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909253B
公开(公告)日:2020-09-04
申请号:CN201711062619.5
申请日:2017-11-02
Applicant: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天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区间层次分析法的智能配电网调度控制效果评估方法,其技术特点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构建智能配电网调度控制效果估指标体系;步骤2、基于步骤1构建的智能配电网调度控制效果评估指标体系,结合区间层次分析法求解指标权重值,建立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智能配电网调度控制效果评估模型;步骤3、对智能配电网调度效果进行综合评估。本发明通过对核心指标的评价,对智能配电网调度控制效果的定量评价提供了有力支持,可有效地对配电网调度情况提供建议和解决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07909253A
公开(公告)日:2018-04-13
申请号:CN201711062619.5
申请日:2017-11-02
Applicant: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天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区间层次分析法的智能配电网调度控制效果评估方法,其技术特点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构建智能配电网调度控制效果估指标体系;步骤2、基于步骤1构建的智能配电网调度控制效果评估指标体系,结合区间层次分析法求解指标权重值,建立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智能配电网调度控制效果评估模型;步骤3、对智能配电网调度效果进行综合评估。本发明通过对核心指标的评价,对智能配电网调度控制效果的定量评价提供了有力支持,可有效地对配电网调度情况提供建议和解决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07167757A
公开(公告)日:2017-09-15
申请号:CN201710554904.2
申请日:2017-07-10
Applicant: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G01R35/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35/02
Abstract: 本发明本发明提供一种采用改进数字滤波算法的电子式互感器校验方法及系统,包括以下步骤:1)同步获取待测电子式互感器和模拟量转数字量系统的采样数据;2)采用改进数字滤波算法对所述采样数据进行数字滤波处理;3)采用过零点检测法分别提取所述采样数据的基频分量;4)根据相位差法分别获取所述采样数据的频率、相位和幅值;5)根据所述频率、所述相位和所述幅值计算待测电子式互感器的相位误差、电流误差、电压误差和A类不确定度。本发明在数据处理方面大大降低了突发干扰的影响,校验的准确性高,不存在延时现象,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校验的效果差、准确性低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8764300B
公开(公告)日:2021-09-28
申请号:CN201810425988.4
申请日:2018-05-07
Abstract: 一种固定式光伏发电系统最佳倾角的大数据聚类分析方法。其包括分析光伏发电系统发电的影响因素,构建考虑光伏发电板阵列倾角的固定式光伏发电系统年平均辐照量最大最小模型;结合现场的平均日辐照量实测数据,基于大数据聚类分析方法求解上述固定式光伏发电系统年平均辐照量最大最小模型,由此确定出光伏发电板阵列最佳倾角等步骤。本发明效果:可对固定式光伏发电组件年辐照最大量的定量分析提供了有力支持,有效地对区域范围内光伏发电组件最大出力的求取提供解决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05139081B
公开(公告)日:2019-03-29
申请号:CN201510471438.2
申请日:2015-08-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可靠性的配电系统联络点规划方法,其特点是包括多联络配电系统可靠性分析方法以及建立联络点规划模型并对其进行求解方法,所述多联络配电系统可靠性分析方法采用分块可靠性计算的最小割集法实现,所述建立联络点规划模型并对其进行求解。本发明采用分块可靠性计算的最小割集法对多联络配电系统进行可靠性分析,以系统供电可靠性指标为约束,以经济性最优为目标建立了联络点规划模型,并采用遗传算法进行求解,保证了系统在具有较高供电可靠性前提下,经济性最好并获得较好的投资回报率,具有较强的工程指导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8471139A
公开(公告)日:2018-08-31
申请号:CN201810390079.1
申请日:2018-04-27
Abstract: 一种含新能源和温控负荷的区域电网动态需求响应方法。其包括设定以平抑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出力波动最小作为目标的目标函数及约束条件,构建含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电动汽车和温控负荷的区域电网动态需求响应模型;采用改进的粒子群算法对区域电网动态需求响应模型进行求解;进行含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电动汽车和温控负荷的区域动态需求响应调度等步骤。本发明能够对区域电网的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电动汽车和温控负荷进行协同调度,可有效进行区域电网经济调度管理,减少间歇性分布式电源和随动性电动汽车对电网的冲击,平抑长时间响应特性温控负荷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07832909A
公开(公告)日:2018-03-23
申请号:CN201710912926.1
申请日:2017-09-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Q10/0635 , G06Q10/06393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熵权法的农村小型分布式光伏建设风险评估方法,其技术特点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分析分布式光伏建设风险的影响因素,构建分布式光伏建设评估指标体系;步骤2、基于步骤1构建的分布式光伏建设评估指标体系,结合熵权法求解指标权重值,从而形成了基于熵权法的分布式光伏建设风险评估模型;步骤3、对分布式光伏建设风险进行综合评估。本发明通过对核心指标的评价,对从事分布式光伏投资建设企业进行用户筛选提供了有力支持,可有效地对区域范围内分布式光伏建设的可行性提供建议和解决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04868481B
公开(公告)日:2017-11-14
申请号:CN201510224616.1
申请日:2015-05-06
IPC: H02J3/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40/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配电网络全天有功损耗最小的电容补偿方法,其特点是包括:根据配电网络参数、各节点出力上下限数据,形成数据文件并存储;建立配电网络无功补偿模型,选取该配电网络的各时段各线路总有功损耗作为目标;根据调度处所提供的未来一天配电网络负荷预测数据,将负荷平均分为12段;在满足潮流约束条件下,进行配电网无功优化计算;从迭代所得的变量中选取控制策略值,从而控制SVC等设备完成调节功能。本发明设计合理,其从整个配电网的角度出发综合调节SVC等无功补偿设备的出力;解决了传统的电容器分组投切造成的网络过补偿或欠补偿的问题,在维持配电网电压稳定、减少线路电能损耗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6651628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610824834.3
申请日:2016-0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图论的区域冷热电综合能源优化配置方法及装置,其技术特点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根据区域冷热电综合能源运行费用最小的目标函数及预先设置的约束条件,构建区域冷热电综合能源费用最小的优化模型;步骤2、基于步骤1构建的区域冷热电综合能源费用最小的优化模型,结合冷热电综合能源系统的网络拓扑连接,建立基于图论的区域冷热电综合能源优化配置模型;步骤3、采用改进遗传算法求解基于图论的区域冷热电综合能源优化配置模型,实现冷热电综合能源的优化配置。本发明综合考虑冷热电混合能源的互相耦合特点并兼顾冷热电混合能源的出力约束,构建了以区域冷热电综合能源费用最小的优化模型,有效地对区域范围内冷热电混合能源优化配置提供了解决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05404932A
公开(公告)日:2016-03-16
申请号:CN201510702200.6
申请日:2015-10-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40/76 , Y04S10/54 , Y04S10/545 , G06Q10/04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智能电网创新示范区的能源互联网综合评估与优化配置方法,其技术特点是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建立基于智能电网创新示范区能源互联网评价指标体系;步骤2、根据各指标间的相关性,采用解释结构模型对指标进行分层处理;步骤3、求解各指标对应的权重因子;步骤4、对各指标进行数据预处理:步骤5、对智能电网创新示范区进行综合评价;步骤6、依据评价结果对示范区智能电网进行优化配置。本发明从多个角度建立智能电网创新示范区能源互联网评价指标体系,借鉴解释结构模型和层次分析法的思路给出能源互联网综合评估方法,以评估结果为依据对示范区能源互联网进行优化配置,以期对能源互联网建设提供评估方案和指导策略。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