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123221A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11550835.0
申请日:2021-12-17
Applicant: 宁波市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功优化方法及终端,结合电网实际运行的特点,以电网中损耗最小和无功补偿的成本最小以及电压不越界为目标,计算每一个节点进行补偿对网损的影响,寻找出投入补偿设备后对网损降低最大且补偿成本最小以及补偿后电压不越限的节点,并将这些节点作为待补偿节点,构建新的目标函数。利用求约束条件下极值的拉格朗日乘子法求带有约束条件的目标函数,求出最优解。最后验证补偿的容量是否在规定的范围内。若在该范围内则该最优解为最佳的补偿容量。若不在规定的范围内,则按照该范围所能补偿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去补偿。因此,能够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对电压进行合理约束,从而改善和提高电网的供电电能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2733215A
公开(公告)日:2021-04-30
申请号:CN202110058349.0
申请日:2021-01-15
Applicant: 宁波市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改进约束不规则三角网构建法的土方工程量计算方法,其包括:根据高程数据点生成无约束的Delaunay三角网;在无约束的Delaunay三角网中将工程区域边界作为约束插入;进行局部优化,生成约束不规则三角网;将地面高程完整投射在约束三角网区域上得到原始地形三角网模型;指定场平工程设计高程后,计算出每个三角网单元上的土方填挖量;累加工程区域内三角网土方量得到总的土方填挖量。优点是:本发明,可以避免由于地形高差起伏大导致的土方工程量计算误差大的问题,实现适用于浙东山地区域复杂地形地貌的土方工程量精确计算,有效减小土方量计算的误差,优化场平工程土方量计算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2488654A
公开(公告)日:2021-03-12
申请号:CN202011387431.X
申请日:2020-12-02
Applicant: 宁波市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物资设计一体化智能协同方法和装置,属于电力物资设计一体化智能协同方法和装置领域,将通用设计物资清册中所需物资,通过BIM模型中的几何、专业属性、可视化数据进行模型数据库构建,并用于常用的对象控制和操作,诸如:实时漫游、剖切、批注、测量、隐藏、隔离等等。在电气设备方面,可以要求电气设备供货商提供电气设备对应的BIM模型,并且在模型录入其相关信息,包括安装和维护手册、设备大样图、设备参数、维保手册等。此外,数据库需实现数据接口功能,以助于BIM模型可以关联外部数据,同时也可以允许外部系统获取和利用BIM模型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119510989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510081463.3
申请日:2025-01-20
Applicant: 宁波市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缆沟管控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缆沟运维状态监测方法及监测系统,本发明解决的问题:如何根据电缆设备本身的损耗状态对其工作环境的报警阈值进行修正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电缆沟运维状态监测方法,包括:将电缆沟划分为多个管控区域,将管控区域内的电缆设备根据损耗情况确定电缆设备的管控等级,将管控区域内的额定电流相同且管控等级相同的电缆设备记为关联电缆设备,根据关联系数计算关联电缆设备的电流安全范围,并根据维修记录对电流安全范围进行调整。
-
公开(公告)号:CN118281958B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410669339.4
申请日:2024-05-28
Applicant: 宁波永耀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宁波供电公司 , 宁波市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H02J3/46 , G06N20/00 , G06Q10/0631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源调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强化学习的分布式电源调度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该方法包括:将所有节点的状态信息作为全局状态;将当前时刻的全局状态减去上一个相邻时刻的全局状态以获取当前时刻的全局状态变化量,并输入上层强化学习模型以输出上层决策结果,进而定位待调节电源节点;对于待调节电源节点,将连接于待调节电源节点的所有节点的状态信息作为局部状态;计算当前时刻的局部状态变化量,并输入下层强化学习模型以输出下层决策结果,基于下层决策结果调节待调节电源节点的输出功率。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能够在实现供需平衡的同时保证配电网的稳定性,实现分布式电源的精准调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281958A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410669339.4
申请日:2024-05-28
Applicant: 宁波永耀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宁波供电公司 , 宁波市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H02J3/46 , G06N20/00 , G06Q10/0631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源调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强化学习的分布式电源调度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该方法包括:将所有节点的状态信息作为全局状态;将当前时刻的全局状态减去上一个相邻时刻的全局状态以获取当前时刻的全局状态变化量,并输入上层强化学习模型以输出上层决策结果,进而定位待调节电源节点;对于待调节电源节点,将连接于待调节电源节点的所有节点的状态信息作为局部状态;计算当前时刻的局部状态变化量,并输入下层强化学习模型以输出下层决策结果,基于下层决策结果调节待调节电源节点的输出功率。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能够在实现供需平衡的同时保证配电网的稳定性,实现分布式电源的精准调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243334A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410293294.5
申请日:2024-03-14
Applicant: 宁波市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风洞试验的山地固定光伏支架最小风荷载确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在风洞中安装山地地形模型和光伏板模型;S2、自由调节光伏面板的高度和倾角;S3、针对各种工况进行风洞试验,并进行数据处理,计算得到各工况下的光伏板风荷载;S4、将得到的数据作为粒子群‑梯度提升决策树模型的学习数据库,学习后预测光伏板最小风荷载对应的高度和倾角;S5、将预测的结果直接返回控制台,并自动调节到预测结果所对应的高度和倾角,并进行风洞试验;S6、判获得的光伏板风荷载是否为所作试验中的最小值。本发明实现了在有限工况下对山地光伏板最小风荷载的实时预测,可以实时地根据风洞试验的结果进行预测,大大提高了效率和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385862A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311189135.2
申请日:2023-09-14
Applicant: 宁波市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宁波供电公司 ,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建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制管桩与预制承台的连接结构,包括预制管桩和预制承台;预制管桩包括桩身,桩身的上端竖向插入有第一钢管,第一钢管的外壁固定连接有若干第一锚固件,第一锚固件预埋在桩身中,第一钢管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钢板,钢板的上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锚固件;预制承台包括第二钢管,第二钢管的内外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三锚固件和第四锚固件,第二钢管的外侧预制有和第二钢管适配的承台主体,第四锚固件预埋在承台主体内;施工时,钢板和第二锚固件位于第二钢管内,在第二钢管内浇筑混凝土,以将预制管桩和预制承台连接在一起。本发明提出一种预制管桩与预制承台的连接结构,工期短,施工质量方便控制,对环境的影响小。
-
公开(公告)号:CN117192427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001813.8
申请日:2023-08-09
Applicant: 宁波市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宁波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利用低频注入信号的配电网重合前无故障识别方法,包括:构建主动注入信号装置,设置延时,当配电线路发生相间故障三相重合闸跳闸时,主动注入信号装置在延时后向ABC三相同时施加低频电压扰动信号;采集待检测线路的线路侧的响应电压和响应电流,计算三相电阻计算值以及电感参数计算值;获取三相电阻实际值与电感参数实际值,判断故障状态,若为瞬时性故障,则判断执行时间是否达到循环判定时间,若是,则重合闸闭合,若否,则在循环判定间隔后重新判断故障类型,若为永久性故障,则重合闸闭锁。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利用电阻、电感计算值与实际值的差异进行相间故障状态的判别,不受非周期分量影响,可靠性高、动作速度快。
-
公开(公告)号:CN115659228B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211671057.5
申请日:2022-12-26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宁波供电公司 , 宁波市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18/24 , G06Q30/0207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户用电激励方法、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通过计算用电高峰时段与用电低谷时段的用电量的偏重比,根据偏重比拾取第二拟合权重和第三拟合权重,对用户的用电量进行拟合获得拟合用电量,通过拟合用电量夸大用电高峰时段的用电量的影响力,抑制用电低谷时段的用电量的影响力,引导用户减少在用电高峰时段用电,转而在用电低谷时段用电,采用与类别对应的评判标准,获得用户用电行为的优异度,据此筛选出最佳用户并进行公示,能够在该地域范围内的用户之间形成良性竞争意识,从而主动改变用户用电行为习惯,进而影响用户端的用电行为,用电总量自然会下降,在用电高峰时段的用电量也会转移至用电低谷时段。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