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448750A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611055658.8
申请日:2016-11-25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嵌入式双流程超临界水堆燃料组件,包括燃料棒及导向管,还包括组件盒、水棒盒及隔热盒,组件盒及隔热盒均为管状结构,且组件盒、隔热盒、导向管、燃料棒相互之间呈平行关系;组件盒套设于隔热盒的外侧,组件盒的两端均位于隔热盒的两端之间;隔热盒内、隔热盒的外壁与组件盒内壁之间的空间内均设置有燃料棒,所述导向管设置于隔热盒内;所述组件盒上还设置第二流程冷却剂出口及第二流程冷却剂入口,所述第二流程冷却剂出口及第二流程冷却剂入口均位于组件盒侧壁上的;所述水棒盒为设置于隔热盒内的管状结构,水棒盒的长度方向与隔热盒的长度方向共向。该燃料组件结构简单,可有效提高燃料组件制造和使用时的经济性和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071304B
公开(公告)日:2017-01-25
申请号:CN201410319058.2
申请日:2014-07-07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B63B21/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适用于船体式浮动核电站的单点系泊系统,包括下端固定在海底的桩基(1)、固定在桩基(1)上且位于海平面上方的定位柱2)、设置在定位柱(2)上且可绕定位柱(2)中心线旋转的旋转台(3)、固定在浮动核电站船体上的定位座(4)、以及连接旋转台(3)与定位座(4)的连接机构。本发明采用上述结构,整体结构简单,便于实现和推广应用,本发明应用时浮动核电站受到载荷时绕定位柱(2)转动,能减少晃动,并能提升平稳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474097B
公开(公告)日:2016-08-10
申请号:CN201210182828.4
申请日:2012-06-06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核反应堆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快中子注量率堆芯。该堆芯包括燃料组件、控制棒组件和铍组件;燃料组件为六边形套管型燃料组件,若干个燃料组件呈环形紧凑布置,最内层环上有6个燃料组件,在其环形区域的中心处形成快中子阱;紧挨燃料组件环形区域的外侧布置有若干个六边形铍组件,形成倒中子阱;若干根控制棒组件按两行两列呈“井”字型间隔布置在燃料组件之间。本发明所述高快中子注量率堆芯,满足国际限制的U-235富集度水平和国内的燃料芯体制造及冷却剂流速设计水平的要求,可获得较高的辐照孔道内快中子注量率水平,增强和拓宽试验堆的辐照能力和应用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03474099B
公开(公告)日:2016-08-03
申请号:CN201210183206.3
申请日:2012-06-06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核反应堆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热中子注量率堆芯。该堆芯包括燃料组件、控制棒组件和铍组件;燃料组件为六边形套管型燃料组件,若干个燃料组件呈环形紧凑布置,在燃料组件环形区域的内侧形成热中子阱;紧挨燃料组件环形区域的外侧布置有若干个六边形铍组件,形成倒中子阱;若干根控制棒组件按两行两列呈“井”字型间隔布置在燃料组件之间。本发明所述高热中子注量率堆芯,在保证安全及结构可行的前提下,有利于提高辐照孔道内热中子注量率,增强和拓宽试验堆的辐照能力和应用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05390167A
公开(公告)日:2016-03-09
申请号:CN201510743669.4
申请日:2015-11-05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临界水堆燃料组件,所述燃料组件内采用径向3区富集度布置,所述燃料组件包括:慢化剂水棒、4根5.6%富集度的燃料棒、20根7.5%富集度的燃料棒、32根8.26%富集度的燃料棒,所述4根5.6%富集度的燃料棒分别分布在四个角点的栅元位置处,每根5.6%富集度的燃料棒侧面均匀分布有2根7.5%富集度的燃料棒,慢化剂水棒均匀分布12根7.5%富集度的燃料棒,余下的每个栅元位置分别布置1根8.26%富集度的燃料棒。
-
公开(公告)号:CN105139900A
公开(公告)日:2015-12-09
申请号:CN201510398020.3
申请日:2015-07-09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铒可燃毒物的24个月换料堆芯装载方法,换料装载采用低泄漏堆芯装载模式,新燃料组件置于堆芯里圈,堆芯最外圈放置已燃耗过的旧组件,新燃料组件中装有载铒燃料棒,载铒燃料棒布置在堆芯中功率峰较高的位置。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能够满足24个月燃料管理策略,可减少机组大修次数,降低年均大修费用,提高核电机组的能力因子,提高年负荷因子,增加年度电量,有利于经济性的提高,可在年换料和18个月换料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核电厂运行的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952493A
公开(公告)日:2015-09-30
申请号:CN201510238451.3
申请日:2015-05-12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C3/3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177堆芯的控制棒分布结构,包括61束控制棒;61束控制棒分为8组,分别为R组、G1组、G2组、N1组、N2组、SA组、SB组和SC组;其中,R组为温度调节棒,G1组、G2组、N1组和N2组为功率补偿棒,SA组、SB组和SC组为停堆棒;G1组和G2组由灰体控制棒构成,其余组由黑体控制棒构成。本发明通过对温度调节棒、功率补偿棒和停堆棒的数量设置,并进行合理分组,并对各个控制棒的空间位置进行优化,实现了在采用61束控制棒,不增加压力容器顶盖开孔数量的情况下,为177堆芯提供了足够的停堆裕量,停堆裕量满足年换料及18个月换料的安全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4882178A
公开(公告)日:2015-09-02
申请号:CN201510166175.4
申请日:2015-04-09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C17/108 , G01T3/00 , G06F19/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21C17/108 , G01T3/00 , G06F1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H2滤波消除钒自给能探测器信号延迟的方法,包括依次进行的以下步骤:步骤1、建立钒与热中子的核反应模型;步骤2、采用直接变换建立核反应模型对应的离散状态方程;步骤3、确定钒自给能探测器电流的瞬时响应份额;步骤4、利用H2滤波器对钒自给能探测器电流信号作延迟消除。本发明应用时能对钒自给能中子探测器的电流信号进行延迟消除处理,并能有效抑制噪声,使得钒自给能中子探测器在反应堆瞬态工况时也能正常使用,且由于本发明采用了H2滤波器,作延迟消除时无需预先知道外部扰动输入信号的统计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882171A
公开(公告)日:2015-09-02
申请号:CN201510165543.3
申请日:2015-04-09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C17/108 , G01T3/00 , G06F19/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21C17/108 , G01T3/00 , G06F1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Luenberger形式H2滤波的铑自给能探测器信号延迟消除方法,包括依次进行的以下步骤:步骤1、建立铑与热中子的核反应模型;步骤2、采用直接变换建立核反应模型对应的离散状态方程;步骤3、确定铑自给能探测器电流的瞬时响应份额;步骤4、利用Luenberger形式的H2滤波器对铑自给能探测器电流信号作延迟消除。本发明应用时能对铑自给能中子探测器的电流信号进行延迟消除处理,并能有效抑制噪声,使得铑自给能中子探测器在反应堆瞬态工况时也能正常使用,且由于本发明采用了Luenberger形式的H2滤波器,作延迟消除时无需预先知道外部扰动输入信号的统计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02737735B
公开(公告)日:2015-07-29
申请号:CN201210229411.9
申请日:2012-07-04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超临界水堆的组合式方形燃料组件、堆芯及慢化剂冷却剂双流程流动方法。所述燃料组件由4个相同子组件以2×2排列成方形构成,每个子组件由若干燃料棒以正方形栅格形式排列构成,中央区域设置水棒,组件上方设置十字形控制棒导向筒及水棒导管,下部设置水棒导管及慢化剂导流管;所述堆芯分成第1、2流程区;慢化剂在双流程中均自上而下流进水棒及子组件间;冷却剂自上而下流进第1流程燃料区;慢化剂和冷却剂在堆芯下部搅混后,自下而上流入第2流程燃料区,流出堆芯。本发明保证燃料棒获得充分且均匀慢化时,能实现组件及堆芯内慢化剂与冷却剂之间、不同流程冷却剂之间有效分流,且减少结构材料,可行性及安全性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