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区低电压问题的预判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6229978B

    公开(公告)日:2017-09-01

    申请号:CN201610855590.5

    申请日:2016-09-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台区低电压问题的预判方法,包括收集数据;将台区简化为由分支元件和主干元件构成的网络并预估网络参数;确定各分支用户特性指标;预测各分支的逐年最大负荷;计算各分支的电压值和低电压持续时间,统计低电压用户数;判断低电压问题严重程度,完成预判。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实施所述预判方法的系统,包括数据获取模块、数据仓库、数据处理模块和分析预警模块;数据获取模块获取数据并存储到数据仓库;数据处理模块处理数据;分析预警模块对台区低电压问题分析、预测和报警。本发明提供的这种台区低电压问题的预判方法和系统,实现了对低电压用户数、低电压持续时间和低电压值的预判;而且方法便捷、计算简单准确。

    一种促进风电消纳的热电联合优化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6849188A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申请号:CN201710058396.9

    申请日:2017-01-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促进风电消纳的热电联合优化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预测各供热区域的用热量需求值,并获取热网连通区域的管网热损耗;依据用热量需求值和管网热损耗构建热电联产机组的热电耦合模型,依据火电机组和风电场的出力预测值构建发电调度模型;依据热电耦合模型、发电调度模型、热力设备、电负荷和热负荷构建热电联合优化模型;依据热电联合优化模型确定所述热电联产机组和热力设备的供热计划,及火电机组和风电场的发电计划。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促进风电消纳的热电联合优化方法及系统,弱化了以热定电的电网调度模式,增强了电网调峰能力,进而有效地消纳风电、减少弃风电量。

    台区低电压问题的预警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6157180A

    公开(公告)日:2016-11-23

    申请号:CN201610853336.1

    申请日:2016-09-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台区低电压问题的预警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数据交互模块、数据仓库、数据集成模块和预警分析模块;数据交互模块获取基础数据;数据仓库存储数据;数据集成模块调取需要的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并传送给预警分析模块;预警分析模块对台区内的低电压问题进行预测,并在预测到台区内可能出现低电压问题时发出报警信号,完成台区低电压问题的预警。本发明通过数据交互模块实现系统内外业务数据的抽取;通过数据集成模块实现对抽取的业务数据进行装载、清洗、贯通和分类;通过预警分析模块实现对现状电网和规划期电网存在的低电压问题进行分析、预警和直观展示;本发明实现低电压问题预警的自动化、实用化、可视化。

    配电网待建项目对电网可靠性影响的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279617A

    公开(公告)日:2016-01-27

    申请号:CN201510830667.9

    申请日:2015-11-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4S10/5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电网待建项目对电网可靠性影响的计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收集配电网运行资料;将配电网划分区域块;预估区域块内线路主干线长度、主干线线径、分支条数、分支线长度、分支线线径、配变台数和装接容量参数;计算各个区域块的可靠性参数,构造简化网络模型;计算负荷类别因子:计算负荷分布系数;构造多元负荷模型;完成配电网的可靠性定量计算。本发明采用分区域块的思想,利用现有参数对区域块参数预估,简化配电网模型,克服了可靠性量化过程中基础参数收集困难、负荷状态单一等局限性;充分利用基础运行人员的经验,使得数据收集量少、操作性强;采用理论分析方法对待建项目进行可靠性定量计算,实现可靠性影响的快速量化。

    一种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络重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734153A

    公开(公告)日:2015-06-24

    申请号:CN201510173535.3

    申请日:2015-04-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3/00 G06N3/00

    Abstract: 一种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络重构方法。本发明提供的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络重构方法从配电网络的实际运行情况出发,建立了一种考虑多种负荷方式的配电网络拓扑调整模型,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同时,根据配电网络拓扑调整的特点,采用了二进制粒子群优化算法进行拓扑调整,并提出了一种动态惯性权重调整方式,能更好地协调全局收敛的速度与局部收敛的精度,具有较好的寻优效果。IEEE-33节点典型配电系统的拓扑调整结果及分析证明了本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