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光伏变流器构网控制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844115B

    公开(公告)日:2022-11-15

    申请号:CN202210765433.0

    申请日:2022-07-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光伏变流器构网控制方法及装置,采集光伏变流器当前时刻直流侧的光伏输入电压电流、交流侧输出电压电流和交流滤波器电流,建立光伏变流器的预测模型,计算下一采样时刻的光伏预测电压和交流预测电压;然后根据光伏出力状态和当前交流电压幅值确定光伏变流器运行模式以及下一采样时刻交流电压参考值;最后设计成本函数跟踪输出电压参考值,并在成本函数中加入惩罚函数用于舍弃不满足要求的开关状态。本发明可使光伏变流器在光伏出力充足时,独立构建交流电压,实现构网控制;当光伏出力不足无法满足负荷需求时,光伏变流器自适应调节输出电压幅值,同时稳定输出电压频率,并保持光伏最大功率输出。

    基于多时间尺度多智能体深度强化学习无功电压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363997B

    公开(公告)日:2022-06-14

    申请号:CN202110597000.4

    申请日:2021-05-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运行和优化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基于多时间尺度多智能体深度强化学习无功电压控制方法。本发明将光伏、风机和负荷中的有载调压分接头、电容器组和储能均定义为智能体,把基于强化学习的方法应用于无功优化问题中,允许控制器通过与类似系统的仿真模型交互来学习控制策略。将无功调节设备的动作变量与配电网环境进行交互,智能体最终能够实现对于外部环境的最优响应,从而获得最大的回报值。本发明用神经网络方法来分析和拟合智能体的战略函数和动作价值函数,训练过程不依赖于预测数据结果和精确的潮流建模;使用两个时间尺度的无功优化方法,可以使得网损更小、电压平抑效果更佳,对提升配网安全可靠性有更显著的效果。

    一种可动态配置的多核处理器容错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667450A

    公开(公告)日:2021-04-16

    申请号:CN202110017368.9

    申请日:2021-01-07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处理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动态配置的多核处理器容错系统,所述多核处理器为可重配置的三个处理器,该多核处理器容错系统通过三个处理器的配置静态配置为常规容错模式、可靠容错模式或性能模式,然后根据模式切换寄存器的模式切换命令使得多核处理器容错系统在常规容错模式、可靠容错模式性能模式之间相互切换,最后根据所要切换的模式对三个处理器进行相应的配置。本发明能够满足数字芯片针对性能和可靠性需求的不同应用,提高处理器冗余方式的灵活度和可配置性,达到资源可配置和高效率的要求。

    一种交流微网孤岛模式下的分散式储能SOC控制及整合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817326A

    公开(公告)日:2020-10-23

    申请号:CN202010563439.0

    申请日:2020-06-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气工程技术领域,旨在提供一种交流微网孤岛模式下的分散式储能SOC控制及整合方法。该方法包含外环控制和内环控制两部分。通过设计结合下垂控制的分散式控制方法可合理分配网内多个储能输出功率,控制过程无需中央控制器,在节约通信电缆成本的同时消除因通信延迟带来的不利影响,多个储能将共同支撑母线电压频率,实现多储能即插即用,实时切出功能。通过监控储能直流侧输出功率,可计算储能电荷状态SOC值实时变化,引入基于SOC变下垂控制的逆变频率偏移量,可实现多储能间SOC更快平衡,有效提高储能整体工作效率。通过整合储能在该控制方法下的SOC状态,搭建网区电压频率变化模型及电压幅值变化模型,可使储能合理调控网内其他微源输出的有功、无功功率。

    一种基于耦合评价指标的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210145A

    公开(公告)日:2020-05-29

    申请号:CN202010008148.5

    申请日:2020-01-05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领域中的稳定性分析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基于耦合评价指标的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分析方法。包括:针对电力系统状态建立空间模型,利用耦合评价指标和非线性解耦方法对空间模型进行解耦,将原高阶的非线性系统近似地转化为一系列解耦的一阶二次和二阶二次系统;然后再以低阶二次系统分析工具判断各状态变量的吸引域,通过状态变量的数值和所得出的吸引域的关系来反映电力系统的暂态稳定性。本发明根据耦合评价指标和线性部分的特征值,筛选不同的耦合对和孤立状态变量,用于指导系统解耦。能够获得可克服电力电子化电力系统的高维和非线性挑战,相比于传统的Lyapunov方法能显著降低结果的保守性进而更有效地指导参数设计的技术优势。

    主从控制模式下直流微电网的稳定性判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877309B

    公开(公告)日:2019-05-17

    申请号:CN201710005641.X

    申请日:2017-01-04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直流微电网技术中的稳定性分析技术,旨在提供一种主从控制模式下直流微电网的稳定性判定方法。包括:利用单元连接法对各电源、恒功率负载的功率模块进行戴维南/诺顿等效,得到相应的阻抗/导纳,并获得主电源的阻抗矩阵、从电源和恒功率负载的导纳矩阵;根据已知的各节点电阻性负载大小得到阻性负载导纳矩阵,根据节点间线缆参数得到系统节点导纳矩阵;将各矩阵带入稳定性判据并计算其极点;如果极点全部在左半平面,则系统稳定;如果有右半平面极点,则系统不稳定。本发明能兼容考虑系统节点间阻抗,对系统结构无特定要求,适用范围广。分析系统级稳定性时简化计算,可有效分析复杂直流微电网的稳定性。

    基于移动机器人的自动化流水线系统及运行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589449B

    公开(公告)日:2018-07-31

    申请号:CN201610163646.0

    申请日:2016-03-22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nventor: 彭勇刚 韦巍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90/02 Y02P90/04 Y02P90/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自动化流水线及自动控制技术,旨在提供种基于移动机器人的自动化流水线系统及运行控制方法。该系统包括流水线平台和依次设置的若干个工位、多台自驱动的移动机器人小车,以及流水线中控平台计算机和无线通讯系统;在流水线平台表面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条形的移动供电系统的电极;移动机器人小车配置了伺服驱动系统、机器人控制器和移动供电系统的电刷,机器人控制器由其内置的无线通讯模块经无线通讯系统与流水线中控平台计算机实现数据交换。本发明采用独立可自行驱动控制的移动机器人小车运送工件,消除了传统流水线上多工位之间的耦合,可实现灵活控制与工位配置,实现复杂的自动化加工工艺。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