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394428A
公开(公告)日:2013-11-20
申请号:CN201310321957.1
申请日:2013-07-29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长串复合绝缘子自动喷污装置。包括有储液罐、自动搅拌系统、喷污器、可移动支撑架,其中自动搅拌系统装设在储液罐上,储液罐及喷污器安装在所述可移动支撑架上,且喷污器的进液口与储液罐所设的出液口相通。控制系统可以调节电机转速,电机带动所述搅拌轴转动,搅拌轴上装有叶轮,叶轮带动所述储液罐中的液体旋转,完成搅拌工作。喷污器由加压器、软管、喷枪和气压表组成。喷枪和加压器相连,喷枪喷口处有调节液流装置,可以调节喷出的液体为雾状或液滴状。本发明安全可靠,实用性强,适用范围广,可有效节约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广泛应用于长串复合绝缘子人工污闪特性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103364700A
公开(公告)日:2013-10-23
申请号:CN201310321956.7
申请日:2013-07-29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高海拔特高压复合绝缘子人工污秽试验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试品复合绝缘子的用自来水洗净,然后待其自然干燥;2)在试品复合绝缘子表面涂敷一层干燥的高岭土,再用气吹装置吹掉表面多余的高岭土,使得试品复合绝缘子表面附着了很薄的一层亲水性物质;3)采用定量涂刷法将污秽物全部均匀地涂刷于试品复合绝缘子的表面上;4)将涂刷完毕的试品复合绝缘子放置在恒温恒湿箱中阴干;5)采用恒压升降法对试品复合绝缘子进行加压试验。本发明是一种试验结果具有良好的可重复性和可再现性的高海拔特高压复合绝缘子人工污秽试验方法,能较好的控制获得的50%耐受电压分散性。本发明为复合绝缘子人工污秽试验方法标准的制定奠定了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03046109A
公开(公告)日:2013-04-17
申请号:CN201210587821.0
申请日:2012-12-29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直流瓷绝缘子铁帽电腐蚀机理研究的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包括直流恒流源(1)、电流测量装置(2)、电解槽(3)、绝缘支架(4)和控制监测系统(5),锌件和铁件悬挂于绝缘支架(4)上,且锌件和铁件的下端浸入电解槽(3)的电解液中;直流恒流源(1)的正极与锌件和铁件连接,直流恒流源(1)的负极与铜电极连接,铜电极的下端也浸入电解槽(3)的电解液中,电流测量装置(2)的输入端与直流恒流源(1)连接,电流测量装置(2)的输出端与试品相连接,同时将测量数据通过传输线传输至控制监测系统(5)。本发明直流瓷绝缘子铁帽电腐蚀机理研究的试验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本发明直流瓷绝缘子铁帽电腐蚀机理研究的试验方法操作方法简便,方便实用。
-
公开(公告)号:CN110996630B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1911374355.6
申请日:2019-12-26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5K7/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散热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散热器,包括壳体、均流结构和流道结构,所述壳体上设有进口和出口,所述壳体内设有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一容纳腔与所述第二容纳腔连通,所述均流结构设于所述第一容纳腔,所述流道结构设于所述第二容纳腔,所述进口与所述均流结构连通,所述均流结构通过所述流道结构与所述出口连通;所述流道结构包括多个散热流道,所述均流结构包括至少3个依次间隔排列的扰流板,相邻两个所述扰流板之间形成用于供冷却介质通过的通道口,当冷却介质由进口进入壳体后,通过各个通道口进行分流,以便于冷却介质能够比较均匀地分向各个散热流道,从而有利于散热均匀。
-
公开(公告)号:CN110636738B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1810666918.8
申请日:2018-06-25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5K7/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主动式相变冷却系统,包括发热组件、流体工质、上分支管、集气管、上主管、外冷却系统、气液分离器、气态工质回流管、储液罐、下主管、循环泵、集液管、下分支管;其中,发热组件的上部出口通过上分支管与集气管入口连通,集气管出口通过所述上主管与外冷却系统、气液分离器依次连通,气液分离器通过气态工质回流管与外冷却系统连通、同时通过上主管与储液罐入口连通,储液罐出口通过下主管依次与循环泵和集液管连通,集液管通过下分支管与发热组件的下部入口连通,整个系统是密闭的循环回路,内部充注流体工质。本发明的主动式相变冷却系统绝缘性好、换热效率高、节约能源,并且使热源表面温度分布更加均匀。
-
公开(公告)号:CN111915136B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010624479.1
申请日:2020-06-30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Q10/0637 , G06F17/16 , G06Q10/063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装备带电作业预期效能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分析智能装备带电作业功能系统的技术因子,解析智能装备带电作业的功能;2、分层确定待评估装备开展带电作业所需能力,构建评估指标体系;3、对照技术成熟度和集成成熟度等级判据,确定评估指标的技术成熟度及集成关系;4、逐层聚合计算各级指标的预期效能值;5、校正低于设定值的各级指标的预期效能值;6、构建效能‑成熟度翻译表,将智能装备带电作业预期效能值转换为整数形式的成熟度等级;7、评估各级指标预期效能;8、改进带电作业智能装备的研发决策。本发明可用于定位处于研发阶段的智能装备开展带电作业技术性能,优化研发资源配置,提升研发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033858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1051149.8
申请日:2023-08-18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的变电站直流系统电容风险阈值分析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当对变电站直流系统的电容风险阈值进行分析时,可以先获取预先建立的变电站直流系统中继电保护装置的简化计算模型,以及继电保护装置的额定电流、变电站直流系统的断路器分闸电流、额定电压以及平衡桥电阻;然后确定触发继电保护装置动作时的动作电流;接着通过简化计算模型确定发生一点接地事件时流过继电保护装置的实际电流不小于动作电流的持续时间;最后计算变电站直流系统的电容风险阈值。该过程可以高效、迅速的计算变电站直流系统的电容风险阈值,进而确保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的正确性,从而提升继电保护装置动作准确率,保障电网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09336117B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1811332687.3
申请日:2018-11-09
Applicant: 重庆大学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C01B33/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从废旧复合绝缘子伞裙中提取气相白炭黑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废旧复合绝缘子伞裙处理后得到复合绝缘子伞裙颗粒;2)将步骤1)得到的复合绝缘子伞裙颗粒经有机溶剂多次洗涤,得到洁净的复合绝缘子伞裙颗粒;3)将步骤2)得到的洁净的复合绝缘子伞裙颗粒高温煅烧,得到所述气相白炭黑。本发明的从废旧复合绝缘子伞裙中提取气相白炭黑的方法,以废旧复合绝缘子伞裙为原料,操作简便、流程简短,产率高,成本低、能耗低,绿色环保,制得的气相白炭黑粒径分布均匀。
-
公开(公告)号:CN113990552A
公开(公告)日:2022-01-28
申请号:CN202111219958.6
申请日:2021-10-20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工业大学
IPC: H01B1/2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导电银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低温共烧陶瓷电极银浆的有机载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按照质量百分比计算,所述有机载体包括2wt.%的蓖麻油、10wt.%的卵磷脂、22wt.%的二乙二醇丁醚、18wt.%的二乙二醇丁醚醋酸酯、3wt.%的乙二醇乙醚乙酸酯、5wt.%的丙酮、5wt.%的十六醇、10wt.%的增塑剂、5~12wt.%的松油醇、1~8wt.%的丙烯酸树脂和8~18wt.%的乙基纤维素,且所述松油醇、丙烯酸树脂和乙基纤维素的总质量百分比为25wt.%。本发明方的有机载体具有触变性能、流变性能以及恢复性能,从而达到优化低温共烧陶瓷电极银浆的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8108533B
公开(公告)日:2021-10-15
申请号:CN201711279087.0
申请日:2017-12-06
Applicant: 重庆大学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30/23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输电线路覆冰重量的计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以导线横截面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导线横截面的边界划分为n个表面微元;S2.采集输电线路环境覆冰参数;S3.根据所采集的覆冰环境参数计算时间步长内第i个表面微元的覆冰重量mice(i),并根据如下公式计算输电导线的覆冰重量M:其中,L为导线的长度,T为覆冰总时间;通过上述方法,能够对输电导线的覆冰状况进行实时监测,并准确计算覆冰的重量、覆冰厚度与覆冰形态,从而利于做出相应防护冰措施,进而保证整个电网系统的稳定运行,避免由于覆冰给社会带来生产生活损失,而且整个计算过程具有效率高和精度高的特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