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360415B
公开(公告)日:2021-11-19
申请号:CN202011248201.5
申请日:2020-11-1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IPC: E21B43/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旋转式压力脉冲转换器以及水力压裂注液装置,旋转式压力脉冲转换器安装于水力压裂注液装置的注液管线内部。旋转式压力脉冲转换器包括内螺旋转子和外环套,内螺旋转子可转动地安装于外环套内部;内螺旋转子沿周向对称设置有两个螺旋扇面体,两个螺旋扇面体之间的间隙构成螺旋流道;外环套的其中一端为进液开口、另一端设置有节流挡板,节流挡板上沿周向对称开设有导流孔系,导流孔系的总开孔面积大于两个螺旋扇面体的扇形总面积。该旋转式压力脉冲转换器能够将连续性泵注转换成低频次的交变循环脉动泵注,使致密储层岩石处于循环应力加载状态,从而更有利于形成复杂裂缝网络,大幅度提高油气增产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2983540A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申请号:CN202110281260.0
申请日:2021-03-1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隧道变形监测点的施工方法及保护工装,属于隧道工程监控测量技术领域,具体方法如下:在钢架安装完成后,在钢架上确定观测部位,将监测点安装于观测部位上,监测点包括本体和粘贴于本体上的反光贴,本体为圆形或方形除锈钢片;对监测点观测并记录初始度数后,使用遮挡物包裹反光贴;在喷射混凝土之前,将保护工装与监测点周围的钢架连接,监测点置于保护工装内;在喷射混凝土后且混凝土未硬化前,拆除保护工装,拆除遮挡物;其中,保护工装为一端开口的罩体,且开口端设置有卡口,罩体通过卡口与钢架的翼缘板卡接。本发明监测点的本体焊接在钢架上,坚固牢靠,通过保护工装和遮挡物双重措施保护监测点,避免监测点被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12648017A
公开(公告)日:2021-04-13
申请号:CN202011584280.7
申请日:2020-12-2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用于模拟隧道严重偏压大变形的数值方法,涉及隧道施工模拟领域,建立荷载结构平面计算模型和混凝土层塑性损伤本构模型,以非线性弹簧模拟,定义不同的拉压应力变形特性和不同接触区域的非线性接触属性,能够较真实的反映支护结构和围岩的相互作用,分析隧道荷载结构受围岩偏压应力后的变形和应力响应,为揭示隧道施工后支护结构的偏压变形破坏机理提供分析手段。
-
公开(公告)号:CN112627846A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申请号:CN202011582276.7
申请日:2020-12-2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软岩大变形隧/巷道的复合支护体系及方法,其技术方案为:包括从外到内依次设置的工字钢钢拱架、U型钢钢拱架、设定厚度的聚氨酯缓冲层和二衬,或者包括从外到内依次设置的工字钢钢拱架、泡沫铝或泡沫混凝土缓冲层、U型钢钢拱架、聚氨酯缓冲层和二衬;以形成软硬结合的封闭支护结构。本发明通过工字钢、U型钢和缓冲层形成软硬结合的封闭支护结构,能够适应不同变形条件的支护。
-
公开(公告)号:CN112360415A
公开(公告)日:2021-02-12
申请号:CN202011248201.5
申请日:2020-11-1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IPC: E21B43/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旋转式压力脉冲转换器以及水力压裂注液装置,旋转式压力脉冲转换器安装于水力压裂注液装置的注液管线内部。旋转式压力脉冲转换器包括内螺旋转子和外环套,内螺旋转子可转动地安装于外环套内部;内螺旋转子沿周向对称设置有两个螺旋扇面体,两个螺旋扇面体之间的间隙构成螺旋流道;外环套的其中一端为进液开口、另一端设置有节流挡板,节流挡板上沿周向对称开设有导流孔系,导流孔系的总开孔面积大于两个螺旋扇面体的扇形总面积。该旋转式压力脉冲转换器能够将连续性泵注转换成低频次的交变循环脉动泵注,使致密储层岩石处于循环应力加载状态,从而更有利于形成复杂裂缝网络,大幅度提高油气增产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0806422B
公开(公告)日:2020-12-01
申请号:CN201911140750.8
申请日:2019-11-2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融冻岩石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冻融循环条件下岩石中未冻水含量的获取方法,包括:制备岩石柱样,而后通过地层水饱和所述岩石柱样;对饱和地层水的所述岩石柱样进行核磁共振测试得到T2谱曲线;将所述T2谱曲线转换成核磁孔喉分布曲线f(r);将所述核磁孔喉分布曲线f(r)带入到积分公式分别得到融化时和冻结时未冻结水含量与温度的关系曲线。本发明提供的冻融循环条件下岩石中未冻水含量的获取方法能够实现高精度,高可靠性,简便获取未冻水含量。
-
公开(公告)号:CN111914453A
公开(公告)日:2020-11-10
申请号:CN202010746670.3
申请日:2020-07-2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IPC: G06F30/23 , G06F30/1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薄层状软岩大变形预测方法,包括:获取层状软岩的岩石和层面的力学参数;基于所述力学参数建立所述层状软岩的有限元模型,并开展单轴压缩数值试验确定其单轴强度;定义层状软岩的层面影响因子FBP,其中 基于所述强度特性数值试验有限元模型,控制层厚、层面倾角,开展参数敏感性分析,通过参数拟合得到层状软岩岩体强度和所述层面影响因子的定量关系 基于隧道地质情况,确定隧道层状软岩的岩体强度σcm;基于 开展层状软岩段隧道大变形预测。本发明提供的用于薄层状软岩大变形预测方法能够达到在层厚小于10cm的情况下,考虑层理厚度、产状和剪切特性的定量预测层状软岩大变形预测的技术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1794732A
公开(公告)日:2020-10-20
申请号:CN202010439581.4
申请日:2020-05-2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断层破碎带软岩地应力估算方法,包括:获得硬岩地区的三个主应力的地应力测试结果,以确定硬岩地区的原始坐标系的应力矩阵;将硬岩地区的原始坐标系的应力矩阵转换成硬岩地区的大地坐标系的应力矩阵;将硬岩地区的大地坐标系的应力矩阵转换成硬岩地区的断层坐标系的应力矩阵;将硬岩地区的断层坐标系的应力矩阵转换成软岩地区的断层坐标系的应力矩阵;将软岩地区的断层坐标系的应力矩阵转换成软岩地区的大地坐标系的应力矩阵;将软岩地区的大地坐标系的应力矩阵转换成软岩地区的隧道坐标系的应力矩阵。该应力估算方法基于完整岩体地应力测试结果进行断层破碎带软岩地应力的估算,使大变形预测结果能良好符合实测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1761684A
公开(公告)日:2020-10-13
申请号:CN202010439361.1
申请日:2020-05-2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3DP砂型砂芯技术的层状软岩制备方法,包括:步骤1:通过3D软件绘制分层非均匀强度模型,步骤2:根据研究问题及试验要求,调研并选择合适的3DP砂型砂芯技术打印材料;步骤3:根据分层非均匀强度模型进行分层分强度打印;步骤4:打印完成后,去除未粘结部分,余下粘结部分即为所需的层状软岩试样。该基于3DP砂型砂芯技术的层状软岩制备方法能成功制备软硬夹层、薄层状等非均匀强度层状岩体试样。
-
公开(公告)号:CN106969987B
公开(公告)日:2019-10-11
申请号:CN201710193685.X
申请日:2017-03-2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岩石剪切盒密封装置,包括:剪切盒,其包括内部构成用以容纳岩石试件的盒体容纳部,所述盒体容纳部的两侧为盒体连接部,所述盒体连接部的内壁尺寸大于所述盒体容纳部的内壁尺寸,在所述盒体容纳部上设有用以施加围压的围压孔;密封胶套,其包括用以沿横向套装所述岩石试件外表面的胶套容纳部,所述胶套容纳部的两侧为胶套连接部,所述胶套连接部的外周尺寸与所述盒体连接部的内壁尺寸相匹配;压盖,其在所述剪切盒的两侧与所述盒体连接部固定连接,用以将所述密封胶套压紧在所述剪切盒的内壁,并使所述密封胶套与所述剪切盒的内壁之间保持密封,所述压盖的盖体上设有剪切开口,以供剪切加载压头穿过并对所述岩石试件施加剪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