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共享工作面的煤铝联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901170A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2110117841.0

    申请日:2021-01-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共享工作面的煤铝联采方法,适应于坚硬煤层顶板条件下,薄煤层在上、铝土矿层在下的共生地层。在设计区段的下部开设有区段运输平巷,在设计区段的上部开设有区段轨道平巷,通过共享工作面进行煤炭和铝矿石的分采、分送;在共享工作面的前端,布置开采上层薄煤层的采煤工作面,在其后端布置开采下层铝矿石的采铝工作面,同时,在两个工作面中分别布置运煤刮板运输机、运铝刮板运输机,将煤炭和铝矿石分别运送至区段运输平巷内各自的煤炭转载机和铝矿石转载机上,分别运至运煤上山和运铝上山并向外运出。采用该方法,可省掉分别开采煤炭和铝矿石时的一套区段巷道系统,节省投资及减少巷道工程量。

    一种截能式矿井爆炸波消减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671027B

    公开(公告)日:2020-09-08

    申请号:CN201910922404.9

    申请日:2019-09-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截能式矿井爆炸波消减装置,包括隔爆系统和辅助闭门系统,隔爆系统包括门框、隔爆门、支撑栅以及虚门,门框安装在盲巷的入口处,隔爆门与门框通过铰链连接固定,支撑栅按竖向布置于门框内、且与门框固定连接,隔爆门位于支撑栅的前端,虚门位于支撑栅的后端且固定在门框上,辅助闭门系统包括限位柱、旋转框架、迎波门、钢丝绳和滑轮组,限位柱为两个分别位于隔爆门的两侧,旋转框架穿套在限位柱上,迎波门为两组对称布置于盲巷的尽头,迎波门的外端和旋转框架之间使用钢丝绳连接构成联动机构,钢丝绳上设置有滑轮组,滑轮组固定在巷道的壁面上;本发明可将部分爆炸波能量暂时截留和封存在盲巷空间内,以降低爆炸波的冲击危害。

    深井软煤岩棱状钻具钻进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538115B

    公开(公告)日:2020-04-07

    申请号:CN201811387089.6

    申请日:2018-11-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井软煤岩棱状钻具钻进方法,属于钻探工程领域。本发明是为了解决棱状钻具应用于软煤岩钻进钻孔易偏斜、钻孔深度浅、钻孔事故多等技术问题。基于钻孔变形特征设计前端棱状钻杆结构,能够预防钻屑在钻孔孔底堆积;基于后段钻孔变形量确定后端棱状钻杆外径,使变形后钻孔的直径与钻杆外径大小接近,有效降低了钻杆的扰动,有利于减小钻孔弯曲;依据钻探介质确定钻进速度νd、钻杆旋转速度νr,使钻屑量与钻进速度相适应,有利于提高排渣效率,预防钻孔堵塞。本发明实现了“钻机‑棱状钻杆‑钻头‑排渣动力”的合理匹配,能够有效提升棱状钻杆应用于软煤岩的钻探效果。

    深井软煤岩螺旋钻进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138834B

    公开(公告)日:2020-04-07

    申请号:CN201811387088.1

    申请日:2018-11-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井软煤岩螺旋钻进方法,根据钻头直径、钻孔变形量确定前端螺旋钻杆和后端螺旋钻杆的结构,前端螺旋钻杆的外径由大端到小端呈不断缩小的锥形结构;根据后段钻孔变形量确定后端螺旋钻杆外径。钻进过程中,前段钻孔由钻孔前端面向外呈锥形变化趋势,由于设计了与钻孔前段变形特征相匹配的前端螺旋钻杆,克服了常规等径钻杆在前段钻孔锥形空间内钻屑容易堆积堵塞的难题;考虑后段钻孔变形量设计后端螺旋钻杆外径,避免了过高螺旋叶片切削钻孔周围煤岩体或过低螺旋叶片排渣效率低的问题。本发明设计新颖,建立了深井软煤岩螺旋钻进工艺体系,可有效改善螺旋钻具应用于软煤岩的钻探效果。

    含瓦斯煤层钻进钻头温度检测系统及其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792432A

    公开(公告)日:2020-02-14

    申请号:CN201910793063.X

    申请日:2019-08-27

    Abstract: 含瓦斯煤层钻进钻头温度检测系统及其检测方法,包括信号接收装置、通信钻杆、探测钻头,信号接收装置与通信钻杆连接,用于检测钻进过程中探测钻头的温度数据;通信钻杆与探测钻头连接,用于传输探测钻头检测的温度数据;探测钻头内置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探测钻头温度。本发明实现了对钻头温度进行实时检测,同时,还可探究钻进深度、旋转速度、钻进速度对钻头温度的影响规律,有利于实现安全钻进。

    一种穿层钻孔封孔装置及封孔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043220A

    公开(公告)日:2019-07-23

    申请号:CN201910413143.8

    申请日:2019-05-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穿层钻孔封孔装置,包括第一双层囊袋、第二双层囊袋、注浆管、导浆管、帷幕管、帷幕管固定布套、帷幕管末端固定布套、扎绳、扎绳布套、孔口塞、单向阀、爆破单向阀及堵头,其中第一双层囊袋、第二双层囊袋均包覆在封孔管外,帷幕管末端位于第二双层囊袋外,注浆管通过固定装置分别与第一双层囊袋、第二双层囊袋的外表面相互连接;其封孔方法包括:插入封孔装置,封孔注浆及帷幕注浆等三个步骤。本发明可以提高穿层钻孔封孔的科学性及针对性,并可在巷道及钻场的围岩中形成连续的帷幕结构,从而改善瓦斯抽采钻孔的密封质量。

    仿生卸压耐磨锥形截齿及截割煤岩工艺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677776B

    公开(公告)日:2019-06-07

    申请号:CN201710056400.8

    申请日:2017-01-25

    Abstract: 仿生卸压耐磨锥形截齿,包括仿生齿体、仿生硬质合金头,仿生硬质合金头安装在仿生齿体上,仿生齿体由齿柄、仿生齿头组成,仿生齿体、仿生硬质合金头的表面设置仿生凸形或仿生凹形结构。根据施工地点煤岩坚固性系数确定截割煤岩工艺设计方法,包括仿生卸压耐磨锥形截齿结构和采掘机械装备截齿安装角度。本发明通过在锥形截齿表面设计仿生结构,从而有效降低采掘机械截齿截割煤岩阻力,提高截齿的耐磨性,延长截齿的使用寿命。

    强化软煤岩强度分层切削钻进方法及钻具

    公开(公告)号:CN108278079B

    公开(公告)日:2019-04-16

    申请号:CN201810021040.2

    申请日:2018-0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强化软煤岩强度分层切削钻进方法及钻具,基于煤岩坚固性系数f确定钻孔强化比dq,基于煤岩坚固性系数f、瓦斯压力p确定煤岩钻头切削层数N、切削层厚H、切削轴距L,并确定强化软煤岩强度分层切削钻具的结构设计形式。强化软煤岩强度分层切削钻具,包括煤岩强化钻头、旋转密封接头、煤岩钻头、钻头接头、钻杆。本发明针对软煤岩钻进技术难题,考虑煤层地质条件,发明了强化软煤岩强度分层切削钻进方法及钻具,应用强化软煤岩强度分层切削钻具施工钻孔,实现软煤岩前段强化、后段切削钻进的协同钻进工艺方案,可有效减少塌孔、喷孔等钻孔动力现象对对钻孔施工的影响,有利于改善软弱煤岩地层的钻进效果。

    一种坚硬顶板条件下的薄煤层走向条带充填开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246264B

    公开(公告)日:2019-01-22

    申请号:CN201710041129.0

    申请日:2017-01-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坚硬顶板条件下的薄煤层走向条带充填开采方法,通过间隔条带卧底矸石充填技术,将卧底开采条带的卧底矸石直接充填到煤层开采条带的回采空间里,从而实现井下矸石的零排放,在本技术领域具有广泛的实用性。该方法工艺简单、方便施工,工人易掌握,以运输、工作条带的卧底矸石作为采煤条带的空间充填材料,既拓展了运输、工作条带的高度空间,又减少了卧底矸石的运输环节,提高了工作效率,实现了向外矸石的零排放,提高了矿井开采的综合效益;且在开采过程中无残留煤柱,提高了资源回收率。

    深井软煤岩螺旋钻进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138834A

    公开(公告)日:2019-01-04

    申请号:CN201811387088.1

    申请日:2018-11-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井软煤岩螺旋钻进方法,根据钻头直径、钻孔变形量确定前端螺旋钻杆和后端螺旋钻杆的结构,前端螺旋钻杆的外径由大端到小端呈不断缩小的锥形结构;根据后段钻孔变形量确定后端螺旋钻杆外径。钻进过程中,前段钻孔由钻孔前端面向外呈锥形变化趋势,由于设计了与钻孔前段变形特征相匹配的前端螺旋钻杆,克服了常规等径钻杆在前段钻孔锥形空间内钻屑容易堆积堵塞的难题;考虑后段钻孔变形量设计后端螺旋钻杆外径,避免了过高螺旋叶片切削钻孔周围煤岩体或过低螺旋叶片排渣效率低的问题。本发明设计新颖,建立了深井软煤岩螺旋钻进工艺体系,可有效改善螺旋钻具应用于软煤岩的钻探效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