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087021B
公开(公告)日:2014-04-09
申请号:CN201010613048.1
申请日:2010-12-20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283 , Y02P80/15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锅炉烟气余热利用与脱硫一体化系统。该系统以管壳式换热器为换热主体,布置于增压风机与脱硫吸收塔之间的尾部烟道,管壳式换热器与凝结水加热系统连接,换热器内布置多组喷嘴对换热器内管壁及烟道壁进行间歇冲洗,冲洗选取来自于脱硫系统的工艺水或石灰石浆液或二者的组合;冲洗液在换热器底部汇集后又回到脱硫吸收塔回收使用。本发明可以将锅炉尾部烟气温度降低至50-70℃,从而更好回收锅炉余热并提高锅炉效率;同时该温度范围的烟气进入尾部脱硫系统的吸收塔,仍能满足脱硫反应温度的需要,同时可大幅降低脱硫水耗达50-80%。并不用单独设计浆液制备与污水处理流程,最终实现整个系统的节水、节能、抗腐蚀和循环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02518516B
公开(公告)日:2014-01-29
申请号:CN201110415885.8
申请日:2011-12-14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IPC: F02C6/00 , F02C6/18 , F02C3/28 , F02C7/08 , F02C7/224 , F04D25/06 , F01D15/10 , C10J3/00 , F01K11/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124 , Y02P20/13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压缩空气蓄能发电系统领域的一种压缩空气蓄能-煤气化发电一体化系统及集成发电方法,所述一体化系统包括压缩空气蓄能系统,煤气化系统以及透平发电系统3个子系统:当处于用电低谷或电网无法接纳大量可再生能源电力时,剩余电力驱动压气机压缩空气,并将高压空气储存于大型储气室;同时通过气化炉等装置产生合成煤气,储存于煤气储存室。在用电高峰时,将高压空气和煤气分别引出驱动空气膨胀透平和煤气透平发电、然后进入燃烧室中燃烧、高温燃气再进入燃气透平发电。系统中,合成煤气显热、压气机间冷热通过蓄热装置储存并利用。本系统可用于大规模电能储存与高效利用,有益于电网的安全运行、提高电网深度调峰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2380387B
公开(公告)日:2014-01-15
申请号:CN201110257108.5
申请日:2011-09-01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IPC: B01J23/755 , B01J35/10 , C10G11/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催化剂及生物质能利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的基于介孔氧化锆载体的镍基焦油转化催化剂及制备方法。本发明是以介孔氧化锆分子筛为载体、氧化镍为活性组分,获得基于介孔氧化锆载体的镍基焦油转化催化剂。在该复合型催化剂中,介孔锆基分子筛的质量百分比为70~99.5%,氧化镍的质量百分比为0.5~30%。采用介孔锆基分子筛作为载体,极大地增加了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并提供了适宜于焦油中大分子有机物发生裂解反应的有序孔道结构,而且通过和氧化镍之间的相互作用,提高了催化剂的反应活性,对焦油的催化转化率可达到99%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3466715A
公开(公告)日:2013-12-25
申请号:CN201310419811.0
申请日:2013-09-16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化学链燃烧技术领域的一种微波水热法制备纳米铁酸铜复合载氧体的方法。本发明的方法将硝酸铜和硝酸铁溶解于去离子水中,然后进行超声处理,并滴加过量的氨水/尿素溶液,调节PH,离心分离并将沉淀清洗至中性,之后将沉淀放入反应釜内,加入分散剂,并加去离子水至反应釜容积的2/3-3/4处,反应釜置于有水冷回流装置的微波炉内加热,在150-220℃下加热10-20h,然后冷却到室温,干燥之后即得到纳米铁酸铜。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的铁酸铜不仅颗粒大小均匀、晶粒发育完整、无团聚,而且反应时间短、反应温度低。应用本发明制备的铁酸铜在化学链燃烧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3265506A
公开(公告)日:2013-08-28
申请号:CN201310204271.4
申请日:2013-05-28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IPC: C07D307/46 , C07C39/20 , C07C37/54 , C10B53/02 , C10G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50/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生物质能利用技术领域的一种利用玉米秆多级热解联产5-羟甲基糠醛、4-乙烯基苯酚和生物油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将玉米秆在无氧条件下分别于220-280℃、300-380℃和450-550℃下进行快速热解,经气固分离后,对热解气冷凝分别获得富含5-羟甲基糠醛的液体产物、富含4-乙烯基苯酚的液体产物以及生物油。本发明工艺简单,提供了一种玉米秆高值化利用的方法,同时开辟了一条可望大规模生产5-羟甲基糠醛和4-乙烯基苯酚的途径,并同时联产高品质的生物油。
-
公开(公告)号:CN103244944A
公开(公告)日:2013-08-14
申请号:CN201310177955.X
申请日:2013-05-14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IPC: F22D1/3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火力发电机组的空气预热系统,特别涉及一种利用汽轮机抽汽的空气预热系统及预热方法。该系统中,一次风预热子系统、二次风预热子系统与火力发电机组的锅炉系统、汽轮机系统进行耦合,构建新型的锅炉给水预热系统。一次风经由四级空气加热器与一级疏水冷却器被加热至一次风额定温度;二次风经由五级空气加热器被加热至二次风额定温度。本发明提出的空气预热系统有效避免了漏风问题,同时减少了一次风机、送风机与引风机的运行电耗,提高了燃煤电站的发电效率,此外可以通过调节进入各级空气加热器的抽汽流量及疏水旁路阀门开度来灵活调节一、二次风温度。
-
公开(公告)号:CN102021059B
公开(公告)日:2013-07-31
申请号:CN201010598319.0
申请日:2010-12-10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IPC: C10L5/4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生物质燃料制备技术领域的一种利用快速热处理工艺改性生物质燃料的成型方法。该成型燃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将生物质材料破碎至直径为1cm以下的颗粒;在有限供氧或者无氧条件下,进行快速热处理,收集并获得热改性生物质;将得到的热改性生物质进行粉碎处理,添加粘结剂混合于成型机中制备获得成型燃料。能够破坏生物质原料自身的纤维结构,降低其柔韧性,使之更易粉碎和研磨,从而显著降低粉碎和成型能耗,还能显著提高成型燃料的热值与稳定性;另外以液体副产物作粘结剂,从而使成型造块过程中无需加热,因而可减轻机械设备的磨损,还可提高成型燃料的耐久性。有效降低了制备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2107864B
公开(公告)日:2013-06-12
申请号:CN200910243795.8
申请日:2009-12-24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IPC: C01B31/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质能的利用和环境保护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制备生物质导电炭的方法。将生物质用粉碎机磨碎,筛选出粒径<0.4mm的生物质颗粒;生物质颗粒用镍基催化剂溶液浸泡、过滤并干燥;之后放入炭化炉中进行炭化,在炭化过程中隔绝空气或通入惰性气体,炭化温度为700℃-1000℃,炭化时间为1-2个小时,冷却至室温,得到导电炭。本发明提供的导电炭,相比传统的炭化方法,具有较低的电阻率,导电性好,可望在电磁屏蔽等领域中得到使用。而且本方法工艺简单、成本低廉、设备投入小。实验证明,其电阻率≤1.5Ω·cm。
-
公开(公告)号:CN102274723B
公开(公告)日:2013-06-05
申请号:CN201110158203.X
申请日:2011-06-13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环境保护与环境催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的基于介孔TiO2载体的SCR烟气脱硝催化剂及制备方法。本发明是以介孔TiO2为载体、WO3和CeO2为助剂、V2O5为活性组分,获得基于介孔TiO2载体的烟气脱硝催化剂。在该复合型催化中,介孔TiO2的质量百分比为83.5~94.5%,V2O5的质量百分比为0.5~1.5%,WO3的质量百分比为4~10%,CeO2的质量百分比为1~5%。采用介孔TiO2替代传统的纳米TiO2作为载体,极大地增加了催化剂的比表面积,而且通过和V2O5、WO3和CeO2之间的相互作用,提高了催化剂的脱硝活性;在以氨为还原剂,温度为200-450℃的范围内都表现出很好的催化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02966437A
公开(公告)日:2013-03-13
申请号:CN201210443765.3
申请日:2012-11-08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加压CO2零排放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复合动力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集成OTM阴极排气产氧的加压CO2零排放SOFC/GT/AT/ST复合动力系统。以不回收CO2的SOFC/GT/ST复合动力系统为基准系统,集成氧离子传输膜(OTM)、高温空气透平(AT)及CO2回收单元,得到一个高效节能环保的CO2零排放复合动力系统,系统能量得到充分有效的梯级利用,效率高,燃烧排气只有CO2和H2O便于CO2分离捕集,功耗少,这样系统在回收CO2后仍保持较高的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