥;所述壳层聚合物包括聚碳硅烷;将碳化硅前驱体微球在空气氛围中进行热处理完成固化交联;将固化交联后的微球在氮气氛围中进行高温热分解,消除微球核层基体,壳层聚合物转化为碳化硅,即可得到碳化硅中空微球。本发明方法成功克服了低分子量聚碳硅烷前驱体在常温下不易成型、难以直接电喷转化成微球的问题,且得到的碳化硅中空微球具有低密度、耐高温的特性,具有较强应用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