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425829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525579.7
申请日:2024-04-29
Applicant: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甘肃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吴忠供电公司 ,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
Inventor: 周秀 , 田天 , 白金 , 张建国 , 史磊 , 王博 , 吴旭涛 , 杨海涛 , 俞华 , 罗艳 , 赵晓林 , 常文治 , 刘垚 , 刘康 , 何宁辉 , 倪辉 , 马宇坤 , 高婷玉 , 王玮 , 金海川 , 吴志勇 , 王东方 , 田禄 , 马云龙 , 王晓康 , 殷健 , 谢一鸣 , 包艳艳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变压器铁心及夹件多点接地缺陷定位方法、介质及系统,属于变压器铁心及夹件技术领域,包括:分别构建变压器铁心及夹件正常工作状态和多点接地缺陷状态下的电气特征、振动频谱特征和温度场分布;构建变压器铁心及夹件多物理场的耦合诊断模型;输入待测变压器的数据得到待测变压器是否存在多点接地缺陷的判断结果;连续对变压器的输入端施加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时测量得到的脉冲响应波形,提取脉冲特征、电气特征、振动频谱特征以及的温度场分布,对多组脉冲特征及对应的脉冲下电气特征、脉冲下振动频谱特征以及脉冲下温度场分布进行融合,得到融合特征;利用接地缺陷定位模型,输入融合特征,得到变压器多点接地缺陷区域并输出。
-
公开(公告)号:CN118392297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546694.2
申请日:2024-05-06
Applicant: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宁夏大学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 沈阳工业大学 ,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石嘴山供电公司 ,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
Inventor: 周秀 , 王誉蓉 , 白金 , 张建国 , 潘亮亮 , 田天 , 王博 , 陈德志 , 史磊 , 司文荣 , 杨海涛 , 俞华 , 罗艳 , 赵晓林 , 高婷玉 , 张庆平 , 杨定乾 , 陈磊 , 马宇坤 , 蒋芮 , 杨慧 , 张福荣 , 张鹏程 , 路宏勇 , 胡啸宇 , 赵莹莹 , 高小奇
IPC: G01H17/00 , G01R31/00 , G06F18/15 , G06F18/2113 , G06F18/2131 , G06F18/214 , G06F18/2431 , G06F18/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变压器铁心及夹件振动检测方法、介质及系统,属于变压器铁心及夹件技术领域,包括:获取振动信号组和声音信号组;计算拆分振动信号集和多个时域声音信号;筛选时域声音信号,得到环境噪音时域声音信号;提取环境噪音时域声音信号的噪音特征;提取每个拆分振动信号的拆分振动特征;遍历输入拆分振动特征,得到每一个噪音特征和每一个拆分振动特征的关联度;删除每一个拆分振动信号集中的关联度大于预设的关联度阈值的拆分振动特征对应的拆分振动信号,生成干净振动信号;建立变压器铁心及夹件受到变压器内电磁力的运动方程,计算铁心及夹件的每个振动采集点的振动;对振动采集点的振动进行融合,得到融合振动信号并输出。
-
公开(公告)号:CN118248171A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410328597.6
申请日:2024-03-21
Applicant: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宁夏大学 ,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石嘴山供电公司
Inventor: 周秀 , 白金 , 张建国 , 潘亮亮 , 田天 , 史磊 , 杨海涛 , 俞华 , 罗艳 , 王博 , 王誉蓉 , 赵晓林 , 高婷玉 , 蒋芮 , 杨定乾 , 赵一昆 , 陈磊 , 戴龙成 , 胡啸宇 , 刘宏 , 许广虎 , 尹思源
IPC: G10L25/51 , G10L25/30 , G10L21/0272 , G06F18/214 , G06F18/2431 , G06F30/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变压器铁心及夹件声纹识别方法、介质及系统,属于变压器铁心及夹件技术领域,包括:实时获取变压器运行过程中的噪声信号、多点振动信号以及电气参数,删除与变压器铁心及夹件无关的信号,得到第一信号;建立非线性振动模型,用于描述铁心及夹件的振动与有限元模型的每个单元受到的电磁力的关系;利用非线性振动模型,计算电气参数变化与振动信号变化的映射关系,形成电气‑振动变化映射,记为第一映射;建立第一信号以及多点振动信号的映射关系,记为第二映射;融合第一映射以及第二映射,记为第三映射;根据第三映射,得到铁心及夹件的声纹;训练一个神经网络模型,用于根据变压器铁心及夹件的声纹判断铁心及夹件的健康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18243372A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410327117.4
申请日:2024-03-21
Applicant: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宁夏大学 ,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吴忠供电公司
Inventor: 周秀 , 白金 , 张建国 , 潘亮亮 , 田天 , 史磊 , 杨海涛 , 俞华 , 罗艳 , 王博 , 王玮 , 王誉蓉 , 赵晓林 , 高婷玉 , 杨定乾 , 赵一昆 , 孙尚鹏 , 徐玉华 , 谢一鸣 , 吴杰 , 陈青松 , 于家英 , 许广虎 , 严岩 , 张恒 , 杨彦文
IPC: G01M13/00 , G06F30/2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变压器铁心及夹件谐波损耗检测方法、介质及系统,属于变压器铁心及夹件技术领域,包括:建立变压器的铁心及夹件有限元模型和电磁场基础分布模型;建立铁心的受力模型及夹件的振动模型;确定铁心及夹件的薄弱位置;在标准正弦波电流中以替换的方式随机加入多种不同频率的谐波,并计算对应谐波造成的电磁场分布模型,记为谐波电磁场分布模型;计算铁心及夹件在谐波电流作用下的受力情况,并建立谐波电流下的受力累积损耗模型;利用实际实验采集的数据,对受力累积损耗模型进行修正;根据修正后的受力累积损耗模型,输入待测变压器的电流参数,计算得到其铁心及夹件在谐波电流作用下的谐波损耗。
-
公开(公告)号:CN117932558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410230901.3
申请日:2024-02-29
Applicant: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吴忠供电公司 ,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石嘴山供电公司
Inventor: 周秀 , 张建国 , 田天 , 白金 , 史磊 , 杨海涛 , 俞华 , 罗艳 , 王博 , 王玮 , 蒋芮 , 高婷玉 , 孙尚鹏 , 陈江波 , 徐玉华 , 谢一鸣 , 邵苠峰 , 于家英 , 刘康 , 丁国成 , 申笑林 , 曲利民 , 晁阳 , 包艳艳 , 许敏虎 , 尹思源 , 厉东
IPC: G06F18/27 , G06F18/213 , G06F18/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变压器铁心绕组耦合振动模型建立方法、介质及系统,属于变压器铁心绕组耦合振动模型技术领域,包括:获取变压器铁心上设置的M个光纤加速度传感器采集的信号,记为第一加速度信号集;同步获取变压器绕组上设置的N个光纤加速度传感器采集的信号,记为第二加速度信号集;预处理后转化为振动信号,得到第一振动信号集和第二振动信号集;每个信号的频域特征;以任意一个第一振动信号作为基础信号,对每个第二振动信号进行滤波并计算滤波比;建立回归模型,用于计算铁心振动对绕组振动的影响度,拟合得到变压器铁心绕组耦合振动模型。解决了现有技术缺乏考虑铁心振动对绕组振动的影响,难以更全面地反映变压器铁心绕组的振动特征。
-
公开(公告)号:CN113109754A
公开(公告)日:2021-07-13
申请号:CN202110378404.4
申请日:2021-04-08
Applicant: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公司 ,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宁东供电公司
Inventor: 刘志远 , 于晓军 , 吴建云 , 蔡乾 , 蒙金有 , 赵欣洋 , 蒙博 , 何汶蔚 , 李志远 , 吴一凡 , 王振锋 , 郭军慷 , 于小艳 , 沙云 , 罗美玲 , 黄伟兵 , 赫嘉楠 , 史磊 , 叶涛 , 陆洪建 , 杨晨 , 安艳杰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流互感器一二次回路完整性检测方法,包括:一次回路检测步骤:在电流互感器一次侧注入设定直流电流;所述直流电流强度大于等于第一预设阈值,若检测的直流电流数值小于所述设定直流电流数值时,则判断电流互感器一次侧存在接触不良或断开;二次回路检测步骤:在电流互感器一次侧注入设定交流电流;所述交流电流强度大于等于第二预设阈值,若检测的交流电流数值小于所述设定交流电流数值时,则判断电流互感器二次侧存在接触不良或开路;该方法主要通过加入直流电流和交流电流完成,结合输出电流大小从而精确判断出电流互感器一二次回路的完整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964962A
公开(公告)日:2021-06-15
申请号:CN202110164678.3
申请日:2021-02-05
Applicant: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公司 , 西安交通大学 ,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刘志远 , 吴建云 , 郝治国 , 于晓军 , 杨松浩 , 蒙金有 , 罗美玲 , 黄伟兵 , 蔡乾 , 赫嘉楠 , 张宇博 , 史磊 , 林泽暄 , 叶涛 , 王小立 , 于小艳 , 沙云 , 尹琦云 , 陆洪建 , 杨晨 , 安燕杰
IPC: G01R3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输电线路故障分类方法,步骤a:提取电流故障样本数据并将电流故障样本分类,根据电流故障类型建立电流样本矩阵;步骤b:设置判定值,并依据样本矩阵建立深度字典学习的数学模型;步骤c:对数学模型进行训练;步骤d:根据判定值判定数学模型是否训练完成;若不符合判定值条件则重复步骤c,若符合判定值条件则跳转步骤e。步骤e:数学模型完成建立并输出;本发明有三个技术优点,能自动动提取特征;物理含义明确;模型性能好。
-
公开(公告)号:CN117592159B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311596221.5
申请日:2023-11-27
Applicant: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长沙理工大学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
Inventor: 周秀 , 白金 , 杨鑫 , 田天 , 相中华 , 史磊 , 潘亮亮 , 常文治 , 杨海涛 , 司文荣 , 俞华 , 赵晓林 , 刘康 , 吴兴旺 , 殷睿 , 李甘霖 , 高婷玉 , 胡啸宇 , 张广东 , 倪辉 , 赵莹莹 , 梁基重 , 李国栋 , 包艳艳 , 孙尚鹏 , 于家英 , 马宇坤
IPC: G06F30/13 , G06F30/27 , G06F18/214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降阻均压的导体接地装置的分析设计方法,属于接地装置设计技术领域,包括:利用电流在土壤中的扩散均匀度优化短导体接地模块的基本参数,包括短导体之间的间隔、短导体长度以及短导体接地模块的垂直长度;利用CDEGS软件搭建短导体接地模块模型,建立基本参数组成的第一数据集;计算第一变化率并建立第二数据集;将第二数据集中的短导体间隔、短导体长度作为输入,第一变化率作为输出,通过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得到短导体设计参数模型;利用遗传算法作为优化函数对短导体设计参数模型构成的映射函数进行优化,找到用于降阻均压的导体接地装置中短导体的设计参数,记为目标设计参数;根据目标设计参数设计导体接地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17609831A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311560159.4
申请日:2023-11-21
Applicant: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石嘴山供电公司 ,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直流技术中心 ,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保定天威新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Inventor: 周秀 , 相中华 , 史磊 , 常文治 , 杨海涛 , 俞华 , 潘亮亮 , 蒋芮 , 王进 , 白金 , 田天 , 杨定乾 , 张广东 , 罗艳 , 高婷玉 , 吴兴旺 , 赵晓林 , 雷战斐 , 刘康 , 张庆平 , 马圣威 , 吴杰 , 陈青松 , 胡啸宇 , 刘宏 , 谢一鸣 , 包艳艳 , 马宇坤 , 戴龙成 , 严岩
IPC: G06F18/24 , G01R31/12 , G06F18/23213 , G06F18/2135 , G06F18/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随机矩阵的变压器局放检测方法、介质及系统,属于变压器局部放电检测技术领域,包括:获取变压器运行中的采集的信号,并对检测到的信号进行预处理,去除噪声;将预处理后的信号输入随机矩阵进行处理;利用滑动窗口计算处理后的随机矩阵最大特征根;采用K‑Means算法对最大特征根进行聚类,得到多个聚类中心;对多个聚类中心的最大特征根求平均;计算平均后的多个聚类中心的特征根与平均特征根的最大特征根之差;根据得到的多个聚类中心的特征根采用天牛须算法滑动窗口宽度进行寻优,并迭代执行步骤S30‑S70,直到达到迭代结束条件;根据迭代完成后得到的最大特征根之差判断是否存在局部放电。
-
公开(公告)号:CN117574711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1525788.3
申请日:2023-11-15
Applicant: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长沙理工大学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
Inventor: 周秀 , 白金 , 杨鑫 , 田天 , 相中华 , 史磊 , 潘亮亮 , 常文治 , 杨海涛 , 司文荣 , 俞华 , 赵晓林 , 刘康 , 胡君瑶 , 焦艺哲 , 高婷玉 , 吴兴旺 , 丁国成 , 张广东 , 赵莹莹 , 梁基重 , 刘宏 , 包艳艳 , 陈磊 , 徐玉华 , 张恒 , 严岩 , 戴龙成
IPC: G06F30/23 , G01R31/00 , G01R31/12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考虑MOA配置的变电站10kV出线耐雷水平计算方法,属于线路耐雷水平评估技术领域,旨在提供采用避雷器能量判断配电线路的耐雷水平的方法,以考虑的多重雷击对配电线路中避雷器的影响;所述方法包括:初始化生成过电压仿真模型;过电压仿真模型响应于当前输入的第二雷击参数、第一避雷器参数以及杆塔参数,输出具有目标性质的避雷器受到不同强度的多重雷击时,所对应的两端电压和瞬时电流;基于多个两端电压和瞬时电流,确定吸收能量;基于最大通流能量,从多个吸收能量中确定出目标吸收能量;确定目标吸收能量对应的目标强度的多重雷击,并将目标强度的多重雷击的首次雷击雷电流幅值,确定为线路的耐雷水平阈值。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