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828836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311700910.6
申请日:2023-12-12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119/04 , G06F119/14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燃煤机组灵活性改造寿命进行评定的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识别燃煤机组灵活性改造后参与调峰运行时寿命损耗的关键部件;所述关键部件包括汽轮机转子和锅炉厚壁;计算所述汽轮机转子参与调峰运行时的汽轮机转子总寿命损耗;计算所述锅炉厚壁参与调峰运行时的锅炉厚壁总寿命损耗;基于所述汽轮机转子总寿命损耗、所述锅炉厚壁总寿命损耗,确定所述燃煤机组灵活性改造后参与调峰运行后的寿命损耗。本发明取汽轮机转子的寿命损耗与锅炉厚壁的寿命损耗最大值,所需数据较为容易获取,得到燃煤机组灵活性运行的寿命损耗,计算便捷。
-
公开(公告)号:CN116760094A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310026086.4
申请日:2023-01-09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
Inventor: 易俊 , 魏春霞 , 林伟芳 , 秦晓辉 , 张锋 , 王新刚 , 李长宇 , 周专 , 付高善 , 常喜强 , 许彦平 , 吉平 , 崔艳妍 , 韩凝晖 , 杨水丽 , 任晓钰 , 任萱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并网容量计算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确定区域电网中新能源并网容量计算模型的优化目标;确定区域电网中新能源并网容量计算模型的约束条件,约束条件:电力电量平衡约束、备用容量约束条件、火电机组运行约束、水电机组运行约束、抽水蓄能电站运行约束、电化学储能电站运行约束、区域传输功率约束;基于优化目标以及约束条件,建立新能源并网容量计算模型,计算新能源并网容量。本发明技术方案考虑到大规模新能源并网对区域电网电力电量平衡带来的挑战,构建了考虑区域电力电量平衡的新能源并网容量计算模型,基于多种约束,在保证电网电力电量平衡和系统充足备用容量条件下,分析计算新能源发电系统的最大并网容量。
-
公开(公告)号:CN116542489A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310760299.X
申请日:2023-06-27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1 , G06Q10/0637 , G06Q10/0639 , G06Q50/06 , G06F30/20 , G06F111/04 , G06F113/04 , G06F11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碳排放约束的电力系统规划方法及系统,包括:以规划期内新建项目的周期费用最小为目标,构建优化目标函数;确定需要满足电力系统低碳运行的约束条件;获取多种电源、电网建设方案,基于所述优化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对每种方案进行分析,确定每种建设方案对应的电力不足容量和电量不足量;基于每种建设方案对应的电力不足容量和电量不足量进行方案评价,确定备选建设方案;基于所述备选建设方案进行筛选寻优直至收敛,确定目标建设方案,以基于所述目标建设方案进行电力系统规划。本发明能够对未来各类电源装机容量、新能源利用率、电力行业碳排放量、电力行业投资建设方案等进行模拟,为电网建设提供切实可行的参考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5912495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0079972.9
申请日:2022-01-24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2J3/46 , H02J3/38 , G06Q10/0631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独立电网的电力平衡计算方法和装置,包括:确定区域内各柔性元素的柔性范围;根据光伏出力具有典型的昼夜周期特性,对光伏柔性模型进行修正;根据独立电网的网络拓扑结构和各节点的主从关系,对节点元素进行整合,并计算整合后的各节点的柔性参数;采用柔性描述的源网荷储系统参数和所述整合后的各节点的柔性参数,构建电力平衡不等式,通过所述电力平衡不等式,确定系统的柔性供给是否满足系统的柔性需求。有效解决运算结果中电源配置过大和过小的问题,确保在电源、负荷不可控部分在正常波动范围内系统安全、稳定、灵活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9038646B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申请号:CN201810697322.4
申请日:2018-06-29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2J3/3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伏发电场景构造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根据光伏发电场景各光伏场站的历史功率序列与其滞后历史功率序列的自相关系数,以及历史功率序列所对应生成功率序列与其滞后生成功率序列的自相关系数确定光伏发电场景各光伏场站的自相关系数均方差;根据光伏发电场景各光伏场站的历史功率序列与其滞后历史功率序列的偏自相关系数,以及历史功率序列所对应生成功率序列与其滞后生成功率序列的偏自相关系数确定光伏发电场景各光伏场站的偏自相关系数均方差;利用自相关系数均方差和偏自相关系数均方差构造光伏发电场景;本发明约束光伏发电场景构造中的时间相关性,提升了光伏发电场景构造的建模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4465238A
公开(公告)日:2022-05-10
申请号:CN202210000736.3
申请日:2022-01-04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发电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热电联合生产模拟运行优化方法及装置,包括:求解预先构建的热电联合生产模拟运行优化模型,获取热电联合生产模拟运行参量的目标值;将所述热电联合生产模拟运行参量的目标值作为热电联合生产模拟运行优化结果;其中,所述预先构建的热电联合生产模拟运行优化模型包括:以新能源发电量最大为目标的目标函数及其对应的约束条件。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为含供热系统的省级电网新能源消纳能力评估计算提供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06532782B
公开(公告)日:2021-09-21
申请号:CN201611137881.7
申请日:2016-12-12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H02J3/4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升风电利用率的热电联产机组运行优化方法及装置,包括建立热电联产机组的热‑电出力关系模型,确定热电联产机组的热出力调节范围;并在所述热电联产机组的热出力调节范围内,执行热‑电出力的联合优化,输出热电联产机组运行方式最优解。通过以上方案调整热电机组运行方式,优化热电机组出力,在保障居民供暖质量不变的前提下显著,提升了风电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598221A
公开(公告)日:2021-04-02
申请号:CN202011351549.7
申请日:2020-11-26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电云缓存的调度方法及系统,包括:基于处理风电数据的任务以及所述任务到达云缓存的时刻生成任务集合;从所述任务集合中选择待分配任务,基于所述待分配任务到达云缓存的时刻,在云缓存中获得最早执行任务的计算资源和适应度最大的计算资源;按照所述云缓存中计算资源过热的风险,确定所述最早执行任务的计算资源或所述适应度最大的计算资源执行所述待分配任务。本发明可以为处理风电数据的任务快速的分配实时计算资源,实现处理海量风电数据的处理速度和效率,有利于利用风电数据制定调度计划或进行风电场发电能力评估,发电量预测等。
-
公开(公告)号:CN108805319B
公开(公告)日:2021-01-15
申请号:CN201710295920.4
申请日:2017-04-28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风电功率建模最优状态数的确定方法和系统,包括:搜集和整理的历史风电出力数据,设定不同的出力状态数,划分风电功率的状态;建立不同出力状态数条件下各风电出力数据点之间的状态转移矩阵;根据状态转移矩阵生成不同状态数条件下的风电出力时间序列;计算历史风电出力时间序列滞后k时刻的自相关系数和生成的风电出力时间序列滞后k时刻的自相关系数;计算历史风电出力时间序列滞后k时刻的自相关系数和生成的风电出力时间序列滞后k时刻的自相关系数的均方差;选取自相关系数均方差最小值时的状态数为最优状态数。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选取风电功率建模的最优状态数,最大限度的提升了MCMC方法生成风电出力时间序列的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0490355A
公开(公告)日:2019-11-22
申请号:CN201910583313.7
申请日:2019-07-01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用于热电联合调度的日前计划编制方法及系统,包括:基于预先确定的发电机组最小技术出力曲线和发电负荷计算第一风电消纳空间;基于第一电消纳空间和预先确定的热电联产机组出力原则,确定第二电消纳空间;基于所述第二风电消纳空间确定风电场出力计划曲线,在保证了供热的同时提升了风电消纳,减少了弃风的情况,提升了风电的消纳空间和利用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