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强化污泥水解的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快速启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739178A

    公开(公告)日:2014-04-23

    申请号:CN201310728725.8

    申请日:2013-12-26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强化污泥水解的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快速启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先对接种污泥进行高基质浓度预处理,以加快异养菌的饥饿死亡,再用于接种反应器,继而对反应器采取高基质浓度、低水力停留时间、高液体表面上升流速以及pH调控等策略,快速淘汰异养菌,提高污泥中厌氧氨氧化菌的密度,最终实现厌氧氨氧化反应器的快速启动。本发明可在短时间内显著降低污泥中的异养型细菌数量,增加厌氧氨氧化菌的密度,经32d启动,即可观测到反应器明显、连续的厌氧氨氧化现象。

    一种含铊重金属废水深度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693819A

    公开(公告)日:2014-04-02

    申请号:CN201410001046.5

    申请日:2014-01-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一种含铊重金属废水深度处理的方法,该方法包括:(1)对含铊重金属废水进行预处理,预处理方法主要为用碱调节废水pH值至9.5~11.5,按化学脱铊剂与铊质量比为0.5~1.5:1加入化学脱铊剂;(2)步骤(1)反应15~30min后按生物脱铊剂与废水质量比50~500g/m3加药,混合反应15~30min;(3)步骤(2)所得溶液加入液碱调节pH值11.0~11.5,反应10~20min,再加入5~50g/m3的絮凝剂,反应10~20min,通过斜板沉淀或板框压滤进行固液分离,静置1~2小时后,上清液排放或回用。本发明所述含铊重金属废水的处理方法工艺简单、无二次污染、处理效率高、运行稳定、成本低廉,具有很高的实用性。

    一种用于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化学淋洗修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500612B

    公开(公告)日:2013-06-05

    申请号:CN201110334587.6

    申请日:2011-10-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化学淋洗修复方法,利用Na2EDTA溶液淋洗重金属污染土壤,有效去除土壤中有效态镉和铅,并利用Na2S·9H2O来沉淀滤液中的重金属,使Na2EDTA重新得到释放,从而达到Na2EDTA溶液的多次循环利用,回收后的Na2EDTA溶液淋洗重金属污染土壤,污染土壤中有效态Cd的去除率达到81.6-81.8%,有效态Pb的去除率达到55.9-60.1%。该发明克服了现有的Na2EDTA溶液淋洗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方法药剂成本大,产生的滤液较多,后续处理比较麻烦的难题。同时具有工艺简单、见效快、淋洗剂可重复利用、重金属能够得到有效消除的优点。

    一种聚间苯二胺纳米粒子合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634015A

    公开(公告)日:2012-08-15

    申请号:CN201210137091.4

    申请日:2012-05-04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间苯二胺纳米粒子的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二价铜化合物溶于水溶液中得溶液1,将间苯二胺单体溶于水溶液中得溶液2,将过硫酸盐溶于水溶液中得溶液3,将溶液1加入至溶液2中,其后,逐滴加入溶液3,加完溶液并充分反应后,将产物分离出来,即得聚间苯二胺纳米粒子。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可高效制备纳米级聚间苯二胺,方法经济有效、操作简单,且产率有较大幅度的提升。

    一种铬渣堆场污染土壤生化回灌修复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829674A

    公开(公告)日:2010-09-15

    申请号:CN201010176068.7

    申请日:2010-05-19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铬渣堆场污染土壤生化回灌修复方法及装置。包括装有待处理土壤的土壤处理槽、中间池、生化池和培菌池,各部分由水管连接,铬污染土壤经破碎过2cm筛、装入土壤处理槽筑堆,土堆高度小于0.8m,用Cr(VI)还原菌(Pannonibacter?phragmitetus?BB)培养液喷淋土壤,喷淋强度为0.008-0.015m3/h.m2。从土壤槽底部收集淋滤液到中间池,中间池的菌液用耐碱泵抽入生化池,生化池菌液重新循环喷淋土壤。如此循环喷淋5-7天,直至土壤淋滤液中没有Cr(VI)为止。采用本发明修复铬渣堆场污染土壤,土壤中水溶性Cr(VI)的去除率达到99%,修复后土壤中Cr(VI)的浸出毒性浓度低于0.5mg/L,达到《铬渣污染治理环境技术规范》(HJ/T301-2007)中用作路基材料和混凝土骨料的标准限值。同时,该发明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无二次污染、能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等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