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功耗继电器电路
    72.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4927186U

    公开(公告)日:2015-12-30

    申请号:CN201520695575.X

    申请日:2015-09-0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低功耗继电器电路,包括连接在电压正极端与地之间且相互并联的RC电路和继电器电路,RC电路上顺次串联有电阻R1和电容C,继电器电路上顺次串接有开关管GTR和继电器线圈J,开关管GTR的其中一端接至电压正极端,另一端通过继电器线圈J接地,其触发端通过电阻R2接于电阻R1和电容C之间,电容C上并联有开关S。本实用新型的低功耗继电器电路由简单常用的电子元件构成,它可在不改变继电器正常可靠工作的条件下使继电器的功耗降低为原来的四分之一,电路设计简单精巧,供电电压较低,不仅保证继电器工作的可靠性,提高继电器的工作寿命,并能提高整个系统的工作性能、使用寿命、安全性和可靠性。

    一种非隔离单相光伏并网逆变器

    公开(公告)号:CN205622539U

    公开(公告)日:2016-10-05

    申请号:CN201620380582.5

    申请日:2016-04-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非隔离单相光伏并网逆变器,包括H桥电路,H桥电路的直流侧连接有串联的两个分压电容,H桥电路的交流侧连接有续流支路,续流支路由两个反向连接的开关管构成,两个反向连接的开关管的连接点与两个分压电容的连接点之间连接有箝位支路,箝位支路由一个箝位开关管构成,箝位开关管就能够将续流电压箝位至太阳能电池电压的二分之一。除去全桥中的开关管,只需另外增加三个开关管即可实现现有技术中的非隔离光伏并网逆变器的功能,较现有技术中的逆变器减少了一个开关管,降低导通损耗和投入成本。

    一种单相非隔离型光伏并网逆变器

    公开(公告)号:CN204928610U

    公开(公告)日:2015-12-30

    申请号:CN201520616102.6

    申请日:2015-08-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单相非隔离型光伏并网逆变器,包括H桥电路和两个续流二极管,H桥电路的直流端用于连接直流母线,交流端用于连接电网,直流母线之间连接有一个电容支路;该H桥电路包括第一开关管、第二开关管、第三开关管、第四开关管、第五开关管和第六开关管,电容支路由两个相同的电容串接构成,第一开关管和第二开关管之间的连接点与两个电容的连接点之间的连接线路上反向串接有第一箝位二极管,第三开关管和第四开关管之间的连接点与两个电容的连接点之间的连接线路上串接有第二箝位二极管。通过引入钳位二极管和分压电容,将电流续流期间桥口电压钳位至二分之一电池电压,从而从理论上可以完全消除共模电压,具有更小的漏电流。

    一种辅助电源保护电路及辅助电源

    公开(公告)号:CN220692829U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322163721.1

    申请日:2023-08-1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源保护电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辅助电源保护电路及辅助电源。其中的保护电路包括欠电压保护模块,欠电压保护模块包括控制芯片以及第一分压支路;控制芯片用于连接辅助电源的控制开关的受控端,第一分压支路用于连接至辅助电源输入端和地之间;第一分压支路上从辅助电源输入端到地依次串有第一分压单元和第二分压单元,第一分压单元和第二分压单元的分压点与控制芯片的供电端连接,第一分压单元的阻值需保证当输入端的电压低于欠电压阈值时,第二分压单元两端分得的电压低于控制芯片的启动电压。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辅助电源保护电路可以降低辅助电源保护电路对控制开关的耐压要求,从而降低了保护电路的生产成本。

    一种地铁再生制动回馈变流器

    公开(公告)号:CN204290776U

    公开(公告)日:2015-04-22

    申请号:CN201420784920.2

    申请日:2014-12-1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铁再生制动回馈变流器,包括两组及两组以上的功率单元及其控制系统,各功率单元的直流端直接并联后用于与直流接触网连接,其交流端分别通过对应的滤波电抗并联后用于与交流电网连接;各功率单元均与控制系统相连接。本实用新型的地铁再生制动回馈变流器采用功率单元外接滤波电抗后并联拓扑在扩大容量的同时,提高了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实现各功率单元间良好均流效果;当某一个功率单元故障时故障单元单独退出,变流器仍可降额运行,功率单元随回馈功率大小逐级投退,降低各功率单元平均运行时间,装置轻载效率提高,使用寿命增加。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