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653423A
公开(公告)日:2015-05-27
申请号:CN201510041124.9
申请日:2015-01-27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压缩空气储能与火电厂的联合控制系统及方法。该系统由液体控温压缩空气储能装置和火电厂两部分组成;在冬季供暖情况下的负荷峰时段,火电厂中用于供暖的一部分热水供给液体控温压缩空气储能装置,供发电时高压气体膨胀吸热所用,液体控温压缩空气储能装置发电增大火电厂供电出力;负荷谷时段,液体控温压缩空气储能装置利用电能来压缩空气,压缩空气过程所放出的热量对待加热的水进行加热,被加热的水传递给火电厂进行供暖,以节约火电厂的燃料。本发明减小了负荷峰时段和负荷谷时段的供暖功率差距,达到了削峰填谷的作用,进而使得火电的启停成本降低;加强了风能消纳能力,降低了火电的发电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3334899A
公开(公告)日:2013-10-02
申请号:CN201310134389.4
申请日:2013-04-17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液体活塞技术领域,提出一种可变耐压级联式液体活塞装置。装置由两个或多个耐压值不同的压力容器通过串联或并联组合构成,通过连接管道上的阀门控制可以将所有等于和高于某耐压等级的压力容器组合成一个大容积的压力容器组,形成特定的液体活塞。运行时可以根据气体膨胀或压缩的需要不断改变组合方式实现高压小容积或低压大容积的液体活塞腔。在具备液体活塞所有功能,可以实现压缩空气内能与液体势能之间的能量转换的同时,既保证了气体低压时所需活塞腔的体积,也避免了全部压力容器都采用最高耐压等级的容器实现,有效降低了成本。当水力设备采用对应的不同耐压等级液压活塞时,同等级压力容器和液压活塞可以直连以提高运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744628B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210190459.7
申请日:2022-02-28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耗散能量的交直流系统故障暂态特性优化方法及系统,属于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用于解决高压直流输电系统重启失败过程中直流系统冲击电流过高且整流侧交流系统发电机功角摆动幅度过大的问题。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每调整一次整流器的控制参数,获取当前控制参数下交直流系统故障恢复全过程中发电机的输出电流和出口母线电压,得到多组控制参数及其对应的发电机的输出电流和出口母线电压;对于每一组控制参数,基于该控制参数下直流系统故障恢复全过程中发电机的输出电流和出口母线电压计算该控制参数下的发电机的动态耗散能量累计值;选取使发电机的动态耗散能量累计值最小时的控制参数作为优化过程中的最优控制参数。
-
公开(公告)号:CN115492696A
公开(公告)日:2022-12-20
申请号:CN202211109598.9
申请日:2022-09-13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IPC: F02G1/044 , F02G1/053 , F02G1/055 , F02G1/057 , F04B17/03 , F04B1/02 , F25B9/14 , F28D20/00 , F15B1/02 , F15B1/08 , F15B1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斯特林循环的可逆式发电及热泵系统,包括:包含第一液压缸、第一和第二压力容器的第一液体活塞系统,包含第二液压缸、第三和第四压力容器的第二液体活塞系统;第一和第二气用活塞缸、可逆动力设备及多级换热装置。本系统基于斯特林循环的运行过程由低温等温压缩、等容升温、高温等温膨胀、等容降温四个过程构成,而热泵系统的工作原理是斯特林循环的逆过程,其运行过程包括高温等温压缩、等容降温、低温等温膨胀、等容升温四个过程。等容升温和等容降温利用多级换热装置进行换热,使气体在等体积迁移过程中温度升高或降低,以实现热量回收过程,提升热效率。本发明系统利用液体温差发电,提供了一种可持续发电的发电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12065648B
公开(公告)日:2022-06-21
申请号:CN202010927356.5
申请日:2020-09-04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逆式基于伺服电动缸与液压缸相配合的动力装置,电动设备M的一端连接压强可控式高压水池H、电动设备M的另一端连接低压水池L;活塞液压缸1的一端连接压强可控式高压水池H、活塞液压缸1的另一端连接低压水池L;活塞液压缸1的活塞滑动设置在缸体内部,活塞上设置有活塞杆b,活塞杆b一端连接折返式伺服电动缸C的丝杆a、活塞杆b的另一端连接外部直线设备P;折返式伺服电动缸C的丝杠a与液压缸1的活塞杆b以及外部直线设备P三者同轴连接;折返式伺服电动缸C与电动设备M都连接到电网中;电动设备M具有抽水和发电两种工作状态,控制动力装置实现电能转换为机械力或者将机械力转化为电能。
-
公开(公告)号:CN111769585B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2010682688.1
申请日:2020-07-15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逆变器能量累积特征的换相失败预测方法及装置,属于继电保护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的换相失败方法速动性不足且易因扰动产生误判等问题。包括:采集逆变器阀侧三相电流瞬时值,得到逆变器阀侧三相电流变化率,逆变器阀侧三相电流变化率包括正、负、零三种状态;根据逆变器阀侧三相电流变化率,确定12脉波逆变器中的换相阀和被换相阀,并基于换相阀和被换相阀的阀电流,得到12脉波逆变器的能量累积特征;基于逆变器阀侧三相电流变化率的状态及12脉波逆变器的能量累积特征,预测被换相阀向换相阀是否换相失败。实现了换相失败的预测判别,提高了换相失败的预测判别精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09764013B
公开(公告)日:2021-05-11
申请号:CN201910078543.8
申请日:2019-01-28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机械传动装置领域的一种自同步多级液压缸液压势能转换装置;其中三个或更多液压缸分成送端液压缸组和受端液压缸组,送端液压缸两端口与第一外部液压势能源经过双向切换开关相连;受端液压缸两端口与第二外部液压势能源经过单向控制开关相连;送端液压缸组中各液压缸和受端液压缸组中各液压缸的活塞杆同轴;控制系统与至少一个液压缸相连。装置在控制系统作用下实现第一外部液压势能源与第二外部液压势能源之间能量的有序传递。所有送端液压缸的合力小于所有受端液压缸的合力,控制系统的作用力小于等于任一送端液压缸的作用力,实现多级液压缸的自同步运行。受端液压缸在装置运行过程中不会出现回流、反向运行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8123434B
公开(公告)日:2021-02-09
申请号:CN201711141670.5
申请日:2017-11-17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IPC: H02J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电力系统仿真计算领域中的一种通过计算PV曲线斜率以求取PV曲线对应运行点的方法。包括:输入电网参数,形成节点导纳矩阵;对节点进行分类,设定状态变量初值,并得到原始的不平衡方程;确定负荷增长方式,推导节点PV曲线斜率的表达式,并用该式对原有方程进行替换,为节点斜率设定初值,得到新方程;运用数学方法求解该方程,其中具体数学方法包括牛顿法,高斯法等。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通过计算PV曲线斜率以求取PV曲线对应运行点的方法,能够对PV曲线任意点的位置精确求解,并且具有收敛性好,精度高,运算时间短,契合电力系统在线计算需求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1911669A
公开(公告)日:2020-11-10
申请号:CN202010986283.7
申请日:2020-09-18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IPC: F16K11/22 , F16K13/00 , F16K31/122 , F16K3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轴向及旋转动作的阀门,包括第一液体口、同轴机构、旋转机构、第二液体口和壳体,同轴机构包括中空活塞杆和轴向控制设备,旋转机构包括旋转封盖和旋转控制设备,轴向控制设备实现中空活塞杆轴向往复运行,旋转控制设备实现旋转封盖的旋转运行,旋转机构与同轴机构协同动作,实现第一液体口与第二液体口之间液体通断。本发明采用同轴机构和旋转机构复合设计,实现大口径短行程运行效果,提升阀门动作速度,减小响应时间;通过增加同轴机构数量实现阀门多端口扩展,通过控制旋转封盖的旋转角度实现三通、四通,扩展性好;旋转机构中旋转封盖与壳体之间可取消密封配置且不会产生密封泄漏,使用寿命长。
-
公开(公告)号:CN108644095B
公开(公告)日:2020-06-09
申请号:CN201810346873.6
申请日:2018-04-18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大容量电力储能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分级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功率倍增运行策略。在气体压缩储能和膨胀释能过程中,当满足初始条件时,液体活塞经气体管道连通,液体活塞在气体压缩或膨胀的同时进行气体等压迁移,当满足终止条件时,断开上述连通管道,将高耐压等级液体活塞与上一级高耐压等级液体活塞连通,将低耐压等级液体活塞与下一级低耐压等级液体活塞连通,开始下一步的等压迁移和气体压缩或膨胀,实现不间断地运行。本发明实现了分级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在压缩、膨胀过程中的不间断运行,使系统的功率提高了一倍,减少了迁移等待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降低了设备的制造成本。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