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217292A
公开(公告)日:2022-03-22
申请号:CN202111492710.7
申请日:2021-12-08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G01S7/48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激光雷达的扫描装置及其建模方法,所述一种基于激光雷达的扫描装置,包括:安装盖;所述安装盒设置于所述安装盖的底部,所述安装盒的正面设置有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包括往复电机,所述往复电机输出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丝杆,丝杆的顶端设置有安装块;两个所述固定块分别固定在安装盒正面一侧的顶部和底部,固定块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滑杆;所述清洁装置螺纹啮合于所述丝杆的表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激光雷达的扫描装置及其建模方法,通过往复电机输出轴转动带动丝杆转动,从而啮合清洁装置在安装盒正面表面上下移动,对激光器表面镜头进行擦拭,将表面灰尘擦拭干净,从而确保激光器发射的激光可以完整的读取目标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113938838A
公开(公告)日:2022-01-14
申请号:CN202111466699.7
申请日:2021-12-03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追踪定位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电力智能穿戴装置的追踪定位监控方法,包括节点分布模块对追踪定位节点进行分布,并将追踪定位节点标记在任务布局图中;追踪定位节点周期性发送扫描电磁波,当扫描电磁波扫过智能穿戴装置时,智能穿戴装置通过信号发射单元将位置信号发送至追踪定位节点;处理器通过信号收发单元接收追踪定位节点发送的位置信号;并与任务单元内的任务地点进行计算距离吻合值;到达任务处理时间时;若距离吻合值小于距离阈值,处理器发送正常工作信号至服务器;若距离吻合值大于等于距离阈值,处理器发送异常信号至控制器,提示单元对电力工作人员进行提示。
-
公开(公告)号:CN119514089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651414.0
申请日:2024-11-19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G06F30/18 , G06F30/20 , G06F113/16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偏压作用的电缆沟结构纵向内力及变形计算方法,运用在单侧行车,计算车轮通过地基土传递至沟道侧壁的水平向荷载Δσk,并采用温克尔假定计算沟道侧壁和底部的土体抗力;计算沟道结构的沟道截面的惯性矩I:根据水平向荷载Δσk、沟道侧壁和底部的土体抗力以及沟道截面的惯性矩I,采用弹性地基梁的方法,计算电缆沟的内力及其变形值;根据纯弯结构,按C型截面梁计算沟道的纵向配筋;本发明考虑了沟道单侧挤压对电缆沟纵向受力的影响,并提出了响应的荷载作用模型、荷载计算方法、基于弹性地基梁的纵向内力计算方法和变形计算方法、沟道纵向的配筋设计,保障了单侧受行车影响的电缆沟通道结构的长期稳定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8691795A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410753811.2
申请日:2024-06-12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G06V10/25 , G06V20/17 , G06V10/30 , G06V10/44 , G06V10/82 , G06N3/045 , G06N3/0464 , G06N3/084 , G06N3/126 , G06N5/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图像识别和深度学习技术的输电线路智能巡检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采用常规搭载高清摄像机的巡检无人机,基于预设巡检路径,进行输电线路初步巡检,获取输电线路图像数据;S2:基于对采集到的图像数据进行预处理;S3:采用异常点检测模型对输电线路设备进行自动识别和定位,检测出异常点;S4:基于异常点,利用联合分析方法,预测关联故障点,获取可能的关联故障点;S5:基于异常点和关联故障点,构建精细化巡检路径;S6:采基于精细化巡检路径进行巡检;S7:采用评估模型进行严重程度评估,生成输电线路设备的巡检报告。本发明实现对输电线路设备的自动化检测和分析,提高巡检效率和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189049B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111472053.X
申请日:2021-12-06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力电网数据采集系统。每个变电站均配制至少一个站点服务器,且变电站和站点服务器之间通过串行总线通讯;每个站点服务器均通过以太网与总控中心的总服务器连接;站点服务器接收与变电站的数据信息,并进行存储、备份和分析,并将分析结果发送至总服务器;总服务器用于接收各个站点服务器发送的变电站运行情况,并对区域内的变电站运行情况进行汇总,根据汇总的结果,将各个变电站运行情况发送至云可视化平台进行显示,总控中心的操作人员根据各个变电站运行况进行调度分配、维护监控。该采集系统极大地提高了电力电网运行状况监控的准确性、实时性、全面性,提高了电力电网的安全评估能力和预警准确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3938838B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111466699.7
申请日:2021-12-03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追踪定位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电力智能穿戴装置的追踪定位监控方法,包括节点分布模块对追踪定位节点进行分布,并将追踪定位节点标记在任务布局图中;追踪定位节点周期性发送扫描电磁波,当扫描电磁波扫过智能穿戴装置时,智能穿戴装置通过信号发射单元将位置信号发送至追踪定位节点;处理器通过信号收发单元接收追踪定位节点发送的位置信号;并与任务单元内的任务地点进行计算距离吻合值;到达任务处理时间时;若距离吻合值小于距离阈值,处理器发送正常工作信号至服务器;若距离吻合值大于等于距离阈值,处理器发送异常信号至控制器,提示单元对电力工作人员进行提示。
-
公开(公告)号:CN221422307U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322468724.6
申请日:2023-09-12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钢梁防火装置及钢梁,包括表面均匀涂布防火材料的中心板和第一翻折板;至少两个第一翻折板环绕中心板的边缘设置,第一翻折板具有与中心板垂直的第一翻折形态;处于第一翻折形态时,相邻的第一翻折板之间无缝拼接,所有第一翻折板组合成环形护壁;第一翻折板远离中心板的一侧上设有连接件;中心板和环形护壁共同用于罩盖钢梁上的螺栓群,连接件用于与钢梁可拆卸连接。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在钢梁的螺栓群上罩设由中心板和环形护壁组成的翻折式保护壳,第一翻折板上的连接件与钢梁可拆卸连接,便于安装的同时,可有效消除螺栓群表面防火涂料喷涂不均匀所带来的隐患,充分保障钢梁的使用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217974926U
公开(公告)日:2022-12-06
申请号:CN202221410937.2
申请日:2022-06-08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配式泄压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低碳可定点拆装的装配式泄压墙,包括立式设置于两侧的钢管柱,两根钢管柱之间经工字型梁、上槽型梁、下槽型梁实现连接,所述工字型梁的前后侧均可拆安装有对称的两个槽型钢槽,上槽型梁和下槽型梁的前后侧均可拆安装有对称的一个槽型钢槽,上下相邻两槽型钢槽的槽道之间安装有墙板。该泄压墙能够减少现场焊接的工作量,提高安装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218970230U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222854780.9
申请日:2022-10-28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用于变电站建筑结构的新型装配式韧性梁柱节点,包括箱型钢柱、悬臂钢梁、中间钢梁,悬臂钢梁一端与箱型钢柱固定连接、另一端与中间钢梁通过耳板连接件铰接,耳板连接件的上、下两侧设有连接在悬臂钢梁与中间钢梁之间的耗能组件,耳板连接件的前、后两侧设有连接在悬臂钢梁与中间钢梁之间复位组件。通过将地震损伤集中在耗能组件上,震后只需拆除损伤的耗能组件,并利用复位组件提供的弹性恢复力,便可实现梁柱节点的功能恢复;而箱型钢柱、悬臂钢梁的梁柱交界处等原先易发生损伤的部位只需少量地修复甚至不修复,大大降低了震后的修复成本,提升修复效率,在抗震设防高烈度区和低烈度区可分别提升短期和长期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218843147U
公开(公告)日:2023-04-11
申请号:CN202222855705.4
申请日:2022-10-28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强度螺栓连接的变电站模块化主变基础,包括混凝土垫层、预制钢混筏板和预制组合支墩,复数个预制钢混筏板呈矩阵分布在混凝土垫层,预制钢混筏板相互之间通过第一高强度螺栓连接;预制组合支墩数量为预制钢混筏板数量的一半,每个预制组合支墩分别与两个相邻的预制钢混筏板相对应,预制组合支墩位于预制钢混筏板上方,预制组合支墩与预制钢混筏板之间通过第二高强度螺栓相连接形成整体。采用分体式工厂预制,体积较小,减小运输成本的同时提升了运输的效率;同时实现了模块化安装,灵活适用于不同主变设备的需要,解决传统施工方式中现场湿作业工作量大的问题,减少施工工序,提升现场作业效率和施工质量,减少人工成本。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