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477624A
公开(公告)日:2017-03-08
申请号:CN201610872524.9
申请日:2016-09-30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北京科技大学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临沂供电公司
IPC: C01G2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G23/005 , C01P2004/3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控梯度粒径球状钛酸锂制备方法,包括不同粒径球状TiO2的制备、钛酸锂前驱体的制备和高温煅烧。本发明用液相法制备出亚微米球状钛酸锂材料,通过控制乙醇溶液温度制备粒径不同的球状钛酸锂材料。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制备的亚微米球状钛酸锂降低了比表面积,从而降低了钛酸锂材料的吸水性,有效地避免了其由于吸水而产生气体。又由于乙醇溶液中十六胺分子的存在,可以控制得到粒径不同分布均匀的球状钛酸锂,也可以得到单分散的球状钛酸锂,避免了高温煅烧过程中的团聚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106443392A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610991580.4
申请日:2016-11-09
IPC: G01R31/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31/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交直流叠加电压下光纤局部放电试验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第一电极、第二电极、直流供电装置、交流电源、第一电容和局部放电检测装置;第一电极的第一端和第二电极的第一端均与具有缺陷的被测光纤接触连接,第一电极的第二端和第二电极的第二端分别与直流供电装置和交流电源电连接;交流电源的第一端与第二电极的第二端电连接,交流电源的第二端与直流供电装置电连接且共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与交流电源的第一端电连接,第一电容的第二端与交流电源的第二端电连接,并且,第一电容的第二端与局部放电检测装置电连接。本发明可以对被测光纤进行交直流叠加电压下的局部放电特性试验,模拟了光纤在实际工作环境中的局部放电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06410179A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申请号:CN201610872147.9
申请日:2016-09-30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临沂供电公司
IPC: H01M4/485 , H01M10/0567 , H01M10/05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485 , H01M10/0567 , H01M10/05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胀气添加剂及其适用的钛酸锂电池,添加剂为含氮磷酸酯/亚磷酸酯衍生物,其适用的钛酸锂电池电池包括钛基负极活性材料和碳酸酯或长链醚类溶剂电解液。本发明提供的防胀气添加剂与现有的钛酸锂电池符合很好,不需要更换薄膜、正极材料、外壳;可有效抑制钛酸锂电池的胀气现象。本发明提供的防胀气添加剂及其适用的钛酸锂电池成分清晰,制备方法简单,适合工业应用,在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6291279A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610629719.0
申请日:2016-08-03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 ,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李金忠 , 王健一 , 吴超 , 唐志国 , 张海波 , 张书琦 , 高飞 , 程涣超 , 汪可 , 刘雪丽 , 孙建涛 , 赵志刚 , 汤浩 , 贾鹏飞 , 郭锐 , 赵晓宇 , 仇宇舟 , 关健昕 , 遇心如 , 申泽军
IPC: G01R31/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31/1209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全向UHF噪声传感器消除外部干扰的系统和方法。所述系统包括全向UHF噪声传感器,其用于全方向接收GIS外部信号;信号传感器,其用于接收GIS内部绝缘缺陷的局部放电信号;局部放电采集单元,其用于放大并转换局部放电信号和GIS外部信号;以及上位机,其根据判定原则判定GIS外部信号属性,并在其为干扰信号时进行处理以消除干扰信号。所述全向UHF噪声传感器包括:锥形螺旋天线板单元,其由锥形螺旋天线和底板构成,用于全方向接收GIS外部信号;工装单元,其由环氧天线罩和底部封装部分构成,用于封装所述锥形螺旋天线板单元;以及N型连接器,其位于工装单元底部正中,用于将接收的GIS外部信号传输至局部放电采集单元。
-
公开(公告)号:CN106290458A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510249627.5
申请日:2015-05-15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安全性的检测方法,该方法通过采集待测的锂离子电池组件的检测参数,分别计算各个检测参数的权重,并将各个检测参数与其对应的权重相乘后累计加和,得到初期评测指数后,归一化初期评测指数,得到锂离子电池组件的安全性评测指数并进行安全性等级划分及评价。本发明提供的检测方法精细且完善;并首次提出了以电池组件燃烧后的严重程度为判断标准来进行电池安全性的检测,从而有效且可靠的实现了针对不同的类型、体系及规格的锂离子电池的检测;对于锂离子电池制造企业、终端用户均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6207149A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510217782.9
申请日:2015-04-30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备亚微米级钛酸锂材料的方法,该法包括用溶胶凝胶法制备Li4Ti5O12前驱体溶液,静电纺丝得到亚微米纤维Li4Ti5O12前驱体,于空气气氛下煅烧得到亚微米的纳米钛酸锂纤维。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工艺简单、纺丝成本低廉、工艺可控等优点,对制得的亚微米钛酸锂材料振实密度高和加工性能好。
-
公开(公告)号:CN103801521B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410041257.1
申请日:2014-01-28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B07C5/34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二次电池的分选方法,所述方法包括:选取待分选电池对应的特征荷电状态;采集所述待分选电池的电化学交流阻抗谱;提取所述待分选电池的二维特征参数;确定用于组合成一个电池组的电池单体。该方法根据二次电池从充电平台到充电截止电压这一部分的电池内部特征,从本质上分选出的电池比常规分选方法选出的电池一致性更好,并提高电池组的整体性能,延长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5810927A
公开(公告)日:2016-07-27
申请号:CN201410849455.0
申请日:2014-12-29
IPC: H01M4/48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铅炭电池负极材料,是由按质量份计的下述成分制备的:铅粉100份,TinO2n-10.1~15份,扁平双壁碳纳米管0.05~0.5份,硫酸4~15份,硫酸钡0.3~2.8份,活性炭0.5~10份,聚酯纤维0.05~1份,石墨0.1~5份,木素0.1~2份,腐殖酸0.1~2份,水10~20份,硬脂酸钡0.1~1份。本发明所制得的铅炭电池负极材料,可减少炭材料的使用量,有效抑制负极析氢,提高电池负极的电导率和活性物质的利用率,能提高铅蓄电池的充电接受能力,进而提高铅酸电池的比功率和循环性能。该项技术有望应用于新能源储能、电动车、电动工具、脉冲发射等领域的新型铅炭电池。
-
公开(公告)号:CN105489887A
公开(公告)日:2016-04-13
申请号:CN201510744988.7
申请日:2015-11-05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河北省电力公司 , 浙江南都电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7 , H01M4/625 , H01M4/628 , H01M10/1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铅炭电池负极铅膏,该负极铅膏包括质量份计的下述组分:铅粉1~99;炭-氧化物复合材料0.1~90;炭黑0~0.5;硫酸钡0.1~2;短纤维0.05~0.1;有机膨松剂0.01~3.2。该铅膏的碳材料表面和孔隙内的氧化物以离子形态紧密吸附在碳材料周围,固化干燥过程中,又重新复合在碳材料表面和孔隙内,“溶解-再复合”使碳材料的活性表面和孔隙都均匀附着微小的氧化物薄层,大大提高碳材料和氧化物的结合程度,充分发挥碳材料导电和电容特性,限制了碳材料表面析氢。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