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淡紫紫孢菌菌株及其在防治黄曲条跳甲方面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2553086B

    公开(公告)日:2022-06-14

    申请号:CN202011457358.9

    申请日:2020-12-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淡紫紫孢菌菌株及其在防治黄曲条跳甲方面的应用,属于生物农药技术领域。所述淡紫紫孢菌(Purpureocillium lilacinum)PlSC59A3菌株已在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保藏,保藏日期2020年10月16日,保藏号为GDMCC No:61232。本发明提供的淡紫紫孢菌PlSC59A3菌株防治黄曲条跳甲高效,该菌株是一种昆虫病原真菌,作为一种生物农药,其具有对环境无污染、害虫不易产生抗药性,对人畜无毒的特征,适用于绿色健康农产品的生产需求。

    一种抗病杀虫的复配组合物

    公开(公告)号:CN110115267B

    公开(公告)日:2021-07-06

    申请号:CN201910422806.2

    申请日:2019-05-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病杀虫的复配组合物,属于农药技术领域。本发明组合物的活性成分包括氟吡菌酰胺与虫螨腈,所述氟吡菌酰胺与虫螨腈的重量比为1:50~50:1,二者占组合物的重量百分含量为5%~60%。本发明的复配组合物,通过氟吡菌酰胺与虫螨腈的复配,达到了一次施药,虫害病害兼治的效果,省时省工,尤其防治韭菜韭蛆和韭菜根结线虫病效果好。

    一种淡紫紫孢菌菌株及其在防治黄曲条跳甲方面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2553086A

    公开(公告)日:2021-03-26

    申请号:CN202011457358.9

    申请日:2020-12-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淡紫紫孢菌菌株及其在防治黄曲条跳甲方面的应用,属于生物农药技术领域。所述淡紫紫孢菌(Purpureocillium lilacinum)PlSC59A3菌株已在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保藏,保藏日期2020年11月6日,保藏号为GDMCC 61232。本发明提供的淡紫紫孢菌PlSC59A3菌株防治黄曲条跳甲高效,该菌株是一种昆虫病原真菌,作为一种生物农药,其具有对环境无污染、害虫不易产生抗药性,对人畜无毒的特征,适用于绿色健康农产品的生产需求。

    一种爪哇棒束孢菌分生孢子油悬浮剂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9479903B

    公开(公告)日:2021-03-19

    申请号:CN201811433850.5

    申请日:2018-11-2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农药与害虫生物防治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爪哇棒束孢Isariajavanica的分生孢子油悬浮剂及其应用。本发明的爪哇棒束孢菌分生孢子油悬浮剂包括以下各质量百分数的组分:爪哇棒束孢菌的分生孢子纯粉3~10%、分散剂3~10%、增稠剂3~10%、油基80~90%。本发明的爪哇棒束孢菌在分类学上属于真菌界Fungi,双核亚界Dikarya,子囊菌门Ascomycota,盘菌亚门Pezizomycotina,粪壳菌纲Sordariomycetes,肉座菌亚纲Hypocreomycetidae,肉座菌目Hypocreales,虫草菌科Cordycipitaceae,棒束孢菌属Isaria。本发明提供的油悬浮剂用于防治斜纹夜蛾,对斜纹夜蛾的三龄幼虫的致病力高达80%以上。

    一株刀孢轮枝菌LpTS01及其在防治烟粉虱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5274022B

    公开(公告)日:2018-06-19

    申请号:CN201510444910.3

    申请日:2015-07-2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农药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株刀孢轮枝菌LpTS01及其在防治烟粉虱中的应用。所述菌株从甘肃省永登县中川镇的土壤中分离纯化获得,于2015年3月26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CCTCC),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15066。本发明所述的刀孢轮枝菌LpTS01对B型烟粉虱高度致病,对其2龄若虫的半致死浓度(LC50)为0.36×106分生孢子/mL(接种后第6天),致死中时(LT50)为4.23d(浓度10×106分生孢子/mL)。该菌株作为一种活体生物杀虫剂,对环境无污染、对人畜无毒性,适用于有机农产品生产。

    一种玫烟色棒束孢菌分生孢子可湿性粉剂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4642392B

    公开(公告)日:2018-05-01

    申请号:CN201510015670.5

    申请日:2015-01-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害虫生物防治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玫烟色棒束孢菌分生孢子可湿性粉剂,包括以下各质量百分数的组分:玫烟色棒束孢菌IfB01的分生孢子纯孢粉15~25%,润湿剂1~5%,分散剂5~10%,紫外保护剂0.5~1.5%,稳定剂1~3%,载体60~74%;所述载体为白炭黑,所述可湿性粉剂可用于防治烟粉虱Bemisia tabaci,其室内毒力在处理后第13天,半致死浓度LC50为0.04×106孢子/mL,而纯孢粉的为0.07×106孢子/mL;在1×106孢子/mL浓度时的半致死时间LT50为8.76天,纯孢粉为9.25天。田间防治效果,以2×107孢子/mL浓度处理,对番茄和芥蓝上的烟粉虱在处理后第14天防效分别为82.73%和66.58%,显著高于其他处理。

    改性聚乙烯亚胺及其在制备基因转染载体试剂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4974343A

    公开(公告)日:2015-10-14

    申请号:CN201510312789.9

    申请日:2015-06-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聚合物改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性聚乙烯亚胺及其在制备基因转染载体试剂中的应用。本发明将具有疏水性的松香酸或脱氢松香酸接枝到聚乙烯亚胺上,得到改性聚乙烯亚胺。该改性聚乙烯亚胺能的疏水基团在水中由于分子间作用力形成具有强大疏水性的致密的疏水核,亲水的聚乙烯亚胺则形成亲水外壳,从而形成具有壳核结构的纳米胶束,和DNA结合后形成粒径很小的纳米粒。复合纳米粒子粒径变小后,结构就会更加紧密,这样更容易穿过磷脂双分子层的细胞膜结构,从而能够提高转染效率。可以应用于制备基因转染载体,具有生物安全性高,转染效率高,成本低廉的特点。

    一种基因重组玫烟色棒孢霉菌If01GM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4109637A

    公开(公告)日:2014-10-22

    申请号:CN201410317110.0

    申请日:2014-07-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因重组的玫烟色棒孢霉菌If01 GM(Isaria fumosorosea If01 GM)。所述菌株以B型烟粉虱TOLL样受体基因7(TLR7)为目的基因,利用pSilent-1质粒构建含TLR7基因片断的正反向载体,通过聚乙二醇(PEG4000)介导转化玫烟色棒孢霉野生菌株原生质体,最后通过阳性筛选而获得所述重组菌株。所述基因重组菌株能够沉默B型烟粉虱有TLR7基因的转录,对2龄烟粉虱若虫的致病力比原始菌株提高50%左右,杀虫速度快1~2天。所述重组菌株已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日期2014年5月13日,保藏号CCTCC NO:M 2014199。

    一种爪哇棒孢霉菌分生孢子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975919A

    公开(公告)日:2014-08-13

    申请号:CN201410185758.7

    申请日:2014-05-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害虫生物防治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爪哇棒孢霉菌分生孢子微胶囊的制备方法,所述分生孢子微胶囊以爪哇棒孢霉菌Isaria javanicus的分生孢子悬浮液为囊心,以等量明胶与阿拉伯胶所形成的复合胶为囊壁,并以转谷氨酰胺酶作为固化剂通过复凝聚反应制备得到。所制得的分生孢子微胶囊外形呈球形,大小均匀,表面光滑,平均粒径为20~30μm左右;所述微胶囊贮藏期长,抗紫外能力强,可以延长真菌杀虫剂的货架期寿命,同时增强农药的贮藏稳定性和生物防虫效果,在农作物防虫方面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