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143098B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310160196.X
申请日:2023-02-20
申请人: 浙江南都电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杭州南都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涉及废旧磷酸铁锂电池资源回收领域,为了解决现有制备磷酸锰铁锂的方法技术产率低、成本较高,操作复杂以及无法量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废旧磷酸铁锂电池制备磷酸锰铁锂正极材料的方法,从废旧磷酸铁锂电池中回收磷铁资源作为原料代替常规的原料制备磷酸锰铁锂,本发明合理易行,成本低廉,环境友好,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2379277B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011064534.2
申请日:2020-09-30
申请人: 浙江南都电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杭州南都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G01R31/378 , G01R31/367 , G01R31/388
摘要: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制备技术,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容量的预测方法,包括取A只待预测容量的电芯进行完整充放电,导出放电容量并计算放电容量均值Cm;将每个待预测容量的电芯充满电,后按照以下流程进行充放电:①将待预测容量的电芯进行恒流放电,设置电芯放电截止容量为C’;②继续小电流放电至放电截止电压V1,统计①②两步总放电容量C1;③之后再将待预测容量的电芯小电流充电至截止电压V2,并统计充电容量C2,静置一定时间后统计反降电压OCV;将C1、C2、OCV输入容量预测公式即可得到电芯的预测容量值。本发明无需完全放电就能得到电芯完整放电的容量值,且平均预测误差在0.8%以内,可缩短电芯周转时间,提高产能,降本增效。
-
公开(公告)号:CN114284503B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111321972.7
申请日:2021-11-09
申请人: 浙江南都电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杭州南都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H01M4/66 , H01M4/80 , H01M4/62 , H01M10/0525 , H01M10/0585 , H01M10/42
摘要: 本发明涉及电池制备技术,具体涉及一种锂电池正极集流体、电池及制备方法,本发明通过将活泼性很强的锂金属进行表面钝化Li2CO3等物质,并利用不同粒径大小的锂金属进行复配,大颗粒的钝化锂金属在正极片辊压过程中受到辊压力的作用,大颗粒惰性锂金属一部分活性锂接触正极活性料,在有电解液的情况下,对锂离子进行初始化的充电。其次,通过控制变力的大小使得小颗粒惰性锂金属暴露与电解液接触,为锂离子传输更多的可迁移的锂离子,循环过程中活性锂不断暴露与电解液接触,最终实现电芯循环的不衰减的目的。通过在集流体进行预锂的方式,电池可不断提升循环寿命,最终获得高安全,长寿命的锂离子电池,避免了现有预锂方式效率低和不安全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303358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363087.4
申请日:2023-10-20
申请人: 浙江南都电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杭州南都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C01B32/215 , C01B32/21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废旧石墨的回收修复再生方法,先对废旧锂离子电池进行回收、分类、粗破,然后针对废旧石墨粉料依次进行超临界CO2除电解质杂质、微波剥离除杂、超声破碎、液相包覆、喷雾干燥、热处理、筛分,制备得到修复后的石墨材料。本发明可以深度去除废旧石墨中的金属杂质和有机杂质,液相包覆醇类物质修复废弃石墨表面由于老化带来的缺陷,提升回收石墨的高温性能和循环性能,能达到甚至超越常规石墨的电化学性能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5020882B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210660081.2
申请日:2022-06-09
申请人: 浙江南都电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杭州南都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 浙江南都鸿芯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H01M50/148 , H01M50/157 , H01M50/188 , H01M50/193 , H01M50/55 , H01M50/552 , H01M50/564 , B29C45/77 , B29C45/78
摘要: 本申请涉及电池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纳米注塑技术及顶盖结构。本申请公开的顶盖结构包括顶盖和正、负极柱,顶盖上分别形成有正、负极区域,正、负极柱与正、负极区域通过纳米注塑技术连接。纳米注塑技术包括以下步骤:先预处理;再将顶盖的正、负极区域和正、负极柱纳米化处理;最后通过注塑工艺分别填充正、负极柱与正、负极区域连接处的缝隙。电解池缓蚀剂由草酸和磷酸水溶液混合而成,在温度为25‑35℃,阳极载流电流密度为0.5‑5mA/m2,回料稳压源电压为20‑30V,电解电化学腐蚀时间为2‑15min的条件下进行纳米化处理。本申请制得的顶盖结构提高电池顶盖与极柱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和密封性,从而提高电池的安全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7074946A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310360764.0
申请日:2023-04-04
申请人: 浙江南都电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杭州南都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G01R31/367 , G01R31/385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测储能能量型磷酸铁锂电池能量效率的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手段缺乏对能量效率在不同条件下的模拟分析手段,系统设计较为困难的不足。该发明包括:在预设温度下测试相同电芯在不同充放电倍率下的充放电电量;计算能量效率;将两个能量效率值代入预测模型求解,得出参数的值,其中x为充放电倍率的值,y为预期能量效率的值。通过本申请的预测方法,可以得到高置信度的预测模型,从而快速响应系统配置精准把控寿命周期内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6899823A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10748177.9
申请日:2023-06-25
申请人: 浙江南都电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杭州南都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B05C9/04 , B05C9/14 , B05C9/06 , B05C1/08 , H01M4/04 , H01M4/139 , H01M4/1397 , H01M10/058 , H01M10/052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极片涂布装置,该发明包括设置在集流片AB面两侧的涂布装置和烘箱,涂布装置的数量至少为一个,涂布A面的涂布装置位为A面涂布装置,涂布B面的涂布装置位为B面涂布装置,集流片依次通过A面涂布装置和B面涂布装置,烘箱位于相邻涂布装置之间和或位于A面涂布装置和B面涂布装置之间,将微凹版涂布装置和挤压涂布装置布置在同一套涂布系统中,正负极基材通过涂布装置,实现不同厚度和不同功能材料的涂布,提高了正负极极片的生产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885312A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311086566.6
申请日:2023-08-28
申请人: 浙江南都电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杭州南都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复合补锂剂及制备方法,含复合补锂剂的极片及制备方法,以导电碳管作为载体,将补锂剂包覆在碳管表面,原位形成于碳管内外部,形成导电复合补锂剂,形成的复合补锂剂,补锂剂材料分布在碳管内部及碳管表面,能避免制浆过程中形成团聚,同时降低补锂剂脱锂电位,提高补锂剂残留物导电性。因此,本发明的复合补锂剂是通过将导电碳管与补锂剂复合而成,能有效提高制浆时补锂剂分散效果,同时能提高补锂的导电性,降低补锂脱锂电位,提高补锂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694157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597346.3
申请日:2023-05-24
申请人: 浙江南都电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杭州南都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C09D133/00 , C09D133/20 , C09D127/18 , C09D5/24 , C09D101/28 , H01M4/62 , H01M4/13 , H01M10/0525
摘要: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领域,为解决目前涂碳铝箔制备工艺复杂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涂碳铝箔涂料及利用涂碳铝箔涂料制备涂碳铝箔的方法,所述的涂碳铝箔涂料成分包括胶体、导电剂,其中以质量份计,胶体的质量份为19‑51,导电剂的质量份为54‑110,得到高导电性,粘附性强,高性能利于循环的涂碳铝箔;同时本发明还提出了利用上述涂碳铝箔制备正极片及锂离子电池,制备得到的锂离子电池性能优异。
-
公开(公告)号:CN116387619A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310140682.5
申请日:2023-02-21
申请人: 浙江南都电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杭州南都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H01M10/0567 , H01M10/0568 , H01M10/0569 , H01M10/058 , H01M10/054
摘要: 本发明涉及钠离子电池领域,为解决现有的常规电解液热稳定性较差,在电压超过4.2V时表面易发生严重的氧化分解,导致容量和循环性能恶化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钠离子电池用高压长循环电解液及其钠离子电池,所述的电解液由钠盐、溶剂和添加剂组成,其中,钠盐在电解液中的质量百分含量为10%‑25%,添加剂的质量百分含量为1%‑5%,溶剂的质量百分含量为70%‑85%。该电解液能够有效提高工作电压和SEI膜稳定性进而提升了钠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循环稳定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