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395469A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申请号:CN202111101098.6
申请日:2021-09-18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2G15/00
Abstract: 本公开公开的一种电缆附件及提高电缆附件界面击穿强度的方法,包括绝缘部分,所述绝缘部分的内侧设置由多个竖向管排列形成的第二表层结构,竖向管的第一端与绝缘部分的内侧连接,竖向管的第二端伸向绝缘部分内部,在第二表层结构的内部设置由多个横向管排列形成的第一表层结构,横向管的两端与绝缘部分的两端平齐。通过在绝缘部分的内部设置第一表层结构和第二表层结构,提高了电缆附件的界面击穿强度,有效保证了电力电缆的正常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2597634B
公开(公告)日:2022-11-18
申请号:CN202011409493.6
申请日:2020-12-06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H02J3/00 , G06F113/04
Abstract: 一种配电网拓扑数据校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输入配电网拓扑数据和配电网设备数据,以配电网拓扑数据建立拓扑数据链数据集;步骤2,在配电网拓扑数据中任选两条不同的数据链;步骤3,若所有数据链均与自身以外的数据链进行了对比;步骤4,判断拓扑数据和设备数据中配变数据是否一致;步骤5,提取配电网拓扑数据中节段编号相同但节段内序号不同的数据链,比较配变信息是否一致;步骤6,按照配电网拓扑数据中配变编号,逐个对配变进行回溯校验,判断是否存在前一节段包含的配电编号不被后一节段所包含的情况;步骤7,剔除步骤6中编号最小的配变,重复步骤6,直至全部对比完毕,执行步骤8;步骤8,输出“不存在错误”,结束校验。
-
公开(公告)号:CN115199205A
公开(公告)日:2022-10-18
申请号:CN202211133621.8
申请日:2022-09-19
Applicant: 辽宁省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基础群锚电力钻机及其定位方法和系统,包括:钻机主机、空压机、液压站、操作台、移动底座,钻机主机包括冲击器、主机架;空压机与冲击器连接为冲击器提供冲击力;液压站与钻机主机连接为复合基础群锚电力钻机提供动力;操作台对钻机主机、空压机、液压站的操作进行控制;移动底座包括回转机构,通过回转机构与主机架连接,实现钻机前后左右移动,可绕中心旋转任意角度,适应不同形状和孔距的基础要求,具有定位快、准确性高、省时省力、大幅提高了施工效率,同时钻机的整体体积、体重均大幅降低方便进行山路运输的技术效果。解决复合基础群锚电力钻机定位缓慢且不准,移动劳动强度大,影响钻孔精准度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166624A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210735920.2
申请日:2022-06-27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济宁市任城区供电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济宁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能表现场校验仪,涉及电能表校准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校验仪本体,所述校验仪本体包括底板以及设置于底板上表面的前壁板、后壁板、左壁板和右壁板,所述左壁板和右壁板为直角梯形形状,所述前壁板和后壁板的形状为长方形;所述后壁板上方设置有一号竖杆,所述一号竖杆的顶端设置有一号球铰安装盒,所述一号球铰安装盒内设置有一号球铰,所述一号球铰伸出一号球铰安装盒的表面设置有一号转动杆,所述一号转动杆的末端设置有一号固定杆,所述一号固定杆的末端设置有一号真空吸盘。本发明安装时灵活性高,自身重量轻,能够满足在电能表箱有限空间内安装的条件,同时与电能表连接稳固,接线端子连接牢固不易掉落。
-
公开(公告)号:CN115166440A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210815248.8
申请日:2022-07-11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配电电缆局部放电缺陷定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配电网线路中的配电电缆的两端分别配置监测装置,对所述配电电缆两端的监测装置进行同步授时;利用所述监测装置实时采集配电电缆运行工况数据,当所述监测装置监测到所述配电电缆中出现局部放电产生的行波信号时,根据所述配电电缆两端的监测装置接收所述行波的时间,以及行波在电缆中的传输速度,确定配电电缆的局部放电发生位置。本申请通过配电电缆双端监测局部放电,极大程度上提高了局部放电定位的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2132430B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2010963001.1
申请日:2020-09-14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配电主设备分布式状态传感器可靠性评估方法及系统,利用基于自注意力机制的时空图卷积神经网络SASTGCN模型,自主提取数据的时空分布特征,建立分布式状态传感器数据与评估值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很好的应对可靠性评估存在的非线性、不确定等问题。本发明克服了之前可靠性评估方法中不确定性因素和人的主观因素对评估结果影响较大、计算复杂度高、相关分析和灵敏度分析不够准确等局限性。使用该方法能够准确地捕捉传感器数据中的时空特征,很好地模拟传感器数据与评估值间的复杂映射,建立评估值与传感器数据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具有较高的评估精度,在工程上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9342630B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1811409813.0
申请日:2018-11-23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1N30/8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压器油色谱在线监测异常数据诊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先获取变压器油色谱监测的历史数据,并按照预设时间周期对历史数据按照气体类型进行属性划分;对每种类型气体所对应的历史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预处理样本;再得到预处理样本的一元频率分布序列与二元频率分布序列;然后建立异常数据诊断模型;再利用新的监测数据更新一元频率分布序列与二元频率分布序列;最后根据更新后的一元频率分布序列与二元频率分布序列判断出待测监测数据的一元频率和二元频率并代入异常数据诊断模型进行诊断。本发明利于提高诊断准确度,便于识别新型的异常模式。
-
公开(公告)号:CN115024304A
公开(公告)日:2022-09-09
申请号:CN202210721863.2
申请日:2022-06-24
Applicant: 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A01M29/06
Abstract: 一种可调节式防鸟装置,包括上层折叠板和下层折叠板,所述上层折叠板包括第一顶板和第二顶板,所述下层折叠板包括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第一顶板和第二顶板在宽度所在的一侧上、通过多个第一铰链相互铰接形成铰接侧,另一侧分别与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铰接形成支撑侧,所述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相对一侧通过多个第二铰链相互铰接形成鸟刺侧,所述第一顶板和第二顶板上、在靠近支撑侧的位置设置有多个沿支撑侧布设的第一安装孔,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在鸟刺侧上设置有相互咬合的锯齿状尖端,本装置能有效防止鸟类在铁塔上筑巢、防止鸟类在铁塔上停歇排泄、减少电网涉鸟故障、提高供电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018735B
公开(公告)日:2022-08-16
申请号:CN202010806681.6
申请日:2020-08-12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2H7/2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继电保护领域,提供了一种含高渗透率分布式电源配电网的功率差动保护方法及系统。其中,含高渗透率分布式电源配电网的功率差动保护方法,包括获取配电线路两侧的电压及电流,分相计算配电线路两侧电压及电流的相量值、母线流向线路的有功功率、差动有功功率及制动有功功率;根据母线电压跌落情况选择主辅判据,判定本段线路故障及保护情况;其中,主判据为差动有功功率均大于制动有功功率及最低门槛值;辅助判据为配电线路两侧电流幅值差异满足设定条件。
-
公开(公告)号:CN114899834A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2210287344.X
申请日:2022-03-22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西北分部
Inventor: 肖明 , 夏潮 , 宋锐 , 肖洋 , 方保民 , 陈春萌 , 梁英 , 程林 , 王峰 , 李绚绚 , 王少飞 , 张艳 , 于大海 , 李贺文 , 马晓光 , 杨军 , 罗敏 , 马勇飞 , 杨文丽 , 卢国强 , 甘嘉田 , 丁玉杰 , 赵东宁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分布式调相机涉网特性及AVC综合协调控制策略检测平台,包括:协调控制系统以及多个与协调控制系统通信连接的检测平台;检测平台包括实时仿真器、FPGA网卡和数模转换模块,实时仿真器通过至少一块FPGA网卡与数模转换模块进行高速数据交互。有益效果为:具有系统构架分布式、仿真速度快、仿真规模大,数据交互延时低、通信抖动小、适用于多系统(调相机励磁系统及AVC控制系统)大规模联合测试等特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