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269121A
公开(公告)日:2013-08-28
申请号:CN201210405428.5
申请日:2012-10-22
CPC分类号: Y02E60/723 , Y04S10/16
摘要: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自动化领域,涉及一种变电站二次系统动态重构装置及其重构方法。所述装置在变电站进线间隔以及主变压器间隔中应用备用重构装置;包括站控层设备、过程层设备、间隔层设备和通信设备;站控层设备部分通过通信设备分别与站控层网络和过程层网络连接;过程层设备通过通信设备与过程层网络连接;间隔层设备的备用重构装置分别与站控层设备的二次设备监测及重构管理主机以及过程层设备进行信息交互,进行信息交互时遵循DL/T860标准。本发明中的二次设备功能实现的软件组件技术及标准化拓展技术,实现在部分二次设备功能失效的情况下应用备用重构装置实现特定功能的动态重构和快速恢复,以提高整个系统的强壮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326470B
公开(公告)日:2015-06-10
申请号:CN201310251328.6
申请日:2013-06-24
IPC分类号: H02J13/00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软压板控制的变电站二次设备在线备用方法,包括下述步骤:备用设备接收站控层管理模块发送的软压板投切命令,并存储软压板状态;读取存储在备用设备中的软压板状态文件,并从中读取软压板状态至压板缓冲区;对备用设备中存储的软压板状态进行同步,并判别同步结果是否正确;存储同步后的主设备N压板和备用平台压板状态文件;判断主设备N压板和备用平台压板状态是否存储完毕;判断备用设备是否需要切换运行状态:若需要,则置备用设备运行状态标志位,启动切换过程;否则进行下步骤;控制流程结束。本发明在完成间隔层设备备用的前提下,减少备用设备的数量,实现备用功能的灵活切换和控制,具备可控性和可操作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365267A
公开(公告)日:2013-10-23
申请号:CN201310248678.7
申请日:2013-06-21
IPC分类号: G05B19/418
CPC分类号: Y02P90/02
摘要: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自动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自恢复功能的变电站间隔层设备及其实现方法。所述设备包括监测自检区域,以及与其进行通信的功能模块和冗余资源模块,监测自检区域采用CPU进行控制。本发明在可编程逻辑器件发展的基础上,有效的利用可编程逻辑器的硬件资源,将间隔层设备的应用功能进行划分,通过外围监控模块对各个功能模块的运行状态进行监视和切换操作,在间隔层设备发生故障时能够快速确定并隔离故障模块,启动自动恢复进程,从而保证了间隔层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减轻了间隔层设备现场检修维护的工作量,节省智能变电站的运行维护资金。
-
公开(公告)号:CN103365267B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310248678.7
申请日:2013-06-21
IPC分类号: G05B19/418
CPC分类号: Y02P90/02
摘要: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自动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自恢复功能的变电站间隔层设备及其实现方法。所述设备包括监测自检区域,以及与其进行通信的功能模块和冗余资源模块,监测自检区域采用CPU进行控制。本发明在可编程逻辑器件发展的基础上,有效的利用可编程逻辑器的硬件资源,将间隔层设备的应用功能进行划分,通过外围监控模块对各个功能模块的运行状态进行监视和切换操作,在间隔层设备发生故障时能够快速确定并隔离故障模块,启动自动恢复进程,从而保证了间隔层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减轻了间隔层设备现场检修维护的工作量,节省智能变电站的运行维护资金。
-
公开(公告)号:CN103269121B
公开(公告)日:2015-08-05
申请号:CN201210405428.5
申请日:2012-10-22
CPC分类号: Y02E60/723 , Y04S10/16
摘要: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自动化领域,涉及一种变电站二次系统动态重构装置及其重构方法。所述装置在变电站进线间隔以及主变压器间隔中应用备用重构装置;包括站控层设备、过程层设备、间隔层设备和通信设备;站控层设备部分通过通信设备分别与站控层网络和过程层网络连接;过程层设备通过通信设备与过程层网络连接;间隔层设备的备用重构装置分别与站控层设备的二次设备监测及重构管理主机以及过程层设备进行信息交互,进行信息交互时遵循DL/T860标准。本发明中的二次设备功能实现的软件组件技术及标准化拓展技术,实现在部分二次设备功能失效的情况下应用备用重构装置实现特定功能的动态重构和快速恢复,以提高整个系统的强壮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326470A
公开(公告)日:2013-09-25
申请号:CN201310251328.6
申请日:2013-06-24
IPC分类号: H02J13/00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软压板控制的变电站二次设备在线备用方法,包括下述步骤:备用设备接收站控层管理模块发送的软压板投切命令,并存储软压板状态;读取存储在备用设备中的软压板状态文件,并从中读取软压板状态至压板缓冲区;对备用设备中存储的软压板状态进行同步,并判别同步结果是否正确;存储同步后的主设备N压板和备用平台压板状态文件;判断主设备N压板和备用平台压板状态是否存储完毕;判断备用设备是否需要切换运行状态:若需要,则置备用设备运行状态标志位,启动切换过程;否则进行下步骤;控制流程结束。本发明在完成间隔层设备备用的前提下,减少备用设备的数量,实现备用功能的灵活切换和控制,具备可控性和可操作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513650A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510877392.4
申请日:2015-12-04
申请人: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分类号: G21C15/18
CPC分类号: Y02E30/40 , G21C15/182
摘要: 本发明涉及核电机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AP1000非能动堆芯冷却系统的冲洗方法。具体是一种进行AP1000核电机组非能动堆芯冷却系统(PXS)的冲洗方法,用于指导AP1000核电机组进行非能动堆芯冷却系统的冲洗。本发明采用非能动的方式,通过增加临时管道、阀门、堵板的方式,利用将安注箱注入适量的压缩空气作为动力源,分别进行关于安注箱及相关管线、堆芯补水箱及相关管线、热交换器及相关管线的非能动冲洗后,恢复系统逆止阀的阀芯和节流孔板,进行最终的冲洗,并进行取样分析,以达到预期的效果。本发明在整个冲洗过程中,利用少量临时措施,采用非能动方式完成系统的冲洗工作,大大节约电力、临时设备等各项冲洗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7235384A
公开(公告)日:2017-10-10
申请号:CN201610188062.9
申请日:2016-03-28
申请人: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本溪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CPC分类号: B65H75/40 , B65H75/44 , B65H75/4457 , B65H2402/41 , B65H2701/34
摘要: 一种轻便式导线收放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轻便式导线收放架,包括底座,支撑平台,托架,线辊,连接装置,刻度标尺,尖状杆;其中:底座的上部安装有支撑平台,支撑平台上安装连接装置,连接装置上安装有3~6根托架,托架的顶部带有向上翘的尖状杆,一根托架上带有刻度标尺,线辊布置在托架上,线辊的轴线垂直布置。本发明的优点:体积小、重量轻便于移动和运输,操作简便,节省人力及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导线损伤,确保施工质量,采用半径换算标尺设计,准确计算导线长度,在保证使用强度等条件的同时,重量小,便于携带。同时设计了半径换算标尺,便于简单计算导线长度。
-
公开(公告)号:CN105912774B
公开(公告)日:2021-03-02
申请号:CN201610219270.0
申请日:2016-04-11
申请人: 国家电网公司 , 南京南瑞集团公司 ,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分类号: G06F30/20 , G06F113/04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直流输电系统中接地极处最大注入电流的获取方法,收集用于计算接地极处的最大注入电流的数据资料;获取变压器的最大直流入侵电流值;建立交流系统直流分布的电路模型,并计算各变电站的接地体电位;建立土壤电阻网络模型,计算在各变电站的接地体电位升高时,需注入接地极处的电流值;得到直流输电系统中接地极处的最大注入电流值。本发明提出的方法实现了在不改变交流系统运行方式的情况下保证系统整体的安全稳定运行;此外,本方法还可在交直流混联电网的设计规划、运行方式确定以及接地极设计方式等方面提供设计依据,为直流偏磁治理设备的配置、治理效果的评估以及高压直流输电控制策略的设计提供数据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06199274A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10579511.2
申请日:2016-07-21
申请人: 国家电网公司 , 南京南瑞集团公司 ,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分类号: G01R31/00
CPC分类号: G01R31/00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直流偏磁治理站点选择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直流偏磁治理范围内各待治理站点对应的评价指标;根据单个待治理站点对应的评价指标确定该待治理站点的综合满意度及紧迫度;根据各待治理站点的综合满意度及紧迫度,采用迭代方式选择需直流偏磁治理的站点最小集合;本发明提供的方法从系统整体运行的角度,将满意度和紧迫度的概念相结合,选取直流接地极溢流范围内对偏磁影响散播起关键性作用的变电站点进行治理,使得隔直设备配置数量最少,偏磁治理效果最大化。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