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289616B
公开(公告)日:2021-06-15
申请号:CN201910584299.2
申请日:2019-06-29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王利利 , 李科 , 田春筝 , 李秋燕 , 傅光辉 , 李锰 , 张艺涵 , 于昊正 , 李鹏 , 全少理 , 李小明 , 郭新志 , 罗潘 , 李慧璇 , 郑永乐 , 孙义豪 , 杨卓
IPC: H02J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网络分析的高压配电网项目动态选择方法,首先构建网络模型,然后在网络分析的基础上完成各指标的计算,再对配电网现状及项目需求进行评价,结合各待选项目的空间分布与拓扑关系确定最优先的项目,最后遵循动态规划的思想,根据项目选择结果更新配电网现状,进行新一轮的评价与选择。本发明考虑了在建项目及已安排项目对配电网的影响,可以避免投资的重复,对实际规划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2531731A
公开(公告)日:2021-03-19
申请号:CN202011474998.0
申请日:2020-12-14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灵敏度分析的交直流混联配电网无功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获取交直流混联配电网的参数和换流器参数,计算交直流混联配电网潮流,获取系统潮流计算结果;根据得到的潮流计算结果计算各节点电压变化量关于无功注入改变量的灵敏度,比较各节点的灵敏度,选择灵敏度最大的节点无功补偿接入点;获取无功补偿接入节点补偿前的功率因数和补偿后要求达到的功率因数,计算无功补偿接入节点的无功补偿容量;根据得到的无功补偿策略调节无功补偿设备进行优化;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灵敏度分析的交直流混联配电网无功补偿方法,针对系统的电压薄弱点,实现无功功率的定向补偿,有效降低系统网损。
-
公开(公告)号:CN109390971B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申请号:CN201811318328.2
申请日:2018-11-07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李锰 , 王利利 , 刘巍 , 田春筝 , 李秋燕 , 李科 , 李鹏 , 全少理 , 付科源 , 郭勇 , 郭新志 , 杨卓 , 孙义豪 , 丁岩 , 马杰 , 张艺涵 , 罗潘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门当户对遗传算法的配电网多目标主动重构方法,首先,将功率损耗、电压偏移和系统稳定裕度等指标融合到目标函数中,并引入判断矩阵法和线性加权法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和实现多目标函数的转化;其次,针对传统遗传算法的弊端,提出了基于“门当户对”原则的多种染色体交叉策略,丰富了种群进化方式的多样性,算法计算效率和寻优能力得到大大加强;最后通过设定临界值,实现主动配电网的自我感知和主动重构,提高配电网安全性和稳定性。仿真算例表明,本发明提出的模型和算法以及主动重构的理念符合当前主动配电网主动运行和主动控制的思路,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0991753A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911246590.5
申请日:2019-12-07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李鹏 , 许长清 , 李锰 , 田春筝 , 李秋燕 , 谭忠富 , 鞠立伟 , 郑永乐 , 于昊正 , 李慧璇 , 王利利 , 林宏宇 , 焦扬 , 孙义豪 , 丁岩 , 马杰 , 李科 , 全少理 , 郭新志 , 罗潘 , 韩道强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考虑多能需求响应的电热互联网系统调度优化方法,其步骤为:首先,将电负荷需求、热负荷需求、电源可用出力和热源可用出力作为EST系统的输入;其次,构建EST系统的运行优化模型,利用经济效益最大化和出力波动最小化优化EST系统的运行优化模型,得到EST系统的经济效益的最优值、出力波动值最优值、经济效益值和出力波动值;最后,对经济效益的最优值、出力波动值最小值、经济效益值和出力波动值进行加权处理,求得EST系统的最优调度结果。本发明将经济效益作为效益指标和负荷波动率作为风险指标优化EST系统的调度模型,得到EST最优调度结果;本发明在兼顾经济效益的同时降低了EST系统的运行风险,具有重要的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0956332A
公开(公告)日:2020-04-03
申请号:CN201911247405.4
申请日:2019-12-09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李锰 , 王利利 , 陈鹏浩 , 胡扬宇 , 李鹏 , 田春筝 , 李慧璇 , 李秋燕 , 李科 , 全少理 , 郭新志 , 杨卓 , 丁岩 , 马杰 , 张艺涵 , 罗潘 , 郭勇 , 孙义豪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直流配电网中换流站的选址定容方法,其步骤为:首先,将分布式电源接入直流配电网中,并利用曲折系数、负荷同时使用率、标志参数对传统的负荷距模型进行改进,构建改进负荷距的目标函数;其次,利用遗传算法对目标函数进行寻优,得到候选的换流站站址;最后,计算候选的换流站站址的平均值,并将平均值作为换流站的最优站址。本发明考虑负荷同时使用率、曲折系数以及分布式电源的季节波动性,对传统负荷距法进行改进,利用遗传算法对其寻优得出最优站址,与由传统负荷矩得出的站址进行比较可知最优站址更接近负荷中心;再利用全寿命周期成本对比本发明和传统的负荷距模型表明本发明的换流站容量配置的经济性更高。
-
公开(公告)号:CN109961232A
公开(公告)日:2019-07-02
申请号:CN201910245524.X
申请日:2019-03-28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山东鲁能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GIS的配电网规划评审方法、装置及系统,该方法包括:接收上级部门客户端导入的规划配电网项目数据,将其下发至下级部门客户端;接收下级部门客户端根据规划配电网项目数据填报该项目的需求资料数据进行智能审查;收集并保存接收下级部门客户端填报的项目预审意见,在线汇总且可导出,将汇总的项目预审意见发送至相应的上级部门客户端;采用GIS对配电网项目进行地理位置定位,将可视化GIS定位数据与配电网项目相关信息发送至相应的上级部门客户端,接收上级部门客户端根据预审意见填报该项目的评审意见和项目打分,统计得到该配电网项目的评审结果,反馈至相应的下级部门客户端。
-
公开(公告)号:CN109409769A
公开(公告)日:2019-03-01
申请号:CN201811343544.2
申请日:2018-11-13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刘巍 , 李锰 , 李鹏 , 王利利 , 田春筝 , 李秋燕 , 孙义豪 , 丁岩 , 马杰 , 李科 , 郭勇 , 杨卓 , 全少理 , 付科源 , 郭新志 , 张艺涵 , 罗潘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改进集对分析的农村电网投资效益综合评价方法,首先,建立农村电网的投资效率指标体系和运行效果指标体系;之后,构建改进集对分析“同异模型”,并运用改进白化权函数对模型的系数进行求解;之后,运用CRITIC求解指标体系中各个指标的客观权重;最后,运用改进集对模型求解评估对象全部指标的联系度,并进行加权合成,得到评估对象的总联系度,作为评估对象的最终评估结果。本发明解决了无法全面、合理评估新能源并网和终端能源替代背景下农村电网投资效益水平的问题,构建了农村电网投资效益层次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改进了集对分析模型(SPA)并对此提出了一种白化权函数求解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8137469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410180622.0
申请日:2024-02-18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2J3/00 , H02J3/12 , H02J3/46 , G06F30/18 , G06Q50/06 , G06F111/04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电网灾后恢复方法,属于配电网灾后恢复技术领域,其包括以下步骤:S1、构建目标函数;S2、进行建模;S3、建立上层模型和下层模型;S4、对所述上层模型和下层模型进行求解。通过对网络重构的过渡过程、拓扑变换和电压波动进行了详细建模,所提模型可以求解出网络重构的最优过渡轨迹,保证网络重构过程中配电网各节点的电压处于安全范围内,最小化网络重构过程中的电压波动。使用的基于松弛的双层重构和分解算法可以解决双层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难以求解的问题,该算法可以处理多个下层问题,大大提高计算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833198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311573790.8
申请日:2023-11-23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安阳供电公司
Inventor: 马杰 , 李文峰 , 蒋小亮 , 于昊正 , 张又文 , 宋炎侃 , 李科 , 刘万勋 , 韩军伟 , 郭勇 , 孙义豪 , 杨卓 , 全少理 , 樊江川 , 皇甫霄文 , 苏子乐 , 路向东
IPC: H02J3/00 , G06F18/20 , G06Q50/06 , G06N3/044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配电系统负荷预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配电系统的多层级负荷预测方法;包括步骤1、进行配电网负荷数据采集并预处理;步骤2、选择配电网整体预测层级;步骤3、选择预测模型,并进行对应层级负荷预测;步骤4、进行配电网系统整体负荷预测;本发明的一种新型配电系统的多层级负荷预测方法,考虑了配电网系统的层级关系,可分层级对配电网系统进行负荷预测,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配电网高电压等级的负荷预测;无论选择配电网系统的哪种层级和哪种负荷预测模型,均能够预测整个配电网负荷,预测结果有效利用了配电网系统的层级关系和系统性,预测方法通用性好,泛化性能好,各类配电网和设备均适用,应用价值很高。
-
公开(公告)号:CN115907480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658648.9
申请日:2022-12-22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G06Q10/0635 , G06Q50/06 , G06N3/0442 , G06N3/0499 , G06N3/04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知识‑数据驱动暴雨下城市配电网承灾能力评估方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所选研究区域的降雨历史数据,建立所选研究区域的暴雨强度计算模型、降雨过程计算模型和产流汇流模型;根据所选研究区域的静态数据和动态数据,形成线路中断预测模型;建立不同重现期暴雨的发生概率模型;将当前一次模拟中出现暴雨的重现期代入暴雨强度计算模型、降雨过程计算模型以及产流汇流模型,分别得到对应的计算结果;根据多次模拟得到的线路中断总数,对所选研究区域的配电网的暴雨承灾能力进行评估;本发明具有简单易行、可实施性好、动态模拟洪涝过程、提高预测性能和可解释性的优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