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小流域非线性产汇流时空变源机理的表征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822196A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0762950.7

    申请日:2023-06-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小流域非线性产汇流时空变源机理的表征方法,涉及水文模拟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采集径流小区降雨径流过程数据进行分析,获取影响径流变化的影响因素,通过对土壤下渗能力随时间变化关系、土壤对降雨的最大响应深度和产流时间,以及径流小区的地表下渗、径流及土壤含水量变化,进行模拟分析,获取小流域产流机制与地貌特征的时空对应关系,并通过分析土壤基质吸力与土壤含水量的变化关系,考虑瞬时入渗率与雨强、土壤含水量与储水能力相结合的机制,对小流域非线性产汇流的时空变源机理进行表征;本发明实现了对于小流域非线性产汇流时空边缘机理的表征,为小流域非线性产汇流的后续计算提供了技术依据。

    一种山洪灾害风险动态预警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423157B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210977802.2

    申请日:2022-08-15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山洪灾害风险动态预警方法及装置,用于延长山洪灾害预警的预见期及提高山洪灾害预警的准确性。本申请方法包括:将预警区域均匀划分为若干网格,并获取每个网格的风险因子及风险等级;根据风险因子确定实时土壤含水量;根据实时土壤含水量确定网格土壤下渗能力;根据风险因子确定致灾因子及致灾因子对应的致灾权重;根据致灾因子及致灾权重确定风险指数;根据风险指数确定不同预警时段及不同风险等级的网格基准指标;根据网格土壤下渗能力及网格基准指标确定风险预警指标;获取数值预报降雨插值,并根据数值预报降雨插值统计不同预警时段的最大降雨量;比较最大降雨量及风险预警指标,确定每个网格在不同预警时段的风险预警等级。

    一种穿堤无压涵管接触渗流破坏的可视化试验装置与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697673B

    公开(公告)日:2021-09-17

    申请号:CN202011472047.X

    申请日:2020-12-14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穿堤无压涵管接触渗流破坏的可视化试验装置与方法,属于堤防渗流破坏模拟的技术领域,其包括试验箱、上游水头调节模块、下游流量采集模块和下游出砂量采集模块,试验箱上开设有进水口,试验箱的进水口连接有进水管,进水管的另一端与上游水头调节模块连接;试验箱内靠近进水口的位置设置渗滤组件;试验箱内固定有与试验箱的侧壁紧贴的涵管,涵管远离渗滤组件的一端穿过试验箱的侧壁伸出到试验箱外部,涵管开设有渗流孔;试验箱的侧板和上盖板以及涵管均透明。本申请能够对穿堤无压涵管破损后堤坝的渗流破坏发展过程进行模拟,并能够实时观测堤防土体变形情况和涵管内部水流输砂运动情况。

    一种穿堤有压涵管接触冲刷破坏模拟装置及其模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986536A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申请号:CN202110197193.4

    申请日:2021-02-22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穿堤有压涵管接触冲刷破坏模拟装置及其模拟方法,属于堤防渗流破坏模拟的技术领域,包括砂槽箱和水头提升系统,箱体利用滤板组件和挡板分隔为上游水室、下游水室以及装填室;箱体上位于装填室的位置固定有沿箱体长度方向的涵管,涵管长度方向的一端穿过开设在挡板上与涵管匹配的预留孔伸入到下游水室内,挡板的预留孔周围开设有若干排砂孔;涵管上开设有若干渗流孔,涵管长度方向的两端封闭;涵管与上游水室均与水头提升系统连接;砂槽箱和涵管均透明设置。本申请利用小型砂槽箱模拟自然状态下堤防中的有压涵管破损后管内水体对周围土体的破坏情况,能够实时观测土体的变形变化过程,对研究有压涵管渗流破坏的机理提供资料支持。

    一种基于PCA-Kmeans的可见光遥感影像变化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560740A

    公开(公告)日:2021-03-26

    申请号:CN202011537557.0

    申请日:2020-12-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PCA‑Kmeans的可见光遥感影像变化检测方法。本方法输入同一地区不同时相的两幅遥感影像,获取两时相遥感影像灰度图,利用作差法获取遥感影像差值图,基于PCA算法对差值图进行降维获得特征空间向量,基于K‑Means算法对特征向量空间进行分类获得变化检测结果,基于边缘检测算法对变化检测结果进行轮廓检测获得边界框,最后基于NMS算法对检测出的变化区域边界框进行过滤和合并。本发明可以分别得到不同类型地物的变化检测图像,具有较广泛的适用范围和较高的检测精度,可应用于不同时相遥感图像变化检测、地震前后地物变化检测、洪水前后地物变化检测等动态监测的技术领域。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河流表面流速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149597A

    公开(公告)日:2020-12-29

    申请号:CN202011049364.0

    申请日:2020-09-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河流表面流速检测方法,包括步骤:S1、获取带有训练结果标签的河流表面的图像数据;S2、对数据进行预处理,生成训练集和验证集;S3、利用卷积神经网络搭建河流表面流速图像分类神经网络:S4、对河流表面流速图像分类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及测试;S5、利用计算机视觉算法检测单张河流表面的流速。本发明构建的河流表面流速图像分类神经网络具有高检测精度,只需要使用摄像头拍摄下当时河流表面的图片,利用流速检测模型对图片进行分类,与该图片相同概率最高的类别图片的流速,即为此时河流的表面流速。

    基于时空变源混合产流理论的洪水预报模型构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278562A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410289148.5

    申请日:2024-03-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时空变源混合产流理论的洪水预报模型构建方法,属于水文领域。包括以下步骤:输入气象数据和网格数据;通过气象插值和降水矫正,并通过蒸发、截留、填洼、蒸发、下渗和变源混合产流过程,得到超渗地表径流、蓄满径流/优先流、壤中流和基流;通过湖泊水库汇流、坡面汇流和河道汇流过程,最终得到流域出口的总径流过程。时空变源混合产流模型根据每个计算时段内所计算的水文响应单元含水量和累计下渗量,计算超渗与蓄满产流的面积变化(蓄满产流机制),并同时判别雨强与下垫面入渗能力的关系,实现超渗/蓄满产流在每个地貌水文响应单元时空转化。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