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323016A
公开(公告)日:2019-10-11
申请号:CN201910527316.9
申请日:2019-06-18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电力金具同步压制成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待压制工件放置于多个压制模具中间,所有压制模具能够同时靠近或者远离待压制工件;使所有压制模具一同靠近待压制工件完成压制;使压制模具回到压制前的位置,取下压制完成的工件。通过多个压制模具同时靠近或者远离待压制工件实现完成压制,由于多待压制工件表面同时进行压制能够保证压制力的均匀,同时多个压制模具可以同时压制成型多待压制工件的多个表面,压制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09986494A
公开(公告)日:2019-07-09
申请号:CN201910380412.5
申请日:2019-05-08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伍川 , 李清 , 叶中飞 , 张博 , 杨晓辉 , 吕中宾 , 朱莉 , 陶亚光 , 潘勇 , 姚德贵 , 卢明 , 魏建林 , 谢凯 , 马伦 , 任鹏亮 , 宋高丽 , 李梦丽 , 王超 , 陈钊
IPC: B25B21/00 , B25B23/14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杆塔螺栓电动扭矩扳手及其控制方法,根据当前电机扭矩与磁链,依据欧拉法以及永磁同步电机的数学模型,预测在不同电压矢量下的下一时刻的电机扭矩和磁链,根据扳手目标扭矩值和定子目标磁链值以及预测的下一时刻的电机扭矩值和磁链值,计算不同电压矢量下的目标函数值,选择使目标函数最优的电压矢量为下一时刻的电压。本发明通过定子电流与磁链的预测模型取代了传统的PI调节器,扭矩响应较快,对杆塔螺栓紧固有较好意义。通过构造合适的目标函数使驱动电机的每一步控制都是满足控制目标的最优情况,实现了杆塔螺栓电动扭矩扳手输出扭矩的高精度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9666872A
公开(公告)日:2019-04-23
申请号:CN201910054169.8
申请日:2019-01-21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C22C38/38 , C22C38/34 , C22C33/04 , C22C9/06 , C22C9/01 , C22C1/02 , C21D9/08 , C22F1/08 , H01R4/01 , H01R11/01 , H01R11/09 , H01R43/00 , H01R43/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导线接续金具、制备方法及导线接续方法,接续金具包括内层形状记忆合金管及导电外层形状记忆合金管,外层形状记忆合金管中部内壁上设有多个中空的环形径向定位板,径向定位板的中空部位形成容纳内层形状记忆合金管的中空管道,内层形状记忆合金管端部外壁上设有轴向定位板,轴向定位板与外层形状记忆合金管最外端的径向定位板外端面接触连接,内层形状记忆合金管与径向定位板接触连接,外层形状记忆合金管的两端部和内层形状记忆合金管在受热后内径收缩,使用时将导线从内层形状记忆合金管的两端管口导入,加热内层形状记忆合金管使其握紧导线内层承载芯,加热外层形状记忆合金管使其握紧导线外层导电层,导线接续质量高。
-
公开(公告)号:CN113183075B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110636659.6
申请日:2021-06-08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伍川 , 刘光辉 , 叶中飞 , 宋高丽 , 陶亚光 , 炊晓毅 , 李清 , 吕中宾 , 刘泽辉 , 张博 , 杨晓辉 , 谢凯 , 魏建林 , 马伦 , 高超 , 张世尧 , 张宇鹏 , 王天 , 李梦丽 , 陈钊 , 任鹏亮 , 白银浩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双帽螺栓的组合套筒,该组合套筒包括套筒和转换夹头;套筒具有容纳转换夹头的内腔;转换夹头的外表面与套筒的内腔的内表面相匹配,转换夹头的内表面与待施工螺母的外表面相匹配。该组合套筒可用于输电铁塔的不同双帽螺栓规格,套筒与转换夹头可灵活组合,只需少量组件即可适配大范围的螺栓规格;可有效解决对双螺帽结构的单一螺母施工问题,同时可满足大扭矩螺栓的可靠施工需求;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便于携带。
-
公开(公告)号:CN114243612B
公开(公告)日:2023-09-08
申请号:CN202111671564.4
申请日:2021-12-31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输电线路舞动抑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迎风截面自适应变化的输电线路舞动抑制装置及其安装方法和应用,所述舞动抑制装置包括与两条导线分别固定的挡板一,所述挡板一一侧边缘通过扭簧一连接挡板二,所述挡板一和挡板二自然状态下夹角为10‑20°。本发明迎风截面自适应变化的输电线路舞动抑制装置可实现迎风面积的自适应变化抑制舞动的效果,抑制输电线路舞动效果好,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廉,安装和拆卸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16345378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111681286.0
申请日:2021-12-31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输电线路防舞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应急拉索的输电线路舞动抑制装置及方法,该装置设置于输电线路导线上,包括设置在输电线路导线上的若干应急拉索,每根所述的应急拉索向下朝远离导线方向延伸至地面处为第一锚固点,所述的应急拉索从第一锚固点朝远离导线方向水平延伸至第二锚固点,所述的第一锚固点处设置定滑轮,所述的定滑轮通过防冲击装置与第一锚固点连接,所述的第二锚固点处固定设置有单向收紧装置,所述的应急拉索穿过定滑轮与单向收紧装置连接。可实现对架空输电线路舞动的应急处置,实现线路舞动发生过程中的灾害防治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6343561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310314288.9
申请日:2023-03-28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模拟输电线路非均匀覆冰/脱冰的试验装置,包括导线缩比模型、脱冰控制装置、拉力测量系统和单目摄像识别系统;所述导线缩比模型包括钢丝绳、固定支架、悬垂串和吊环;所述钢丝绳的两端分别通过花篮螺丝挂于所述固定支架的两侧部,所述钢丝绳的中间部分均匀固定多个悬垂串,每个所述悬垂串通过所述吊环挂于所述固定支架的底部;所述钢丝绳的底部连接多个不同质量的砝码,所述脱冰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所述砝码的吸附和脱落;所述拉力测量系统与所述钢丝绳连接,用于测量钢丝绳的张力变化;所述单目摄像识别系统用于监测所述钢丝绳的最大冰跳高度。可模拟真实线路非均匀覆冰/脱冰的复杂工况,可用于室内搭建,安装便捷,操作性强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3872136B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111155325.3
申请日:2021-09-29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彭江 , 刘光辉 , 彭波 , 吕中宾 , 郑伟 , 刘泽辉 , 张博 , 张璐 , 李清 , 伍川 , 宋高丽 , 谢凯 , 叶中飞 , 陶亚光 , 张宇鹏 , 炊晓毅 , 高超
IPC: H02G7/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输电线路应急止舞用拉索抛射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转动连接抛绳器,所述抛绳器左右两侧倾斜设置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一端转动连接在抛绳器上,另一端转动连接插杆,所述底座上设置多个供插杆垂直插入的插槽,抛射时抛绳器稳定,抛射精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15932883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1139638.4
申请日:2022-09-19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1S17/89 , G06V10/44 , G06V10/76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激光雷达边界识别技术领域,且公开了基于激光雷达的导线舞动边界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激光雷达发射器向外发射出雷达激光,通过激光雷达接收器接收反射回来的激光信号,并将接收到激光信号转换成点云数据,随后对点云数据进行点云切片处理,去除边界以外的点云数据,通过保留的点云数据建立点云空间,在点云空间内创建多个体素立方体网格堆叠填充整个空间。该基于激光雷达的导线舞动边界识别方法,通过设置的点云切片处理算法,可以对反射回的光线号数据进行初步的切分,将边界以及除边界外的物体数据进行区分,从而在后续技术处理过程中,可以降低系统的运算处理量,提高边界识别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111753456B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010618693.6
申请日:2020-06-30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F30/23 , G06F113/04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适用于防导线翻转的间隔棒使用方法及使用系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0,选取长l导线建立试验模型,选取不同分布荷载分别模拟不同地形的导线所受载荷;步骤20,模拟子导线和间隔棒;步骤30,扭矩荷载加载于所述节点,针对所述间隔棒数目和初始水平张力参数依次进行分布扭矩加载,建立总扭矩T与跨中x=l/2处截面扭转角θ之间的对应关系;步骤40,将所述间隔棒均匀布置,改变间隔棒数量获得不同形式分布扭矩作用下的T‑θ关系曲线及对应工况的Tmax。本发明基于扭矩‑扭转角关系曲线着重研究间隔棒数目、初始水平张力和分裂数对分裂导线扭转刚度和翻转倾覆扭矩的影响,为分裂导线防翻转倾覆设计提供参考。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