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850166A
公开(公告)日:2015-08-19
申请号:CN201410706647.6
申请日:2014-11-27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5F1/6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滑模层极值搜索控制的光伏发电最大功率追踪方法,包括有滑模层极值搜索控制方法和参数自适应调整方法,所述的滑模层极值搜索控制是选用一个滑模层来代替传统的开关函数;所述的参数自适应调整方法,是给定初始参数后,自发的根据自身调整到最佳参数。由于该方法唯一需要的输入变量是光伏阵列输出的有功功率,输出为光伏阵列端口的参考电压,这就无需详细的建模就能进行控制,使许多问题简单化。在此基础上,选用一个滑模层来代替传统的开关函数,减少了开关的高频噪声和功率损耗。最后,在系统稳定性的基础上,对于SM-ESC参数调整的复杂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111388A
公开(公告)日:2014-10-22
申请号:CN201410277684.X
申请日:2014-06-20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风电场储能测试系统及评估方法。本发明是由风电场主变高压侧为出线,低压侧为母线,母线上连接各风机集电线路进线、风电场无功补偿装置及储能装置。本发明可有效检测储能装置的性能,验证其对风电场稳定性的改善效果。简化了工作量,操作简单、灵活方便、处理能力强,数据处理更灵活,测试方法简单实用,采集数据量较少,具有图形输出等优点,还能提供友好的对外数据接口,测试结果分析可对储能装置性能进行全面评估。适用于对风电场配备储能装置的性能测试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04101801A
公开(公告)日:2014-10-15
申请号:CN201410275528.X
申请日:2014-06-20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G01R31/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伏太阳能一站式并网检测系统,具体是一种光伏发电站在正常运行或电网异常时的响应能力的检测系统,是针对国家要求的光伏发电站的并网能力测试而设计的一种检测系统。本发明是将检测系统串于并网逆变器与升压变压器之间,通过开关S1为设备上电,S2、S3分别为电压跌落装置和电网扰动装置的旁路开关,测试时断开相应旁路开关,可调负载RLC通过开关S4接入系统。本发明能够利用该设备完成光伏发电站及发电系统的所有并网检测内容。可一次性完成光伏发电站的电压/频率响应特性、防孤岛保护特性、功率输出特性、有功/无功控制能力、低电压穿越能力以及电能质量等测试,从而达到验证光伏发电站并网性能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8110806B
公开(公告)日:2022-06-21
申请号:CN201810076616.5
申请日:2018-01-26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 , 沈阳工业大学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新能源电力系统在异常调控域运行方式下的调度方法,属于可再生能源发电与新能源电网技术领域,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储热和储电调度的调节速度和调节成本与负荷及新能源发电的综合出力波动曲线最优协调的调度策略。根据综合出力波动的实时特性,选取能够对这一波动进行最优跟踪的储热、储电调控进行全网功率调节。根据判断系统内设备的运行状态,调度中心能够做出更加准确的指令,大大减小了调度不及时,由于误差引起的系统频率超出正常范围的后果,减小了系统瘫痪的可能性,极大的增加了系统的安全性,为电力系统的调度、维护运行节省了大量的资金成本,具有很好的经济、安全和社会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9425803B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1710735199.6
申请日:2017-08-24
Applicant: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许昌许继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模拟量断线故障检测方法、系统及采集装置,产生故障模拟信号,将各模拟量通道的输入信号和故障模拟信号进行模数转换,以设定的采样频率采集各模拟量通道模数转换后的数据;读取转换后的数据,以断线故障模拟信号的采样数据为基准值,判断各模拟量通道的采样数据是否满足设定条件,设定条件值将各模拟量通道的采样数据均与基准值作差比较,并把相邻两次采样的同一模数转换通道采集的数据进行作差比较,若两次作差得到的差值均小于对应的设定值,判断为该模拟量通道发生模拟量断线故障。本发明实时性强,检测结果正确率及检测效率高,降低了模拟量断线导致误动的风险,提高了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659763B
公开(公告)日:2018-10-19
申请号:CN201410727523.6
申请日:2014-12-05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辽宁电力勘测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散式风电场广域电流保护系统及配置方法,由接入点上下游变电站中的已有电力监控装置、保护测控装置及通信网络构成;具体为在每条线路系统电源侧开放保护测控装置的方向电流保护,将每个保护测控装置的I、II段保护与下一级线路I、II段通过通信网络构成一个通信单元,对分散式风电场接入点最末级线路增加一套保护测控装置,开放方向元件组成方向电流保护。本发明在对侧线路不增加保护装置的前提下,实现分散式风电场接入配电网后的双侧电源保护功能。即通过已有的高速电力通讯网络,监测、传输被保护线路中分散或集中安装的保护测控装置监测到过电流信息,各级线路保护I段范围内的故障瞬时动作于本线路跳闸,II段范围内的故障按既定时间动作于本线路跳闸,外部故障按既定阶梯时间于本线路跳闸,主、备保护构成简单,可靠,功能完善。
-
公开(公告)号:CN108535576A
公开(公告)日:2018-09-14
申请号:CN201810509478.5
申请日:2018-05-24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能质量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3G网络的多通道电能质量分析装置。本发明包括模拟量信号调理电路、模数转换器、数字信号处理器、主控制器、屏显模块、按键模块、3G模块、存储模块;所述模数转换器的输入端与模拟量信号调理电路的输出端相连接,模数转换器的输出端与数字信号处理器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数字信号处理器的输出端与主控制器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主控制器分别与3G模块、存储模块双向连接,屏显模块、按键模块分别与主控制器电连接。本发明具有数据传输速度快,不受布线条件的限制,相比传统有线传输方式,3G网络相对安全健康,取代人工现场读数,节约成本,提高工作效率,解决了电能质量监测不全面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8063453A
公开(公告)日:2018-05-22
申请号:CN201711259463.X
申请日:2017-12-04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 , 沈阳工业大学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提高风电接纳能力的电网全时段多元优化调度方法,属于电力系统优化调度领域,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建立电力系统电源及负荷对风电接纳能力的评估模型,包括供热机组、抽水蓄能系统、储能装置、电锅炉及间歇式负荷等;(2)根据上述各部分参与风电接纳的效率及各部分之间的配合或矛盾关系,制定整个电网协同优化调度方案提高风电接纳能力;(3)由于受季节性因素影响,部分电源和负荷特性有较大差异,不同时段的接纳风电能力有所不同,因此需要考虑季节及环境因素特征,建立全时段电网多元优化调度接纳风电方法;本发明全面协同调动电网内各子系统接纳风电,并针对不同季节因素制定具体优化调度策略,提高电网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7634355A
公开(公告)日:2018-01-26
申请号:CN201710836041.8
申请日:2017-09-16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配电网装置断线连接件,其特征在于:该连接件包括顶紧腔(01)以及设置在顶紧腔(01)两侧的卡线装置;其实现即插即连,连接件的使用使得断线的连接或临时接线更加的方便快捷,只需将电线进行掐头之后伸进连接件内紧固即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465209A
公开(公告)日:2017-12-12
申请号:CN201710835995.7
申请日:2017-09-16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2J3/38
Abstract: 一种基于能源路由器的新型配电网系统,该系统包括电力网、热力网、燃气网、配电变、户用型能源路由器、核心型能源路由器、分布式光伏、分布式风电、集中式光伏、集中式风电和负荷;户用型能源路由器方便了用户侧分布式电源的就地接入,实现了“即插即用”;核心型能量路由器作为该系统的控制主体,不仅负责集中式新能源的接入,还可根据需求实时调控该系统各个户用型能源路由器、热力网和燃气网,实现该系统的并网和孤岛运行。同时,该配电网结构将电力网、热力网、燃气网三网融合,以电为主体,互为补充,大幅提高了能源利用的多样性、经济性、控制的灵活性和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实现了清洁能源接纳、节能减排的作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