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叶丝微波干燥设备
    71.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1005012Y

    公开(公告)日:2008-01-16

    申请号:CN200720089706.5

    申请日:2007-03-16

    Abstract: 一种叶丝微波干燥设备,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定量喂料装置(1)、输送装置(2)、增温增湿装置(3)、微波装置(4)和真空去湿装置(5);其中:定料喂料装置(1)出料端通过输送装置(2)与增温增湿装置(3)进料端相连,增温增湿装置(3)出料端通过另一输送装置(2)与微波装置(4)进料箱体(4-1)相连接,微波装置(4)的出料端通过真空去湿装置(5)的进料气锁(5-3)与真空去湿装置(5)相连。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不仅可进一步提高叶丝的填充能力,提高卷烟的卷制质量,并可在叶丝感官质量不降低的条件下,烟草特有亚硝胺NNN、NAT、NAB、NNK含量低于滚筒烘丝机和气流干燥设备(HXD)干燥叶丝,有一定的减害效果,且其能耗仅是气流干燥设备(HXD)干燥加工成本的一半左右。

    一种带疏通功能的烟梗筛分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1802345U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2020258737.4

    申请日:2020-03-05

    Abstract: 一种带疏通功能的烟梗筛分装置,包括安装在振槽上的平面筛网,其特征在于:在平面筛网两侧安装有滑动导轨,沿平面筛网网面设置有横跨网面的切刀,切刀两侧通过刀座相应设置在筛网两侧的滑动导轨上,且两个刀座分别与两气缸的活塞杆连接,气缸通过驱动两刀座沿滑动导轨前后往复运动进而带动切刀对网面上挂网的烟梗进行切断。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的最大优点在于,可在振槽和筛网运行过程中实时对挂网的带“梗拐”、“梗拐”的烟梗进行切割处理、实现不停机有效疏通,保证筛网可以持续高效运行,且疏通过程定时自动完成,可减少人为参与,避免安全风险。

    一种小批量烟丝样品分散喂料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2807922U

    公开(公告)日:2013-03-20

    申请号:CN201220442765.7

    申请日:2012-09-03

    Abstract: 一种小批量烟丝样品分散喂料装置,包括料斗及出料口,其特征在于:在料斗下方通过一贯穿料斗中心的转轴吊装一撒料盘,且撒料盘相对料斗出料口的距离上下可调,转轴上端由轴承座支承固定并通过传动机构与电机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该布料装置撒料盘驱动系统和传动系统结构紧凑,体积较小,可以安装在料斗的内部而不影响进料。对于传统的料斗直接可以在原装置基础上进行改装,不受原装置安装空间的限制。离心进料原理保证物料得到充分的分散,撒料盘可以进行360°旋转充分保证布料的均匀性。本装置还具有能耗小、造价低、噪音弱以及喂料量控制精确、灵敏等特点。

    叶丝加料装置
    7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1393538Y

    公开(公告)日:2010-02-03

    申请号:CN200920090173.1

    申请日:2009-05-12

    Abstract: 一种叶丝加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加料箱体和箱体支架,加料箱体顶部设有一进料罩,进料罩上部侧面开设有与进料振筛连接的进料口,进料罩顶端设有排潮口,进料罩下部侧壁上设置有蒸汽喷入口,在进料罩下方中心位置设有分料板,在位于分料板下方的加料腔中设置有一对由动力机构驱动的反滚式抛料辊,在位于抛料辊下方位置以及加料腔两侧壁设置有料液喷嘴,导料板分别设置在抛料辊下方以及加料腔两侧壁上,且导料板的水平位置均高于料液喷嘴的位置,加料腔下方设有抄板式混合机,混合机上设有出料口。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特别适用叶丝加料的工艺要求,可以大大提高料液的加料的均匀性和有效性,同时减少叶丝缠绕、结团等。

    一种烟草气流干燥设备
    7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1207913Y

    公开(公告)日:2009-03-18

    申请号:CN200820147872.0

    申请日:2008-07-08

    Abstract: 一种烟草气流干燥设备,它包括以立式设置的方式安放在机架上的矩环形结构的干燥管,设置在组成干燥管的右侧立管(8)间的换热器(7)、依次设置在换热器上方管路上的蒸汽入口(6)和与管腔相连通的风机(4),以及设置在组成干燥管的上横管(9)间的落料器(2),和设置在组成干燥管的左侧立管(10)与干燥管下横管(11)弯折处的叶丝进口(1),其特征在于:所述组成干燥管的左侧立管(10)部分是由其管径由小变大、再由大变小的三段变径管构成。本实用新型可使气流与物料之间接触面积、次数及时间明显提高,传热传质效率得到提高,无论是能源消耗还是加工质量均可得到明显改善。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