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948377A
公开(公告)日:2018-12-07
申请号:CN201710353066.2
申请日:2017-05-18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壳聚糖的快速溶解方法及其应用,首先利用酸液初步溶解壳聚糖粉末,然后利用碳酸盐或碳酸氢盐进行中和,析出壳聚糖,最后加入碱金属氢氧化物再次溶解壳聚糖,即能够快速地制备出稳定的壳聚糖碱性水溶液,溶解过程中可加入尿素或硫脲,能够进一步提高壳聚糖碱性溶液的稳定性。该方法在接近室温的条件下进行,无须将溶液进行长时间的冷冻‑解冻,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解决了快速制备壳聚糖碱性水溶液的难题。利用本发明制备的壳聚糖碱性水溶液可以制备出任意形式的壳聚糖成型品:如膜状、板状、颗粒状、钉状、纤维状物,还可以加工成各种壳聚糖衍生物,很适合大规模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8159501A
公开(公告)日:2018-06-15
申请号:CN201810065852.7
申请日:2018-01-23
Applicant: 武汉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L27/46 , A61L27/58 , A61L2300/214 , A61L2300/412 , A61L2300/604 , A61L2400/12 , A61L2430/02 , C08L8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复合纳米级羟基磷灰石的丝素蛋白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在修复骨折部位的应用。该方法是将纳米级的羟基磷灰石按一定比例均匀分散在丝素蛋白中,通过六氟异丙醇使其溶解,并将混合溶液倒入圆柱形模具中,通过甲醇浸泡使丝素蛋白分子链进行自组装再生成机械强度优异的复合材料,最后通过机械加工的方法将复合材料制成医用骨钉。根据材料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优秀的机械性能和体内降解可控的特点,将其应用在骨折固定方面。本发明采用简单易行、成品率高、无毒性的方法制备体内降解可控的丝素蛋白/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骨折内固定材料,可有效规避骨折修复过程中产生的骨质疏松症状,其无需二次手术取出的特点也为骨折病人减少痛苦。
-
公开(公告)号:CN107619482A
公开(公告)日:2018-01-23
申请号:CN201710875152.X
申请日:2017-09-25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高度取向结构和优异力学性能的各向异性双交联纤维素水凝胶和纤维素膜材料及其简单通用的制备方法,将少量的化学交联剂加入再生纤维素溶液中,控时、控温搅拌至纤维素溶液黏度显著提升,后转移溶液置于模具中,一定温度下进行短时间化学交联,最后将该凝胶牵伸取向,置于纤维素凝固剂中,通过产生氢键和结晶引入第二重物理交联网络,使取向的纤维素分子链被固定,得到高度各向异性双交联纤维素水凝胶。除去水凝胶内部的水制得高度各向异性双交联纤维素膜。此类水凝胶和膜具有极高的杨氏模量和断裂应力,具有很好的透光性,在偏振光下产生明显的各向异性彩虹色双折射现象,适合于工业化生产及实际应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5085716B
公开(公告)日:2017-08-25
申请号:CN201510604967.5
申请日:2015-09-21
Applicant: 武汉大学
IPC: C08B37/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季铵化壳聚糖衍生物的均相合成方法,首先壳聚糖粉末分散于7wt % KOH / 8 wt % LiOH / 8 wt %尿素水溶液中,然后迅速冷冻至溶液完全结冰,再在室温下搅拌解冻,得到壳聚糖溶液;向壳聚糖溶液中逐滴加入3‑氯‑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水溶液,于0 oC~50 oC机械搅拌反应,得到季铵化壳聚糖衍生物。所用的壳聚糖溶剂无毒、无污染、价格低廉;整个合成方法操作简便、反应条件温和、速度快且不需要加入有机溶剂作稀释剂。所得的产品取代度均匀,取代度高、水溶性好。由此开辟一条低成本、无污染、水溶液体系制备季铵化壳聚糖衍生物的新途径。
-
公开(公告)号:CN104448396B
公开(公告)日:2017-06-16
申请号:CN201410704259.4
申请日:2014-11-28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化学和物理交联的双网络纤维素凝胶系材料,该材料包括水凝胶、气凝胶和生物塑料。在纤维素溶液中加入定量的交联剂并搅拌后先形成部分化学交联的纤维素凝胶,然后将该凝胶置于纤维素的非溶剂中进行物理交联,经过水洗后得到双网络纤维素水凝胶。由双网络纤维素水凝胶干燥制备双网络纤维素气凝胶;将双网络纤维素气凝胶在150 oC以上热处理后得到碳气凝胶;将双网络纤维素水凝胶或气凝胶热压制备双网络纤维素生物塑料。本发明制备的双网络纤维素材料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高的比表面积和高的断裂伸长率等优点,并且容易加工成纤维、片材、颗粒状、薄膜、圆柱体等多种形式的成型品。
-
公开(公告)号:CN106084253A
公开(公告)日:2016-11-09
申请号:CN201610544707.8
申请日:2016-07-12
Applicant: 武汉大学
IPC: C08J3/03 , C08J3/14 , C08L1/02 , C08K3/22 , C02F1/30 , C02F101/34 , C02F101/3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J3/03 , C02F1/30 , C02F2101/308 , C02F2101/34 , C02F2101/38 , C08J3/14 , C08J2301/02 , C08K3/22 , C08K2003/2296 , C08L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纤维素的溶剂及用该溶剂直接制备纤维素/氧化锌复合微球的方法。将氢氧化钠和硝酸锌按照一定比例溶解于水中,即可制得该溶剂。将该溶剂与一定质量的纤维素混合,经过低温冷冻-解冻方法,可得到所需浓度的纤维素溶液。该纤维素溶液经再生可以制得含有氧化锌纳米粒子的微球。该溶剂溶解的纤维素具有优异的稳定性,且溶解过程绿色无污染。通过该溶液一步原位制备含有氧化锌纳米粒子的纤维素微球,方法简单,氧化锌纳米粒子分布均匀,该复合材料对于有机染料具有良好的降解作用,有望应用于废水处理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5536567A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510984809.7
申请日:2015-12-25
Applicant: 武汉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D71/10 , B01D61/145 , B01D67/0002 , C02F1/44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海鞘纳米纤维素超滤膜的制备方法。该方法用酸解法制备海鞘纳米纤维素水悬浮液,以普通滤膜为基底,将海鞘纳米纤维素水悬浮液抽滤形成超滤膜。该超滤膜可以通过酸、碱、盐等电解质控制其孔径大小,从而分离尺寸不同的微纳米颗粒。本专利还公布了该超滤膜在蛋白质浓缩和油水分离等方面的应用。本发明方案制备的海鞘纳米纤维素超滤膜可以有效分离乳化油和蛋白质,而且制备方法简单易行、成本低、无毒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030958B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310004245.7
申请日:2013-01-07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再生纤维素凝胶/环脂肪酸酯类聚合物组合物,该组合物包括再生纤维素和环脂肪酸酯类聚合物。本发明还公开了该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具体为:制备再生纤维素水凝胶;将再生纤维素水凝胶中的水置换成环脂肪酸酯单体、催化剂和引发剂,或单体、催化剂和引发剂溶液;将含有环脂肪酸酯单体、催化剂和引发剂的再生纤维素凝胶加热进行原位开环聚合反应,得到再生纤维素凝胶/环脂肪酸酯类聚合物组合物。本发明制备的组合物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热稳定性,并且根据制备过程前期制得不同形状的水凝胶可以加工成多种形式的成型品:如板材、管状物、丁状物,以及颗粒状物,适宜大规模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4726963A
公开(公告)日:2015-06-24
申请号:CN201510144594.8
申请日:2015-03-31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甲壳素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将甲壳素在低温下搅拌或经过冷冻-解冻循环溶解在含KOH、尿素和水的溶剂组合物中制得高浓度的甲壳素溶液,然后经过过滤、脱泡后喷入凝固浴中进行纺丝,进一步经过水洗、牵伸、上油和干燥后得到甲壳素纤维。本发明工艺简单,操作条件缓和易控,并且甲壳素溶液稳定性好,便于贮存与输送,溶液粘度适中,具有良好的可纺性。所采用的溶剂和凝固浴组分可重复回收利用,且回收技术成熟可靠,适合于工业化生产。本发明的甲壳素纤维在纺织、生物医用材料等诸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4262642A
公开(公告)日:2015-01-07
申请号:CN201410566366.5
申请日:2014-10-22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常温快速直接溶解纤维素的方法。该方法以氢氧化钠和硫脲为原料,将天然纤维素分散于5~20°C的9.0~10.0wt%氢氧化钠和7.0~10.0wt%硫脲的混合水溶液中,在室温下充分搅拌后(约5分钟)形成透明的纤维素浓溶液。将此纤维素溶液经过过滤、脱泡,流延成膜后,将膜在凝固浴凝固再生,用水洗净并干燥可制得再生纤维素膜。本发明由于采用溶剂在常温直接溶解,条件宽泛,可以对现有粘胶丝工艺和设备经过简单改造加以利用,并且工业废液可回收循环利用。本发明有望在工业上大规模生产膜或纺丝,因而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