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快速拼装的模块化蜂巢建筑

    公开(公告)号:CN111255271A

    公开(公告)日:2020-06-09

    申请号:CN202010092147.3

    申请日:2020-02-14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筑结构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可快速拼装的模块化蜂巢建筑包括蜂巢空间单元包括骨架、侧面板、前面板和后面板;骨架包括折叠杆,折叠杆的一端设有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第一凸块上固定设有转轴,转轴贯穿第二凸块,第一凸块上设有第一销孔,第二凸块上设有第二销孔,第一销孔中设有插销;折叠杆的另一端设有第一空心柱和第二空心柱,第一空心柱和第二空心柱转动设置在转轴上,第一空心柱和第二空心柱上设有第三销孔;当插销插入第一销孔、第二销孔和第三销孔时,两个折叠杆形成120°;相邻侧面板转动连接;前面板和后面板固定在两个骨架上;蜂巢框架单元上形成有若干正六边形柱体的安装腔。本发明意在解决建造速度快、重复利用的问题。

    一种可快速搭建的组合式蜂巢建筑

    公开(公告)号:CN111236437A

    公开(公告)日:2020-06-05

    申请号:CN202010092142.0

    申请日:2020-02-14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快速搭建的组合式蜂巢建筑,属于装配式建筑领域,包括若干蜂巢结构单元以及用于支撑所述蜂巢结构单元的蜂巢结构支撑框架,蜂巢结构单元包括为六面体结构,蜂巢结构支撑框架包括若干层平行设置的水平框架,相邻两水平框架之间通过竖直钢立柱连接,内钢立柱用于将相邻两水平框架的内六边形框架连接使得蜂巢建筑的中心形成用于容纳楼梯的六边形筒架,外钢立柱用于将相邻两水平框架的外六边形框架连接使得蜂巢建筑的外侧形成用于与所述蜂巢结构单元拼装的六个梯形框架,蜂巢结构单元沿蜂巢建筑的径向插接至所述梯形框架。本发明建筑结构具有结构自重轻、建造速度快、可重复利用、模块化、节能环保、方便运输、便于存储等优点。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框架干式节点

    公开(公告)号:CN109057009B

    公开(公告)日:2020-02-07

    申请号:CN201810716007.1

    申请日:2018-07-03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框架干式节点,包括预制上柱、预制下柱、预制承台、预制左梁和预制右梁,预制下柱顶面和预制上柱底面的中心均设置有承台芯安装孔,预制承台通过其底面的承台芯插入预制下柱顶面的承台芯安装孔内,预制承台顶面的承台芯插入至预制上柱底面的承台芯安装孔内,预制左梁和预制右梁水平一端均具有上端面和内凹的下端面,预制左梁和预制右梁内凹的下端面设置有安装钢筋,预制左梁和预制右梁分别通过安装钢筋插入至预制承台侧面的钢筋安装预留孔内。本发明剪力通过承台的牛腿部分传递,弯矩通过梁的纵筋和梁‑柱、梁承台接触位置的混凝土进行传递传力路径明确、构造可靠。

    一种运用磁悬浮技术进行隔振的抗风减震桥梁吊杆

    公开(公告)号:CN109989336A

    公开(公告)日:2019-07-09

    申请号:CN201910342134.4

    申请日:2019-04-26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运用磁悬浮技术进行隔振的抗风减震桥梁吊杆,励磁线圈沿着吊杆本体的轴向缠绕在吊杆本体的外侧,套筒外套于励磁线圈且于所述吊杆本体固定连接,第一外壳体呈圆筒状且外套于所述套筒且同时正对所述励磁线圈位于所述励磁线圈的外侧,励磁线圈通电对第一外壳体形成沿吊杆本体径向向外的电磁力。在第一外壳体受到两侧的风载,通过改变励磁线圈的电流,可以引起电磁力的改变,对第一外壳体形成沿吊杆本体径向向外的电磁力,使吊杆本体和第一外壳体在径向类似于得到隔开的效果,不存在摩擦力,只有沿径向的作用力,从而更容易对受力进行控制,消能效果好。

    一种风电塔筒整体架设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607403A

    公开(公告)日:2019-04-12

    申请号:CN201910107707.5

    申请日:2019-01-31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电塔筒整体架设施工方法,涉及风力发电技术领域。该施工过程由六个步骤组成:步骤一,将塔筒水平放置于地面枕木上,在塔筒内部安装胎架与万向铰支座,将塔筒与两组牵引滑轮组(或卷扬机)和平衡滑轮组(或卷扬机)连接;步骤二,通过卷扬机的拉力和辅助扒杆的转向,用第一组牵引滑轮组(或卷扬机)将塔筒牵引至与水平面约成45°的位置;步骤三,换用第二组牵引滑轮组(或卷扬机)继续牵引塔筒至竖直位置,过程中采用平衡滑轮组(或卷扬机)保持稳定;步骤四,在胎架下设置竖向千斤顶将塔筒整体顶起;步骤五,降低千斤顶的顶面标高将塔筒放置于基础顶面;步骤六,将塔筒内法兰与基础进行连接,完成塔筒安装。本发明工序简单、操作方便、施工速度快,且无需大型吊装设备,经济效益可观。

    一种用于检测混凝土收缩应力的成套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08761048A

    公开(公告)日:2018-11-06

    申请号:CN201810541035.4

    申请日:2018-05-30

    Applicant: 重庆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3/38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检测混凝土收缩应力的成套设备,包括架体,所述架体内设置有用于夹设固定混凝土试块的夹具,夹具配套设置有用于检测混凝土试块的收缩应力的检测机构和通过检测机构的检测结果将混凝土试块拉/压回原长度的伸缩机构;所述夹具包括固定设置在架体上的定夹块和与伸缩机构配合设置的动夹块;所述检测机构包括信号分析处理组件和设置在动夹块上的多个激光位移传感器,激光位移传感器均与信号分析处理组件通信连接,所述伸缩机构上设置有与信号分析处理组件通信连接的力传感器,力传感器用于检测将混凝土试块拉/压回原长度的拉/压力;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成本低廉且对混凝土收缩应力的检测精度高。

    一种用于检测锚杆脱粘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706512A

    公开(公告)日:2017-05-24

    申请号:CN201710096986.0

    申请日:2017-02-22

    Applicant: 重庆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19/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检测锚杆脱粘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利用加速度传感器采集锚杆被激励后的振动加速度信号;S2采用解析模式分解方法得到振动加速度信号的一阶加速度分量,对其积分得到一阶位移分量;S3对一阶位移分量作希尔伯特变换,获得锚杆的频率‑振幅曲线;S4根据频率‑振幅曲线判断其非线性振动程度;根据非线性振动程度,进行锚杆脱粘识别。本发明探索利用非线性振动特性进行锚杆锚固状态检测的可行性,基于对锚杆杆体与胶结体界面以及锚杆胶结体与岩土体界面的无损检测,对锚杆的锚固状态做出评价,对于安全生产以及保障工程结构安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结构构件半刚性连接损伤检测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3728128A

    公开(公告)日:2014-04-16

    申请号:CN201410039877.1

    申请日:2014-01-27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结构构件半刚性连接损伤检测系统,通过布置在被测构件端部半刚性连接附近的传感器采集到构件自由振动的信号,将这些信号经过一定的分析处理模块分析处理后得到构件端部的振幅-时间曲线和频率-时间曲线,进而得到构件端部的频率-振幅曲线,比较曲线中相同振幅区间内频率改变值的大小以判断半刚性连接的损伤,频率值改变越大说明损伤越严重。实际检测中可以对安装状态相同的多根构件进行检测,然后得出各构件每一端的频率-振幅曲线,对比这些曲线相同振幅区间内频率的改变值即可判断哪些半刚性连接存在损伤且损伤的程度如何。

    一种建筑工程基坑监测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643668A

    公开(公告)日:2014-03-19

    申请号:CN201310626571.1

    申请日:2013-12-02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工程基坑监测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选取5个监测点的位移植;把这5个监测点的数据作为样本的输入向量,把每个样本所对应的岩土体参数作为输出向量;雏形样本经非线性映射后产生实际训练样本;将监测得到的数据常被绘制成随时间而变化的曲线。本发明从土岩组合基坑施工过程中变形动态预报及安全性控制入手,结合BP神经网络及尖点突变理论,对深基坑工程的工况进行安全性评价实施动态控制,随时监测周围土层和支护结构所承受的实际荷载、变形以及内力值的大小,并根据基坑当前的渗流场特征的抽水量和地下水位值,分析工程施工的安全性,将监测得到的数据绘制成随时间而变化的曲线,准确、及时的反映工况。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