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394460A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311589317.9
申请日:2023-11-22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分布式配电网电能质量调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分布式配电网及三相不平衡治理方法,本发明方法首先获取多个不平衡度;然后根据多个负载电流波形数据集以及多个出力电流波形数据集进行波形关联分析,获得多个关联向量;最后根据所述多个不平衡度以及所述多个关联向量,调整所述多个分布式电源的出力。本发明实施方式通过波形分析,确定分布式电源与负载之间的关联性,根据关联性将不平衡的补偿量汇总到各个分布式电源上,并根据汇总的结果进行补偿,由于关联性与分布式电源与负载之间的潮流关系正相关,因此,调整的针对性好,减少了分布式电源调整时抵消造成设备和电能的损耗。
-
公开(公告)号:CN117291445A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2311590683.6
申请日:2023-11-27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Q10/0637 , H02J3/00 , G06Q50/06
Abstract: 一种综合能源系统下基于状态转移的多目标预测方法,属于综合能源系统的数据预测技术领域,解决综合能源系统下多目标预测方法参数敏感性的问题,预测电力负荷和太阳能发电,缓解综合能源系统中电力需求供给的不匹配现象;本发明首先将输入数据经FPCA算法分解,提取数据的总体趋势并识别其主要的变化模式,然后计算所有预测特征之间的状态转移矩阵,判断预测目标之间是否存在相关信息;基于状态转移矩阵,分析各个状态变量对其余状态变量预测的影响程度;最后通过状态转移方程输出预测结果;提取综合能源系统中各个部分耦合特征的能力强、预测精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16466243A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310716112.6
申请日:2023-06-16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1R31/367 , G01R31/392 , G01R31/378 , G06F18/2415 , G06N3/0475 , G06N3/094 , G06N3/0464 , G06N3/047 , G06N3/048 , G06N3/08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生成对抗网络锂电池健康状态评估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构建生成对抗网络模型;将随机噪声和类别标签结合输入至生成器,生成器使用随机噪声生成伪样本,伪样本和对应的类别标签输入VS模块,对生成的伪样本进行筛选,经过VS模块处理的伪样本及其类别标签、真实样本及其类别标签结合输入至鉴别器中;构建生成对抗网络模型的损失函数,对生成对抗网络模型中生成器与鉴别器不断对抗优化训练;将实时采集的锂离子电池充放电曲线作为样本输入最优的生成对抗网络模型的生成器,最终输出锂电池健康状态评估结果;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在小样本电池充电数据下保证最大容量评估的评估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4498660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210076962.X
申请日:2022-01-24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布式小水电并网协调控制系统及方法,包括多个小水电分布区域,所述系统还包括调度层、协调控制层和设备层,所述调度层为调度服务器,所述协调控制层包括相对于每一区域的补偿协调控制器,所述设备层包括在每一区域分布的小水电发电机、光伏电源、储能电池、无功补偿器以及指令执行终端,每一区域配备有110kV变电站;所述调度服务器分别连接每一区域的补偿协调控制器,每一区域的所述补偿协调控制器连接每一区域的指令执行终端。本发明通过协同设备层与调度层,协调分布式电源、储能和无功补偿设备,实现分布式小水电并网的无功电压分层分级多源协调控制,解决小水电并网电压越限甚至崩溃的问题,提高系统安全及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518851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701699.4
申请日:2024-11-26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计及弹性备用的风、火、储系统调频能力计算方法及系统,将可中断负荷作为电网中弹性备用进行调频能力计算,包括:通过拉丁超立方采样取得场景,并通过场景消除技术取得合适数量的风力发电场景;建立综合考虑火电机组运行成本与可中断负荷成本之和最小为目标函数;建立计及火力发电、风力发电以及储能的负荷平衡约束、调频容量约束,计及火力发电的最小启停时间约束、出力上下限约束、爬坡约束,储能系统自身的约束以及可中断负荷约束;带入参数数据,在Matlab中运用Gurobi求解器求解火电机组和储能机组出力;依据机组出力结果计算系统调频能力。本发明能够在火力发电、风力发电以及储能系统机组出力下合理计算电网调频能力,这将有助于降低电网运行风险,保证系统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9360611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465507.4
申请日:2024-10-2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8G1/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区域电氢汽车耦合交通流优化调度方法及系统,涉及电力系统优化调度技术领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接收划定区域内的路网拓扑分布及综合补能设施分布,依据路网拓扑分布及综合补能设施分布得到电动汽车和氢动力汽车车辆用户的出行OD对;根据电动汽车和氢动力汽车的汽车特性,规划电动汽车和氢动力汽车的最低成本出行路径;依据电动汽车和氢动力汽车的最低成本出行路径,运用用户均衡算法对电动汽车和氢动力汽车车辆用户的出行OD对进行车流量划分,得到最优车流量分布。
-
公开(公告)号:CN119204695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688445.3
申请日:2024-11-25
Applicant: 南京理工大学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Q10/0635 , H02J3/02 , H02J3/06 , H02J3/38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交直流配电系统预想风险场景集构建与模式化应对方法,涉及电力系统稳态分析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遍历配电网络,接收所有可调节的有功资源信息和无功资源信息,并整理其运行特性;采用2n+1点估计法概率潮流与Cornish‑Fisher级数展开,采用基于DistFlow潮流方程的区间潮流算法,综合构建交直流配电系统运行风险评估指标。本发明包含节点电压与支路功率的越限概率与越限程度,考虑多维因素提出了构建交直流配电系统运行风险评估体系,评估结果更为准确,且本发明提出的应对方法,实现了交直流配电系统风险场景的快速有效应对,有效提升交直流配电系统安全运行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9151714A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1183065.4
申请日:2024-08-27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长沙理工大学
IPC: G06Q50/06 , G06F18/2431 , G06F18/25 , G06N5/04 , G06Q10/063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电网网架结构的线损水平评估方法,包括:S1、根据第一数据集进行网架结构分析得到第一指标集;第一数据集包括预设数量个电压等级下的电网网架结构;S2、根据第一指标集进行指标分类得到第二指标集和第三指标集;第二指标集包括对线损存在正向影响的指标;第三指标集包括对线损存在负向影响的指标;S3、根据第二指标集和第三指标集进行指标权重计算得到每个指标的主观权重和客观权重;将主观权重和客观权重进行融合得到每个指标的综合权重;S4、根据每个指标的综合权重结合改进的物元可拓模型计算得到评估结果;根据评估结果判断区域内线损水平是否满足预期,若满足则完成评估,若不满足则对区域内设备进行动态调整后进入S2。
-
公开(公告)号:CN119109061A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410996638.9
申请日:2024-07-24
Applicant: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张宇峰 , 陆震军 , 朱庆 , 张波 , 白云龙 , 张卫国 , 俞航 , 刘辉舟 , 郑红娟 , 王小明 , 赵文广 , 李杰 , 林慧婕 , 宋杰 , 刘永春 , 田中利 , 汪鑫奕 , 孙广明 , 余洋 , 方佳伟 , 童仁杰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双碳目标多场景服务的电力负荷管理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包括:根据目标电力系统的历史结构数据和历史运行数据,构建负荷有限元分析模型,并基于所述负荷有限元分析模型进行仿真实验;根据当前仿真实验结果,确定目标电力系统的当前负荷数据;根据目标电力系统的双碳目标、多场景服务信息以及所述当前负荷数据,确定负荷调控对象和结构优化对象;根据所述负荷调控对象和所述结构优化对象,对所述目标电力系统的电力负荷进行管理。本发明能够有效提高管理负荷的准确性,进而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757893B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411252785.1
申请日:2024-09-09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F24F11/88 , F24F11/89 , F24F11/64 , G06F18/23213 , G06F18/214 , G06F17/18 , F24F110/10 , F24F110/12
Abstract: 一种考虑用户热舒适度差异的空调负荷聚合方法,属于空调负荷聚合技术领域,解决如何准确和有效的挖掘每类空调用户的调度潜力的问题,建立计及室内空气温度与固体温度变化情况的空调负荷二阶ETP模型;建立综合考虑环境参数和人体参数的热舒适度区间模型;根据热舒适度区间模型中的人体参数,采用ISODATA聚类划分出不同热忍受能力特征的用户群体;基于热舒适度区间差异的空调负荷集群控制,以每类用户群体的热舒适阈值和室温容忍范围作为空调的启停约束;本发明以大量空调负荷用户的热忍受能力特征,建立了综合考虑用户热舒适度差异的空调负荷聚合模型,能够对聚合后的空调负荷进行优化控制,实现平抑可再生能源波动和削峰填谷的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