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267918B
公开(公告)日:2016-04-13
申请号:CN201310229262.0
申请日:2013-06-09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东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许昌许继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IPC: G01R3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变电站一种就地化安装型继电保护装置的远程调试系统及方法,属于测试技术领域。本发明是在户外柜内部设有二次设备和光切换装置,变电站主控室内设有调试信息主机和数字式保护测试仪;二次设备输出调试端口经交换机连接至主控室的调试信息主机上;二次设备通过光纤连接至其他二次设备上,二次设备还与数字式保护测试仪之间连接有备用光纤。在寒冷地区,变电站内就地化安装的继电保护装置调试时,工作人员可以在控制室内操作继电保护测试仪设定的电流、电压标准值,通过光纤远距离传输将数字信号送至继电保护装置安装现场,同时在控制室内监视保护装置的响应情况,解决了测试人员在寒冷的室外连续工作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3366225B
公开(公告)日:2016-03-30
申请号:CN201310295998.8
申请日:2013-07-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功率预测误差识别方法,包括步骤:S1.获取风电场的风速数据、风速预测误差和风功率实测数据;S2.将步骤S1获取到的所有数据进行预处理以剔除错误的数据;S3.根据步骤S2得到的预处理后的风速数据和风功率实测数据得到风功率与风速之间的映射关系;S4.根据步骤S2得到的预处理后的风速预测误差数据得到风速预测误差的分布特性;S5.根据步骤S3得到的风功率与风速之间的映射关系以及步骤S4得到的风速预测误差的分布特性得到风速预测值与风功率预测误差平均值的关系以及风速预测值与风功率预测误差最小似然值的关系。本发明能够减小日前发电计划误差。
-
公开(公告)号:CN103166149B
公开(公告)日:2016-02-24
申请号:CN201310109721.1
申请日:2013-04-01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盘锦供电公司
IPC: H02G1/02
Abstract: 一种分裂导线间隔棒紧固工具,其特殊之处是在扳手11的头部通过轴承4安装螺母套2,螺母套2的外螺纹为左旋,与螺母3相啮合,螺母套2的内螺纹为右旋,与丝杠1相啮合,丝杠1的下端设有紧固孔1.1,螺母套2的上端与齿轮5固定在一起,齿轮5的中心和压盖6上都有供丝杠1上升的通孔,通过螺杆8安装在扳手11上的拨叉7的左面有两个与齿轮5相配合的棘爪7.2,拨叉7的右面呈凹圆柱面,顶杆9通过弹簧10安装在扳手11头部的弹簧座11.2内,顶杆9的自由端与拨叉7的凹圆柱面接触。该工具与原来的工具相比,安装速度提高一倍,并且减轻了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03135087B
公开(公告)日:2015-12-02
申请号:CN201210591944.1
申请日:2012-12-28
IPC: G01R35/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35/02 , G01R31/0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子式互感器整体检测与评估系统,包括:三相标准测试源、电子互感器、电子互感器仿真器、基准合并单元、工业以太网交换机、GPS对时装置和电子式互感器状态分析与评估平台;所述三相标准测试源分别向所述电子互感器和所述电子互感器仿真器传输数据;所述电子互感器仿真器依次通过所述基准合并单元和工业以太网交换机向所述电子式互感器状态分析与评估平台传输数据;所述电子式互感器状态分析与评估平台通过所述工业以太网交换机接收所述电子互感器的数据;所述GPS对时装置分别向所述电子互感器和所述基准合并单元发送同步信号。本发明提供的电子式互感器整体检测与评估系统,为电子式互感器的现场离线校准提供依据和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03178462B
公开(公告)日:2015-04-01
申请号:CN201310109462.2
申请日:2013-04-01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盘锦供电公司
Abstract: 一种带电作业绝缘角度升降平台,它包括可移动的底座、固定在底座上的支杆和安装在支杆上的框架,其特殊之处是由纵梁、横梁和立柱构成两个横截面形状相似的长方体框,分别称为内框和外框,其纵梁由横截面具有凹槽的型材制成,通过内外框纵梁的凹槽相互搭扣,将内框插入外框内构成伸缩式框架。在外框的四个横梁和在内框一端的上下两个横梁上各安装一个滑轮,在底座上安装电动卷筒和一个滑轮,从电动卷筒出来的拉绳依次通过各滑轮后回到电动卷筒。所述纵梁、横梁和立柱均由绝缘环氧树脂材料的型材制成。使用该升降平台,可带电维修变电站各种设备,保证作业的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03023066B
公开(公告)日:2014-11-12
申请号:CN201210475575.X
申请日:2012-11-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763 , Y02E10/766 , Y02E70/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合于含风电电力系统储能功率的优化配置方法,该方法包括S1获取含风电电力系统的风功率和负荷的样本数据;S2根据所述样本数据和储能功率配置模型获得正、负旋转备用容量;所述储能功率配置模型以调度周期内电力系统使用的储能功率最小为目标函数,以电力系统中火电机组的额定总出力上限与储能功率上限之和大于实际发生的净负荷值为正旋转备用机会约束,以电力系统中火电机组的额定出力总下限与储能功率下限之和小于实际发生的净负荷值为负旋转备用机会约束;S3根据正、负旋转备用容量获得含风电电力系统应对净负荷预测误差所需的最优储能功率配置。本发明能获得最小储能功率配置,保证安全运行,节约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3995215A
公开(公告)日:2014-08-20
申请号:CN201410192715.1
申请日:2014-05-08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沈阳供电公司 , 东北大学
IPC: G01R31/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多层次反馈调整的智能电网故障诊断方法,包括:将电网中各器件在电网故障时的历史开关信息、电气量属性信息存储至历史故障信息库;电网故障时获取电网各器件电气量信息;根据获取的电网各器件电气量信息进行粗略识别层诊断:采用基于等效网络的最小开断区划定方法确定可疑故障元件,构成可疑故障元件候选集;进行模糊决策层诊断;进行精确定位层诊断;根据三层故障诊断结果将可疑故障元件集E1、E2取交集,最终确定故障元件诊断结果。根据电网故障后多源故障信息的不同来源、及各类信息获取和处理的难易程度,对电网故障进行层次化分析,充分利用了各类故障信息、通过信息互补提高故障诊断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581037A8
公开(公告)日:2014-05-07
申请号:CN201310552868.8
申请日:2013-11-08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本溪供电公司 , 辽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 辽宁省医疗器械检验所
IPC: H04L12/801 , G06F9/50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基于电力通信软交换网关的负载平滑抑制方法,属于电力通信网络的负载均衡与资源优化技术领域,通过考虑负载抑制方法的公平性和有效性,以软交换网关业务过载为抑制条件,检测软交换网关的CPU利用率和服务缓存空间利用率,确定软交换网关是否处于业务过载,并建立多目标优化模型,利用蚁群群集智能优化获得该模型的最优可行解,实现对不同业务的平滑抑制;本发明创新性地提出通过蚁群智能优化获得多目标能效优化模型的最优可行解来对不同可能过载业务进行有效而公平的抑制;本发明提出采用平滑抑制的方式防止软交换网关负载出现突变情况,从而能有效改善系统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3581037A
公开(公告)日:2014-02-12
申请号:CN201310552868.8
申请日:2013-11-08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本溪供电公司 , 辽宁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 辽宁省医疗器械检验所
IPC: H04L12/801 , G06F9/50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基于电力通信软交换网关的负载平滑抑制方法,属于电力通信网络的负载均衡与资源优化技术领域,通过考虑负载抑制方法的公平性和有效性,以软交换网关业务过载为抑制条件,检测软交换网关的CPU利用率和服务缓存空间利用率,确定软交换网关是否处于业务过载,并建立多目标优化模型,利用蚁群群集智能优化获得该模型的最优可行解,实现对不同业务的平滑抑制;本发明创新性地提出通过蚁群智能优化获得多目标能效优化模型的最优可行解来对不同可能过载业务进行有效而公平的抑制;本发明提出采用平滑抑制的方式防止软交换网关负载出现突变情况,从而能有效改善系统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3326470A
公开(公告)日:2013-09-25
申请号:CN201310251328.6
申请日:2013-06-24
Inventor: 王冬青 , 王芝茗 , 曹楠 , 葛维春 , 李刚 , 王臣刚 , 李冰 , 黄旭 , 鹿洪刚 , 张延鹏 , 侯鹏 , 于同伟 , 刘润花 , 万博 , 苏瑞 , 申仲涛 , 陈翔宇
IPC: H02J1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软压板控制的变电站二次设备在线备用方法,包括下述步骤:备用设备接收站控层管理模块发送的软压板投切命令,并存储软压板状态;读取存储在备用设备中的软压板状态文件,并从中读取软压板状态至压板缓冲区;对备用设备中存储的软压板状态进行同步,并判别同步结果是否正确;存储同步后的主设备N压板和备用平台压板状态文件;判断主设备N压板和备用平台压板状态是否存储完毕;判断备用设备是否需要切换运行状态:若需要,则置备用设备运行状态标志位,启动切换过程;否则进行下步骤;控制流程结束。本发明在完成间隔层设备备用的前提下,减少备用设备的数量,实现备用功能的灵活切换和控制,具备可控性和可操作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