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源需求条件密度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217105B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申请号:CN201410414864.8

    申请日:2014-08-21

    Abstract: 一种能源需求条件密度预测方法。其包括建立支持向量分位数回归模型;建立能源需求的支持向量加权分位数回归模型;模型参数估计;条件密度预测等步骤。本发明结合了支持向量机非线性处理能力与分位数回归对条件分布特征完整描述能力两个方面的优势,建立了能源需求预测的支持向量分位数回归模型,一方面通过支持向量机将低维空间中能源系统中非线性结构映射到高维空间,转换为线性结构,简化建模复杂性;另一方面,通过分位数回归刻画能源需求整个条件分布的变动规律,提供更多有用信息;使用非参数核密度估计技术,建立了能源需求预测的条件密度预测方法,实现能源需求整个条件分布特征的完整预测。

    一种基于线性加权法的电网自动分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026078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10331346.9

    申请日:2016-05-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3/00 H02J2003/007

    Abstract: 一种基于线性加权法的电网自动分区方法。其包括建立包含变电站、电源、线路信息的节点和边在内的模型;建立节点有功功率矩阵;设定断环线路条数和断环线路潮流的权重系数;根据变电站地理位置,选取两个最不可能处于同一个分区的变电站,并将其对应的节点分别归入两分区中;求解基于线性加权法的电网自动分区函数,获得使得断环线路条数及断环线路潮流最小的初始分区方案;计算最终分区方案中各分区的短路电流等。本发明方法充分考虑断环线路条数、线路潮流,在满足短路电流水平的条件下,尽可能提高线路利用效率,避免了凭借经验进行电网分区的盲目性,为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经济运行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基于数据高维化和K-means聚类的居民用电峰谷平时段划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022578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10312899.X

    申请日:2016-05-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Q10/063 G06K9/6223 G06Q50/06

    Abstract: 一种基于数据高维化和K‑means聚类的居民用电峰谷平时段划分方法。其包括利用用户信息采集系统收集居民日用电信息数据,得到统计时间周期内每日每小时居民负荷值;利用居民负荷值,通过数据高维化处理方法构建涵盖较长时间周期内每日负荷值的数据样本集,并确定数据样本集中样本个数;采用K‑means算法,将数据样本集中全部样本划分为峰时段、平时段、谷时段3个聚类等步骤。本发明效果:通过数据高维化构造数据样本集,能包含较长时间周期内各时点上的负荷数据,且能避免算法迭代次数因时间周期内天数增加而成本增长的问题,可适用于较长时间周期内居民峰、平、谷时段的划分,对于相关工作者制定居民峰谷分时电价具有指导意义。

    一种基于复合量度的电力通信光纤网络可靠性研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703973A

    公开(公告)日:2016-06-22

    申请号:CN201610159737.7

    申请日:2016-03-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L43/08 H04L43/0811 H04L43/0823 H04L43/0852

    Abstract: 一种基于复合量度的电力通信光纤网络可靠性研究方法。其包括采用有效性、光纤衰耗作为评价电力通信光纤网络可靠性的测度指标;采用带宽、时延、丢包率、成本作为评价电力通信光纤网络业务传输性能的测度指标;从现有电力通信光纤网络的运行数据中收集有效性、光纤衰耗、带宽、时延、丢包率和成本数据,并利用这些数据建立电力通信光纤网络的数学模型,同时设定有效性、光纤衰耗、带宽、时延、丢包率和成本在内的测度指标的约束条件;利用上述电力通信光纤网络的数学模型对待评价电力通信光纤网络进行复合量度m最优电路配置。本发明对电力光纤传输网络的网络优化和资源调配,提高电力通信网的可靠性管理水平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适用于水平安装的精密空调室外机异物自动清除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913398A

    公开(公告)日:2015-09-16

    申请号:CN201510257372.7

    申请日:2015-05-1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F1/06

    Abstract: 一种适用于水平安装的精密空调室外机异物自动清除装置。其包括8个齿轮、8个固定装置、电动机、电动机托架、两条链条和多根铁丝;8个齿轮分别利用一个固定装置固定在精密空调室外机的壳体两侧面四个角部外侧,且8个齿轮的中心轴沿前后方向设置且分成前后两排对称布置;电动机托架的下端固定在精密空调室外机一侧的地面上;电动机设置在电动机托架的表面,其输出轴与位于下排的一个齿轮的中心轴相连接,并且与精密空调室外机的电源电连接;位于前和后排的四个齿轮外部分别设置一条链条;多根铁丝平行设置,两端分别连接在两条链条上,由此在精密空调室外机的壳体外部形成一层防护网。本发明的装置具有结构设计合理、操作方便且效果明显等优点。

    一种基于负荷分解的最大负荷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881722A

    公开(公告)日:2015-09-02

    申请号:CN201510320726.8

    申请日:2015-06-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40/76 Y04S10/54 Y04S10/545

    Abstract: 一种基于负荷分解的最大负荷预测方法。其包括计算各年夏季工作和休息日基础负荷曲线;获取历史样本区间内各年度5至8月工作和休息日整点负荷及对应的温度、相对湿度和高温持续天数数据;利用样本整点负荷减去中本年度该整点的基础负荷,得到该整点的空调负荷,形成包含空调负荷及对应温度、相对湿度和高温持续天数的新样本;建立空调负荷与温度、相对湿度及高温持续天数的数学模型;利用新样本,通过粒子群算法对数学模型进行拟合求解,得到空调负荷预测模型;根据基础负荷曲线对目标年基础负荷曲线进行预测;根据空调负荷预测模型对目标年空调负荷进行预测;对目标年最大负荷进行预测。本发明能为制定年度电网发展计划和安排运行方式提供很好的指导。

    一种考虑负荷转移通道的配电网协调规划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809582A

    公开(公告)日:2015-07-29

    申请号:CN201510223218.8

    申请日:2015-05-05

    Abstract: 一种考虑负荷转移通道的配电网协调规划方法。其包括确定区域、调研收资:确定规划区域,并收集规划区域内配电网现状资料;配电网接线方式分析;配电网负荷转移通道分析;典型供电模式适应性分析;配电网协调性分析;判断供电能力是否达到最大等步骤。本发明效果:本方法协调配电网各电压等级综合考虑负荷转移通道,提出适合区域配电网的典型供电模式,有利于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针对性,提高电网安全可靠水平、延缓电网投资、提高电网设备利用效率,因此本方法更为科学、全面。本方法为配电网规划人员进行配电网投资提供了有益参考,为日后配电网规划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本方法易于掌握与操作。

    适用于评价影响电网规划决策因素权重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517237A

    公开(公告)日:2015-04-15

    申请号:CN201310445167.4

    申请日:2013-09-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4S10/60 G06Q10/06375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评价影响电网规划决策因素权重的方法,步骤如下:(1)通过德尔菲法获取影响因子,根据各位专家对影响电网发展决策的因素的理解来确定电网规划过程中影响决策的各项具体的因子;(2)通过二维矩阵法,定义步骤(1)中每一个影响因子的影响概率等级、影响值等级、影响等级、注意力等级,对不同等级定义不同的数值;(3)对步骤(2)中每一个影响因子的影响概率等级、影响值等级、影响等级、注意力等级对应的数值,通过Borda序值法计算出该影响因子的Borda值,对各个影响因子的Borda值进行排序,完成权重计算。该方法实现了对影响电网规划决策因素的定性分析向定量计算的转化,更加科学、更加合理。

    一种电网建设项目后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700029A

    公开(公告)日:2014-04-02

    申请号:CN201310687431.5

    申请日:2013-12-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4S10/54

    Abstract: 一种电网建设项目后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方法。其包括确定指标、建立树状层级后评价指标结构、确定各指标权重和确定评价指标体系等步骤。本发明提供的电网建设项目后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方法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采用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法,建立了具有指导意义的后评价指标体系,能够对电网建设项目进行全局性和整体性的评价。在电网建设项目投运几年后,对技术合理性、运行安全性、供电质量及运行经济性等各方面进行了较全面的评价。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