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地震动数据分组的聚类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188145A

    公开(公告)日:2019-08-30

    申请号:CN201910304872.X

    申请日:2019-04-16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地震动数据分组的聚类方法及装置,通过分析地震动的频谱特性及影响因素得到聚类依据,然后用K均值聚类方式进行聚类,其中聚类依据为能量集中频段的起始频率和终止频率,或者震级和传播距离。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利用地震动数据的特性进行聚类并进行数据分组,有利于提高数据库的使用效率和便捷性。

    一种新型的防爆常压反应器及其实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499506A

    公开(公告)日:2018-09-07

    申请号:CN201810334657.X

    申请日:2018-04-14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的防爆常压反应器,包括反应釜盖、反应釜体、搅拌组件、溢流槽、吸气孔、吸风机、耐腐气管、盐酸进口、铝灰进口和消泡剂喷洒口;其中,所述反应釜体的上方设置有反应釜盖,所述反应釜体的内部设置有搅拌组件,所述反应釜体的上端外侧设置有溢流槽。本发明通过在反应釜体上端四周安装溢流槽,使剧烈反应而溢出反应釜体的液体回到反应釜体内,避免材料的浪费使反应更加充分,通过点火器将产生氢气点燃,有效避免爆炸发生;本发明通过在反应釜盖上端安装吸气机,将反应釜体内反应产生的酸性废气输送到酸雾吸收塔再净化,提高净化率;本发明通过安装搅拌组件,通过搅拌增大反应接触面积,有效提高反应效率。

    一种硫酸铁和聚合硫酸铁固体产品连续生产装置及其生产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8328664A

    公开(公告)日:2018-07-27

    申请号:CN201810334658.4

    申请日:2018-04-14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硫酸铁和聚合硫酸铁固体产品连续生产装置,包括第二干燥器、第一干燥器、配料罐和反应釜,所述配料罐的一侧设置有进水管道,且配料罐的另一侧设置有进硫酸管道,所述配料罐的中间位置设置有进硫酸亚铁管道;本发明第一干燥器内部夹套中的导热油加热干燥硫酸铁和聚合硫酸铁,加热过程中双螺旋搅拌器对向混合,使得液体中的水分不断蒸发,热效率高、能耗低、干燥时间短;第二干燥器中的冷却水能够对固体物料进行冷却,冷却后的固体直接进入自动包装工序,完全实现从干燥到包装的全自动化生产过程,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结构简单,其占地面积和空间大幅度节省,投资大幅度降低。

    用于海底仪器的微型热电能量原位收集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230085B

    公开(公告)日:2018-06-05

    申请号:CN201610512674.9

    申请日:2016-07-04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海底仪器的微型热电能量原位收集装置,该装置包括温差发电单元和温差能量管理单元。所述温差发电单元外形为圆柱体结构,由内筒、外筒、上端盖、下端盖、堵头和压块相互连接而成,内筒和外筒之间装有半导体温差发电片。所述温差能量管理单元由直流变换器、蓄电池、微控制器和继电器相互连接而成,并通过水密连接器和水密电缆连接到温差发电单元和热液仪器,从而将海水温差能用于海底热液仪器的自供电。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坚固耐用、无运动部件、无噪声、低功耗、高效率和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一种滑移隔震支座
    6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804263B

    公开(公告)日:2018-02-27

    申请号:CN201610264192.6

    申请日:2016-04-26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滑移隔震支座,包括上、下两层支座,所述上层支座由下层支座支承,两者之间设有层间垫面;所述上、下两层支座均填充铅芯橡胶,并错位内置环形永磁体,上层永磁体、下层永磁体均靠近层间垫面设置以提供足够的磁感应强度;隔震支座采用铝板作层间垫面、环形钢槽外封,层间垫面敷设聚四氟乙烯板。与传统隔震支座相比较,本发明内置磁体式隔震支座具有磨损小、灵敏度高、滤波性能好、耗能强、冲击作用小、自复位能力强、节省空间、抗拉性能良好等技术优点,对解决高烈度地区隔震支座变形过大、冲击作用显著、抗拉能力弱等技术难题具有重要意义。

    一种具有应急自恢复能力供水管线K形接头

    公开(公告)号:CN104482338A

    公开(公告)日:2015-04-01

    申请号:CN201410741631.9

    申请日:2014-12-09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nventor: 李杰 刘威 李素贞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L21/08 F16L5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应急自恢复能力供水管线K形接头,由K形机械接头、形状记忆合金螺栓、振弦应变传感器、电源引出线、数据引出线和数据处理和应急反应集成盒组成。将K形机械接头的承口和插口密封安装好,采用形状记忆合金螺栓代替普通螺栓连接K形机械接头。将振弦应变传感器安装在其中的一个螺栓上,监测螺栓应变。安装数据处理和应急反应集成盒,从数据盒中大功率电源引出两条电源线连接形状记忆合金螺栓两端,同时再引出一条数据线连接振弦应变传感器。当发生强烈地震时,K形管线接头会出现松动乃至拉脱,这一情况表现为形状记忆合金螺栓的应变急剧增大,振弦应变传感器记录出应变值并传送到数据处理和应急反应集成盒中。

    制备氧化锌纳米棒-银微米盘复合异质结构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240422A

    公开(公告)日:2013-08-14

    申请号:CN201310132117.0

    申请日:2013-04-16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制备氧化锌纳米棒-银微米盘复合异质结构的方法,在硝酸银与抗坏血酸的水-甲酰胺溶液反应体系中,以葡聚糖硫酸钠为调控剂制备出带孔的银微米盘;然后在银微米盘上进行氧化锌晶种的沉积,接着再把沉积有晶种的银盘旋涂到导电玻璃片上,清洗晾干后,放置于六次甲基四胺和硝酸锌的乙醇溶液中进行银微米盘氧化锌纳米棒阵列的生长,经水充分洗涤后,自然晾干,即得到产品。本发明制备得到产品为氧化锌纳米棒阵列生长于带孔银微米盘上的高级异质复合结构,其中银微米盘的直径为~4微米,氧化锌纳米棒阵列具有可调控的尺寸和结构,该制备方法结构可控,重复性好,产物性质稳定,且具有优越的光催化性能。

    磁流变液动态屈服变异性标定的微观尺度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175572A

    公开(公告)日:2011-09-07

    申请号:CN201110045018.X

    申请日:2011-02-24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nventor: 彭勇波 李杰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磁流变液动态屈服变异性标定的微观尺度方法,其根据研究的对象设置分子动力学仿真的磁流变液材料参数;建立多场耦合作用下悬浮粒子运动的Langevin方程,并编制大规模分子动力学仿真程序;采用仿真程序进行磁流变液微观结构演化模拟;构造内秉微观粒子随机运动信息的宏观屈服应力模型,并根据磁流变液微观结构演化模拟结果,统计得到具有非线性涨落和随机涨落的应力-应变本构关系;建立具有随机参数的Bingham剪变率本构模型,利用最小二乘拟合准则识别Bingham模型中的随机参数,并标定它们的变异性。本发明突破了依赖于试验分析的传统现象学标定方法,为磁流变液控制元件的设计与优化提供了深入的认识。

    土与地下结构接触面土体滑移动态测量传感器

    公开(公告)号:CN101216366A

    公开(公告)日:2008-07-09

    申请号:CN200810032775.1

    申请日:2008-01-17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土木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土与地下结构接触面土体滑移动态测量传感器。由保护罩、角位移传感器、转轴、接触滑轮和接触层组成,其中,保护罩为一面开口的盒罩,角位移传感器上设有转轴,角位移传感器底面固定于保护罩任一竖向侧板上,以使角位移传感器的转轴与测试面平行,转轴一端固定有接触滑轮,接触滑轮呈圆盘形,其圆心与角位移传感器的转轴中心重合,接触滑轮的半径等于圆心到测试面的距离,接触滑轮的两端设有接触层,角位移传感器的电线在保护罩就近一侧钻孔伸出。

    一种利用赤泥为原料制备污水处理剂的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320190A

    公开(公告)日:2025-01-17

    申请号:CN202411863733.8

    申请日:2024-12-1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利用赤泥为原料制备污水处理剂的方法及装置,包括电渗析壳体、膜堆和电极片,还包括不停机反转机构,本发明通过设置不停机反转机构,在电渗析作业过程中,通过将电渗析壳体内腔中分隔为多个作业槽,并使得其中至少一个作业槽对应的电极被反转,同时在驱动件的作用下,致使多个作业槽与两组电极之间产生相对运动,因此膜堆被分隔在多个作业槽中的部分,先后与反转的电极相对,进而对膜堆进行清理,且由于与反转电极相对应的作业槽仅占电渗析壳体内腔的一部分,因此其余部分仍旧正常进行电渗析作业,进而实现不停机反转除垢作业。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