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03707884U
公开(公告)日:2014-07-09
申请号:CN201420046760.1
申请日:2014-01-25
Applicant: 广西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重庆大学
Inventor: 周柯 , 王智慧 , 高立克 , 祝文姬 , 吴智丁 , 欧世锋 , 梁朔 , 周杨珺 , 李克文 , 俞小勇 , 吴丽芳 , 吴剑豪 , 李珊 , 孙跃 , 戴欣 , 苏玉刚 , 唐春森 , 叶兆虹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本地取电的电动汽车无线供电系统控制电路,由设置能量发射系统和能量接收系统组成,其特征在于:能量发射系统设置有N段能量发射导轨,每段能量发射导轨均设置有电压检测模块、比较判断模块以及导轨切换控制电路,导轨切换控制模块用于实现该段能量发射导轨的供、放电切换,在每段能量发射导轨上还安装有本地拾取线圈,本地拾取线圈拾取的电能通过电能变换装置为相邻能量发射导轨上的电压检测模块和比较判断模块供电。其显著效果是:在充电汽车行驶过程中,可以根据车辆的移动方向实现分段供电,通过相邻的能量发射导轨实现本地取电,不用整体铺设较长的供电线路,节约系统维护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203706789U
公开(公告)日:2014-07-09
申请号:CN201420045066.8
申请日:2014-01-24
Applicant: 广西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重庆大学
Inventor: 吴智丁 , 王智慧 , 梁朔 , 李珊 , 高立克 , 祝文姬 , 吴剑豪 , 李克文 , 俞小勇 , 吴丽芳 , 欧世锋 , 周杨珺 , 孙跃 , 戴欣 , 苏玉刚 , 唐春森 , 叶兆虹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载拾取线圈固定装置,包括一封装有拾取线圈的线圈封装盒,在线圈封装盒的上边安装有散热板,该线圈封装盒的下边固定在线圈托盘上,在线圈托盘的两侧设置有卡舌,在汽车车尾开设有托盘插口,在托盘插口的内侧壁上设有卡槽,所述卡槽与卡舌相适应,在所述托盘插口上还设有密封板,该密封板的一侧与所述托盘插口的一边的侧壁铰接,该密封板的另一侧卡接在车身上。其显著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在不改变原有拾取线圈大小的情况下,能够很好的将充电时产生的热量散发出去,延长了线圈的使用寿命;另外,通过卡槽结构可以方便的更换线圈,减少了后期维护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203479930U
公开(公告)日:2014-03-12
申请号:CN201320522633.X
申请日:2013-08-26
Applicant: 广西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广西大学
IPC: G01R31/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能在同一时间断面内准确采集配电网数据的钳表,属于配电网数据采集用的钳表量测装置技术领域,意在提供一种能在同一精准的时间断面内对电网进行数据采集,数据采集的可靠性高,并易于随时准确采集电网数据,且采集及维护成本低的一种能在同一时间断面内准确采集配电网数据的钳表。在钳表内设有微控制器和卫星校时器,卫星校时器与微控制器连接,并且钳表的时钟控制器、钳表的数据采集器和钳表的定时器也分别与微控制器连接。本实用新型主要用在电网数据采集用的钳表量测装置技术中。
-
公开(公告)号:CN203241488U
公开(公告)日:2013-10-16
申请号:CN201320161263.1
申请日:2013-04-03
Applicant: 广西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镇江泰利丰电子有限公司
IPC: G01R31/00
Abstract: 一种便携式低压无功补偿标准检测系统,无功补偿标准功率源、信号采集接口板、无功补偿检测仪、信号采集控制平台、被检测的无功补偿装置;被检测的无功补偿装置分别与无功补偿标准功率源、信号采集接口板、无功补偿检测仪连接,无功补偿标准功率源向被检测的无功补偿装置提供标准的信号输入,被检测的无功补偿装置输出的相应动作和参数反馈给信号采集接口板和无功补偿检测仪;信号采集控制平台分别与信号采集接口板、无功补偿检测仪和无功补偿标准功率源连接。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能够确保检测环境标准、正确处理;能够同时满足低压无功补偿装置的在线检测和入网前的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203151192U
公开(公告)日:2013-08-21
申请号:CN201320115732.6
申请日:2013-03-14
Applicant: 广西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10kW级电能变换系统,主要由系统启动电路及其保护电路和整流滤波电路组成;系统启动电路及其保护电路和整流滤波电路之间安装输入滤波器,整流滤波电路后依次是DC-DC变换电路及其保护电路、高频逆变电路及其保护电路、高频滤波电路和高频隔离电路,DC-DC变换电路及其保护电路和高频隔离电路之间设有逆变器控制电路。该系统用于10kW级感应式电动汽车无线充/供电系统的原级电能变换,将工频交流电变换为高频交流电,输送到磁耦合机构,实现对电动汽车的投入和切除进行感知。
-
公开(公告)号:CN204214959U
公开(公告)日:2015-03-18
申请号:CN201420505142.9
申请日:2014-09-03
Applicant: 广西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1R31/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故障指示器远传通信终端,在现有的故障指示器远传终端直流电源系统中,加入一个测量单元,用于测量电池/电容两端的电压,将电压与设定限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在实时通信模式与非实时通信模式之间进行切换。与现有故障指示器远传通信终端相比,本实用新型采用实时在线模式和非实时在线模式相结合的工作方式,并能依据内置电池/电容电压的变化实现两种工作模式的相互切换。本实用新型简单而实用,尤其对于故障指示器通信终端取电方式不稳定的情况(如太阳能取电或CT取电),在不改变现有取电方式的条件下,能实现故障指示器远传通信终端长期稳定可靠的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203705513U
公开(公告)日:2014-07-09
申请号:CN201420047085.4
申请日:2014-01-24
Applicant: 广西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重庆大学
Inventor: 祝文姬 , 孙跃 , 高立克 , 梁朔 , 周杨珺 , 欧世锋 , 周柯 , 吴智丁 , 吴剑豪 , 李珊 , 吴丽芳 , 李克文 , 俞小勇 , 王智慧 , 苏玉刚 , 戴欣 , 唐春森 , 叶兆虹
IPC: G01R15/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霍尔传感器输出信号处理电路,包括一霍尔传感器连接口,其第一管脚接正电源输入,第二管脚输出检测信号,第三管脚接负电源输入,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管脚上连接有一采样电阻R1,该采样电阻R1的采样端与二极管D1的正极相连,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电路输出端,在二极管D1的正极和负极之间设置有一路跳线S1,在所述电路输出端上还经另一路跳线S2与滤波电容C1相连。其显著效果是:通过采样电阻R1、二极管D1以及滤波电容C1作为霍尔传感器输出信号处理电路,利用跳线S1和跳线S2的连接与否来改变电路的性能,从而实现不同场景的应用,满足不同系统对霍尔传感器信号的输入、输出需求,提高电路的适应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203225593U
公开(公告)日:2013-10-02
申请号:CN201320215196.7
申请日:2013-04-25
Applicant: 广西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武汉大学
IPC: H02J17/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无线能量传输的高频功率驱动系统,包括光耦隔离电路、整形电路、差分电路、功率变换电路、全桥电路;光耦隔离电路、差分电路分别与整形电路连接;功率变换电路分别与整形电路、全桥电路连接;功率变换电路采用IR2110实现;全桥电路采用MOSFET管实现。本实用新型工作在高频范围内,摒弃了传统系统采用死区控制的方式,根据系统主电路的结构,设计出系统的各单元电路,选用适合的功率变换电路、控制方式和MOSFET管,对系统进行安装调试,经过反复试验,达到了各项指标的要求。本实用新型具有良好的操作性和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203193405U
公开(公告)日:2013-09-11
申请号:CN201320215874.X
申请日:2013-04-25
Applicant: 广西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武汉大学
IPC: H02J17/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小尺寸无线能量传输系统,包括发射端和接收端,发射端包括信号发生器和发射线圈,接收端包括接收线圈,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中设置有铁芯;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相距10cm,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的半径均为3cm;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均由导线均匀、紧密地缠绕而成,导线的截面为圆形;本实用新型通过分别在接收端和发射端加入不同数量的铁芯来观察在电源输入信号固定为正弦波信号情况下接收端信号有效值变化,分析得到本实用新型的能量传输效率。通过理论分析与实验数据表明,本实用新型可有效提高能量传输效率,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易操作性。
-
公开(公告)号:CN203192172U
公开(公告)日:2013-09-11
申请号:CN201320223793.4
申请日:2013-04-27
Applicant: 广西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线能量传输系统的电磁辐射安全预警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电压电流采集模块、安全距离计算模块、灯光预警系统;电压电流采集模块分别与无线能量传输系统中的发射端和接收端连接。本实用新型利用共振耦合的机理、国家电磁辐射防护规定的限值,计算出安全距离,并在超过预警设置时通过灯光报警。本实用新型对无线能量传输系统应用中的职业和环境的电磁辐射安全防护具备指导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