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738639A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10910003.8
申请日:2023-07-24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06F30/18 , G06F30/27 , G06F113/14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环路热管辐射散热翼结构优化设计方法和装置,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建立环路热管辐射散热翼重量最小化优化设计目标函数;步骤2、根据所述优化设计目标函数,确定优化约束条件;步骤3、根据优化约束条件,构建代理模型对所述环路热管辐射散热翼性能评估模型进行替换,得到优化设计变量输入与性能计算值输出的性能约束函数;步骤4、根据所述性能约束函数,通过所述的优化设计目标函数及优化约束条件构建优化模型,得出优化设计结果。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考虑设计性能评估的约束影响,给出安全且轻质的环路热管辐射散热翼结构优化设计。
-
公开(公告)号:CN116072318A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310057175.5
申请日:2023-01-18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21C15/18 , G21C15/257 , F28D15/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用于热管堆的多环路布雷顿循环能量转换系统,包括:反应堆;换热装置,换热装置包括热管换热器和流道结构,流道结构设置在热管换热器内,流道结构内流通有工质,热管换热器上设置有接口组件,接口组件与流道结构连通;热管,热管内流通有工质,热管的一端插入反应堆内,热管的另一端插入热管换热器内,热管位于反应堆与换热装置之间的部分包覆有保温层;布雷顿循环系统,布雷顿循环系统设置有若干个,布雷顿循环系统的出口与接口组件连通;分配组件,分配组件与接口组件连通,且若干布雷顿循环系统的进口均与分配组件连通。本发明能够提高能量转换效率、提高核动力装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保证堆芯冷却更加均匀。
-
公开(公告)号:CN115183224A
公开(公告)日:2022-10-14
申请号:CN202210391582.5
申请日:2022-04-14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代理模型的自然循环蒸汽发生器给水控制方法及系统,应用于海洋条件下自然循环蒸汽发生器给水控制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01、获取代理模型的训练数据;S201、利用S101获取的训练数据进行代理模型的训练,得到训练好的代理模型;S301、利用S201得到的训练好的代理模型对自然循环蒸汽发生器水位测量值进行修正,得到修正后的水位测量值;S401、将S301中修正后的测量值作为给水控制的输入量,通过PID控制算法控制自然循环蒸汽发生器给水流量。本发明避免海洋条件引起自然循环蒸汽发生器给水控制的给水调节阀活动,提供给水控制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4740040A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2210383019.3
申请日:2022-04-12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01N25/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摇摆条件下热管相界面可视化实验段及实验方法,包括摇摆台和安装在摇摆台顶端的可视化密闭容器;可视化密闭容器内部底端安装有多孔介质吸液芯,多孔介质吸液芯顶端与可视化密闭容器之间形成气体通道;可视化密闭容器顶部两端分别安装有气体出口、充液口,可视化密闭容器底端沿多孔介质吸液芯方向依次设置有冷凝段、绝热段和蒸发段,可视化密闭容器的冷凝段安装有冷却装置,绝热段覆盖有保温层,蒸发段安装有加热装置,且加热装置和冷却装置分别设置于多孔介质吸液芯的两端。本发明实验段采用可视化密闭容器,可实时观测到多孔介质内的相界面变化过程,通过合理的布置光源和高速摄影仪,能够满足相界面变化特性可视化观测的需要。
-
公开(公告)号:CN110767332A
公开(公告)日:2020-02-07
申请号:CN201910973594.7
申请日:2019-10-14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21C15/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高温热管堆的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属于核电站安全系统技术领域。包括非能动余热排出换热器、高温热管、横向隔板和上升通道;非能动余热排出换热器是一个圆柱形换热器,在压力容器内部,反应堆堆芯上部,可设置在主换热器的上部或下部;多根高温热管设置在非能动余热排出换热器内部;横向隔板将非能动余热排出换热器内部分割为上下两层;上升通道与非能动余热排出换热器顶部相连;本发明实现了高温热管堆的非能动余热排出,利用高温热管作为非能动余热排出换热器的传热管,事故工况下依靠高温热管内的两相自然循环和非能动余热排出换热器内工质的自然循环,将反应堆堆芯衰变热带入环境中,实现了对反应堆的长期冷却。
-
公开(公告)号:CN104235618B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申请号:CN201410448626.9
申请日:2014-09-04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F17D5/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管道测绘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MEMS惯性测量单元的管道测绘及缺陷定位装置及其管道测绘及缺陷定位方法。基于MEMS惯性测量单元的管道测绘及缺陷定位装置,包括测量单元,修正单元,缺陷探测单元,供电单元,数据处理及存储单元。与之前的发明、论文等相比,MEMS惯性测量单元成本较低,除自主性外,管径适用范围更加广,最小可至60mm。MEMS惯性测量单元与里程计、磁通门磁力计、超声检测装置相组合,解决了没有铺设定点磁标的管道测绘问题,同时检测标记出缺陷位置信息,为管道缺陷的维修、加固提供了便利。里程轮同时连接发电装置,避免了外部供电所引发的问题。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