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942559A
公开(公告)日:2020-11-17
申请号:CN202010713487.3
申请日:2020-07-22
发明人: 王苇 , 李邦明 , 劳星胜 , 林原胜 , 柯志武 , 张克龙 , 李勇 , 柯汉兵 , 魏志国 , 肖颀 , 王俊荣 , 庞杰 , 黄崇海 , 吴君 , 李少丹 , 马灿 , 戴春辉 , 代路 , 柳勇 , 赵振兴 , 苟金澜 , 李献领 , 陈朝旭 , 陶模 , 陈凯 , 郑伟 , 杨小虎
IPC分类号: B63H21/38
摘要: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提高自流冷却系统性能的方法、装置和控制单元,包括读取冷却能力系数和附加阻力系数与引水装置出口格栅角度的关系;输入冷却能力系数和附加阻力系数的权值并求和得到加权能力系数及其余引水装置出口格栅角度的关系;在加权能力系数最大时,获取所对应的引水装置出口格栅角度。本发明提供的提高自流冷却系统性能的方法,以加权能力系数最大时所对应的引水装置出口格栅角度为当前航速工况下自流冷却系统的最佳引水装置出口格栅角度,使自流冷却系统在当前航速工况获得最佳综合性能,而且通过在不同航速工况时调整引水装置出口格栅角度,有效解决了当前自流冷却系统完成设计后其性能难以与不同航速工况的需求相适应的缺点。
-
公开(公告)号:CN111554416A
公开(公告)日:2020-08-18
申请号:CN202010476311.0
申请日:2020-05-29
摘要: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深海核动力系统技术领域,提供一种热管堆余热排出系统。所述热管堆余热排出系统包括热管堆和换热器,所述热管堆的热管处于水平横卧状态,所述换热器包括外壳,所述热管贯穿插设于所述外壳,所述外壳包括内层壳体与外层壳体,所述外壳上下相对位置分别设置有出水口和进水口,所述出水口和所述进水口使所述内层壳体的内部与所述外层壳体的外部连通。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热管堆余热排出系统,在实现非能动地排出热管堆的余热的同时,相比于传统的反应堆余热排出系统,省去了专门的冷却器,简化了系统结构,减小了系统体积,节省了宝贵的舱内空间,能够适用于内部空间极为狭小的水下航行器。
-
公开(公告)号:CN212423435U
公开(公告)日:2021-01-29
申请号:CN202020922200.3
申请日:2020-05-27
IPC分类号: B63H21/38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动力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船舶乏汽的凝水增压与除氧集成装置及船舶动力系统,该凝水增压与除氧集成装置包括:热阱、汽轮驱动装置、凝水增压装置及加热除氧装置;汽轮驱动装置驱动连接凝水增压装置,凝水增压装置与加热除氧装置设置在热阱内;汽轮驱动装置用于基于通入的乏汽驱动凝水增压装置运行,使得热阱内的冷凝水以预设压力从其凝水出口输出;汽轮驱动装置输出的废汽用于通入至加热除氧装置;本实用新型基于对乏汽剩余能量的再次利用,在对热阱内冷凝水进行增压输出与加热除氧的同时,实现了装置布置结构的集成化,降低了对船舶内部空间的使用需求,提高了船舶动力系统对环境的适应性及运行的经济性。(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13511238U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申请号:CN202022299576.6
申请日:2020-10-15
发明人: 苟金澜 , 林原胜 , 王苇 , 陈凯 , 黄崇海 , 李勇 , 魏志国 , 吴君 , 柯志武 , 王俊荣 , 柯汉兵 , 肖颀 , 李邦明 , 庞杰 , 李少丹 , 代路 , 陈朝旭 , 张克龙 , 马灿
摘要: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宽高效区的一体化管道泵,包括:泵壳体,泵壳体内装有泵送系统;入口导叶体,入口导叶体安装于泵壳体内,并位于泵送系统的上游;旋转驱动单元,旋转驱动单元用于驱动入口导叶体上的各个入口导叶片的偏转角度,并通讯连接泵送系统;本实用新型通过旋转驱动单元与入口导叶体相结合以调节泵送系统上游流体的液流角,可使得泵送系统的泵叶轮的工作状态与其上游的液流角相匹配,并在各个工作流量下均具有良好的迎流特性,具备较高的工作效率,从而大幅度扩宽了管道泵的高效区,能够较好地适用于流量变化较大的应用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212431873U
公开(公告)日:2021-01-29
申请号:CN202020960424.3
申请日:2020-05-29
摘要: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海洋核动力系统技术领域,提供一种热管堆传热接口装置。所述热管堆传热接口装置包括基体,所述基体内分布有用于安插热管的安装孔,每一所述安装孔的周围分布有供冷却工质流通的贯穿所述基体的传热通道,所述传热通道为变截面通道。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热管堆传热接口装置,一方面通过在基体上设置用于安装热管的安装孔和供冷却工质流通的传热通道,使冷却工质通过基体与热管进行换热,相比于传统的热管换热器,避免了冷却工质对热管的直接冲刷造成的热管振动和腐蚀;另一方面通过设置变截面的传热通道,使冷却工质在传热通道的轴向沿程上保持最大传热能力和最小流动阻力,提高换热效率。(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12431872U
公开(公告)日:2021-01-29
申请号:CN202020958239.0
申请日:2020-05-29
IPC分类号: F28D15/02 , F28F21/08 , G21C15/02 , G21C15/2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海洋核动力系统技术领域,提供一种热管换热装置。所述热管换热装置包括换热体,换热体包括多层依次套接的基体,每层基体的内部分布有用于安插热管的安装孔,每一安装孔的周围分布有供冷却工质流通的贯穿基体的传热通道,传热通道的横截面积从换热体的最内层的基体到最外层的基体逐渐减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热管换热装置,通过换热体使冷却工质与热管进行换热,相比于传统的热管换热器,避免了冷却工质对热管的直接冲刷造成的热管的振动和腐蚀;通过设置从最内层的基体到最外层的基体横截面积逐渐减小的传热通道,使换热体温度分布均匀,避免了换热装置由于热应力不均造成的应力损伤。(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13511239U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申请号:CN202022299579.X
申请日:2020-10-15
发明人: 苟金澜 , 张克龙 , 刘新凯 , 林原胜 , 肖颀 , 魏志国 , 王苇 , 吴君 , 柯志武 , 柯汉兵 , 黄崇海 , 李勇 , 王俊荣 , 陈凯 , 李邦明 , 庞杰 , 赵振兴 , 陈朝旭 , 陶模
摘要: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轮缘支撑的一体化管道泵,包括:泵壳体,泵壳体内装有与其同轴布置的轮毂;泵叶轮,泵叶轮转动安装于轮毂上;旋转支撑,旋转支撑设置于泵叶轮的上游,旋转支撑的固定端连接泵壳体的内侧壁,旋转支撑的旋转端连接泵叶轮的轮缘;本实用新型通过旋转支撑来承受泵叶轮上较大的轴向推力,对泵叶轮提供可靠的旋转支撑作用,确保了泵叶轮运转的稳定性,可应用于高负载水力设计的应用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212694846U
公开(公告)日:2021-03-12
申请号:CN202020960108.6
申请日:2020-05-29
摘要: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深海核动力系统技术领域,提供一种热管堆余热排出系统。所述热管堆余热排出系统包括热管堆和换热器,所述热管堆的热管处于水平横卧状态,所述换热器包括外壳,所述热管贯穿插设于所述外壳,所述外壳包括内层壳体与外层壳体,所述外壳上下相对位置分别设置有出水口和进水口,所述出水口和所述进水口使所述内层壳体的内部与所述外层壳体的外部连通。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热管堆余热排出系统,在实现非能动地排出热管堆的余热的同时,相比于传统的反应堆余热排出系统,省去了专门的冷却器,简化了系统结构,减小了系统体积,节省了宝贵的舱内空间,能够适用于内部空间极为狭小的水下航行器。
-
公开(公告)号:CN212433054U
公开(公告)日:2021-01-29
申请号:CN202020939753.X
申请日:2020-05-28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却水管道安全装置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循环冷却水管路腐蚀损伤抑制装置,包括储液罐、腐蚀损伤检测机构和控制器,储液罐内填充有长链聚合物溶液,储液罐通过加注管路连接于循环冷却水管路,加注管路上安装有电动阀;腐蚀损伤检测机构包括腐蚀损伤传感器和信号处理器,腐蚀损伤传感器安装于循环冷却水管路,信号处理器电连接于腐蚀损伤传感器;信号处理器和电动阀均电连接于控制器。该循环冷却水管路腐蚀损伤抑制装置可以实现对循环冷却水管路腐蚀损伤的抑制处理,达到提高循环冷却水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的目的。(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12430476U
公开(公告)日:2021-01-29
申请号:CN202020943879.4
申请日:2020-05-28
IPC分类号: F17D5/02 , F17D5/06 , F17D3/12 , F16L58/00 , G01N29/04 , G01N21/88 , G01B11/00 , G01F1/00 , C09K3/00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水管道安全装置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海水管路裂纹扩展应急处理装置,包括储液罐、裂纹检测机构和控制器,储液罐内填充有长链聚合物溶液,储液罐通过加注管路连接于海水管路,加注管路上安装有电动阀;裂纹检测机构包括裂纹传感器和信号处理器,裂纹传感器安装于海水管路,信号处理器电连接于裂纹传感器;信号处理器和电动阀均电连接于控制器。该海水管路裂纹扩展应急处理装置可以实现对高压海水管路裂纹扩展速率的应急控制,达到提高高压海水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的目的。(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