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999538B
公开(公告)日:2020-03-17
申请号:CN201711254825.6
申请日:2017-12-02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体积分数第二相镁合金的预变形辅助热处理及其轧制方法,它包括:铸轧镁合金坯料在200–350摄氏度保温5–45分钟后,进行1–3道次预变形轧制,每道次压下量为3–25%;预变形后镁合金置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加热至200–430摄氏度,保温30–300分钟;所述的板坯经过7道次以上轧制,每道次间在300–400摄氏度保温5–30分钟;将薄板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加热200–375摄氏度,10–200分钟的退火热处理,获得具有均匀弥散分布第二相和细晶组织的镁合金板材。改善镁合金中尺寸粗大的链条状第二相形貌,解决了“高温长时间仍难以充分固溶异常粗大偏析相”难题,攻破轧制过程中“裂边、中间断裂、难以轧制成型”的难关,板材组织细小均匀,第二相形貌圆整,室温拉伸具有高强韧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205532A
公开(公告)日:2019-09-06
申请号:CN201910641323.1
申请日:2019-07-1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多元少量高成型性镁合金,所述合金的化学成分质量百分比为:锌0.1%-2.0%、钙0.01%-0.8%、锰0.08%-0.5%、锡0.01%-0.3%,其余为镁和添加元素;所述添加元素为钛、钐、铝、硼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镁合金中镁元素总含量>97.5wt%。所述短流程制备方法,包括多元少量合金熔炼、亚快速凝固双辊铸轧和退火处理三个步骤。通过多元少量成分设计与亚快速凝固双辊铸轧技术相结合,获得了过饱和高固溶组织,实现了晶粒细化,显著缩短了均匀化热处理并省略了精轧环节。所得镁合金薄板室温延伸率>20%,且具有较弱的基面织构,可以直接进行冲压成型。
-
公开(公告)号:CN109837437A
公开(公告)日:2019-06-04
申请号:CN201910143518.3
申请日:2019-02-27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一种使低含量镁合金具有均匀细晶的变温控轧制备方法,所述的低含量镁合金是指化学成分质量百分比小于等于5%的镁合金,如AZ31、ZX20、ZX10和AZ21等。使低含量镁合金具有均匀细晶的变温控轧制备方法包括:添加微量晶粒细化元素,变温轧制调控晶粒尺寸和高温短时再结晶处理三个步骤。本发明通过引入微量细化元素结合变温控轧手段,解决了低含量镁合金难细化,室温或者室温温度以下难变形的技术束缚,制备出平均晶粒尺寸<3微米的低含量镁合金薄板,为短流程、低成本制备微米级晶粒尺寸的新型高性能镁合金板材提供了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09504884A
公开(公告)日:2019-03-22
申请号:CN201910022072.9
申请日:2019-01-1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C22C23/04 , C22C23/00 , C22C1/02 , C22F1/06 , C21D9/00 , B22D11/06 , B22D11/11 , B21B3/00 , B21B27/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C23/04 , B21B3/003 , B21B27/08 , B21B2027/083 , B22D11/06 , B22D11/11 , C21D9/0081 , C22C1/02 , C22C23/00 , C22F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元少量高强塑性镁合金及其大压下量短流程制备方法,该多元少量镁合金的化学成分质量百分比为:锌0.8-1.5%、锡0.8-1.5%、钙0.08-0.4%、钇0.08-0.8%,其余为镁和添加元素,所述的添加元素为锆、钆、锰中的一种或几种,加入质量百分比为锆0.05-0.2%、钆0.05-0.2%、锰0.05-0.3%。该合金的大压下量短流程制备方法包括亚快速凝固、轧制和退火处理三个步骤。本发明直接获得高固溶铸轧坯,可实现单道次或少道次大压下量变形,省略了常规镁合金轧制前固溶处理环节和多道次轧制复杂工艺,极大缩短了镁轧板制备流程,获得的多元少量镁合金轧板退火后抗拉强度>250MPa,延伸率>25%,室温力学性能优异,无明显边裂,成材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06834846B
公开(公告)日:2018-08-17
申请号:CN201611206714.3
申请日:2016-12-23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元耐热耐蚀镁合金及制备方法,合金以质量百分比计包括:5.8~7.8%Al,2.2~3.2%Sn,0.2~1.0%Zn,0.2~2.0%RE,0.1~0.3%Mn,剩余部分为Mg和不可避免的总量≤0.2%的杂质。在镁铝基底材料内加入锡、钕和/或钐形成高熔点颗粒相Nd5Sn3和Sm5Sn3,并通过锌的加入进一步细化高熔点颗粒相,提高合金的强塑性、耐热性和耐蚀性;同时剩余锡与镁结合生成Mg2Sn,进一步改善合金性能;添加锰减小杂质元素的危害,提高合金的耐蚀性,通过调整元素间的配比得到耐热耐蚀镁合金。
-
公开(公告)号:CN106637011B
公开(公告)日:2018-05-08
申请号:CN201710068077.6
申请日:2017-02-0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使超塑性镁合金具有近球形析出相的制备方法,包括均匀化处理、变温轧细化晶粒和析出相圆整化调控三个步骤。首先通过高、低温分阶段热处理制备镁合金过饱和固溶体;然后通过高温大压下率中低速轧制诱发动态再结晶,通过低温小压下率快速轧制引发孪晶细化,并在低温下阻碍再结晶晶粒长大;进一步调控圆整化热处理参数,制备出具有亚微米、微米基体晶粒和近球形、随机分布析出相的变形镁合金组织;本发明能够显著提高镁合金的室温强韧性,且有助于充分发挥高温超塑性潜力。该制备方法突破了传统轧制组织达不到超塑性的技术束缚,尤其适合于含有高体积分数的两种及多种混合析出相的镁合金轧制,提高了轧制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7312986A
公开(公告)日:2017-11-03
申请号:CN201710609206.8
申请日:2017-07-2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C22F1/04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强塑性混晶结构铝-镁合金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均质化处理、中间退火辅助大压下量控制轧制两个步骤。具体包括为:首先通过高温均质化处理消除铸态组织中元素宏观偏析并实现合金元素高固溶化,然后通过控制轧制变形结合中间退火处理引入高密度位错并促进再结晶细化晶粒;该方法制备的铝-镁合金组织中纳米晶、超细晶与微米晶混杂共存;与单一纳米晶或超细晶组织相比,该混晶结构铝-镁合金具有高强塑性。混晶结构组织有利于塑性变形过程中的位错运动、积累和储存,有效防止了纳米晶金属材料塑性应变局部集中,显著提高了材料的加工硬化和塑性变形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9392063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575067.8
申请日:2024-11-0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金属材料领域,提供了一种高速挤压低合金化高强韧镁合金及制备方法。所述的合金按照质量百分比计,由如下组分组成:锰:0.7‑1.2%、铝:0.2‑0.8%、锌:0.4‑1.2%、添加元素0‑0.25%、不可避免的杂质≤0.05%,余量为镁;所述的添加元素为银或稀土的一种或任意组合,所述的银:0‑0.25%、稀土为铈或钪的一种或组合,所述的铈:0‑0.25%、钪:0‑0.25%,该合金体系合金化元素总含量<3.5%。所述的制备方法包括:熔炼、重力铸造、高速挤压。在本发明中制得低成本多元微合金化镁合金,同时实现合金材料高速挤压成形,且挤压加工前无需长时间热处理。其中挤压速度达到12‑60m/min,镁合金型材延伸率≥18%,屈服强度与元素总含量比值≥132MPa/wt.%,与现有技术相比性能显著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18979182A
公开(公告)日:2024-11-19
申请号:CN202411076304.6
申请日:2024-08-07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微合金化高强塑高效挤压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金属材料加工领域,按照质量百分比计,所述镁合金成分为:铋:0.4‑2.2wt.%,锰:0.3‑0.6wt.%,锌:0.2‑0.5wt.%,铈:0.4‑0.7wt.%,其余为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不可避免的杂质含量≤0.05wt.%。该合金体系合金化元素总含量≤4wt.%,属于低合金体系。所述的合金制备方法主要包括:将精炼的镁合金进行浇铸,后挤压成棒材。本发明节约原料成本,简化了长时间高温热处理工艺,便于生产,能够产生细晶强化、第二相强化等多种强化效果,获得的合金具有高强塑性,平均晶粒尺寸≤2.8μm,实现了镁合金强塑性协同提高,其中,屈服强度≥274MPa、抗拉强度≥300MPa、延伸率≥16.7%。
-
公开(公告)号:CN117604348A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311596335.X
申请日:2023-11-27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金属材料领域,提供了一种低含量高成形性快挤压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所述的合金按照质量百分比由如下组分组成:铋:1.2‑2%、锰:0.01‑0.4%、锌:0.7‑1%、钙:0.4‑0.6%、铝:0.01‑0.05%,钇:0.01‑0.05%,不可避免的杂质≤0.05%,余量为镁。所述的制备方法包括:熔炼、快挤压成形、旋转轧制、退火和时效处理。本发明通过开启大量非基面滑移,提高合金在塑性变形过程中容纳位错的能力,有效抵御裂纹扩展,使得退火态镁合金埃里克森杯凸值≥9.4mm;同步提高合金强塑性,使得合金屈服强度≥202MPa,延伸率≥20.1%。本发明工艺简单,成本低廉,适用于产业化生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