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硫酸钠表面助烧结的轻质陶粒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310951B

    公开(公告)日:2016-02-10

    申请号:CN201410514694.0

    申请日:2014-09-29

    CPC分类号: Y02P40/69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硫酸钠表面助烧结的轻质陶粒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分步喷入5%~25%的硫酸钠溶液,干燥时溶解于水中的钠离子随着水分向表面扩散富集于生料球表面壳层,烧成过程中表面层的钠离子与其它物质反应形成易熔物质,起到助烧结剂的作用,生料球的表面层以下助烧结剂中钠离子含量很低,在表面层烧结温度下烧成的陶粒,吸水率较小,但表面层以下核心区域未烧结密度较低,最终得到吸水率小同时整体密度低的轻质陶粒。本发明解决了陶粒既要求吸水率小、强度高,又要求容重小的问题。本发明硫酸钠表面助烧结的轻质陶粒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操作安全,可大批量生产,且成本低。

    一种二硫化锡/二氧化钛复合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888753A

    公开(公告)日:2015-09-09

    申请号:CN201510282787.X

    申请日:2015-05-28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硫化锡/二氧化钛复合光催化剂,由二硫化锡粉体和钛酸丁酯制备的前驱液经水热反应制得,其中,二氧化钛和二硫化锡的质量比为1:20~100,该复合光催化剂的尺寸可控,二硫化锡为六方纳米片状,二氧化钛纳米颗粒较为均匀地负载在上面,并且该光催化剂材料对水体中的重铬酸钾具有较高的光催化还原效率。本发明还公开了所述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a.用五水四氯化锡和硫脲制备二硫化锡粉体,b.将制得的二硫化锡粉体与钛酸丁酯混合,制备前驱液,c.将制得的前驱液水热加热,制得。本发明大大简化了制备步骤,降低了对工艺参数控制的难度,从而实现二硫化锡/二氧化钛复合光催化剂的大规模制备。

    石墨烯—二氧化钛复合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308573B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310185536.0

    申请日:2013-05-17

    IPC分类号: G01N27/26 G01N27/327

    摘要: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石墨烯—二氧化钛复合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制备方法,依次按照以下步骤实施:制备氧化石墨烯;制备石墨烯负载二氧化钛复合材料;制备玻碳电极;制备修饰玻碳电极。本发明石墨烯—二氧化钛复合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工艺方法简单,原料易得,无污染。本发明所制备的产品实现辣根过氧化酶与电极的直接电子转移,具有检出限低,响应时间短,生物亲和性好,灵敏度高,稳定性好等优点。

    氟、氮共掺杂磷酸铋-氧化锡复合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399504A

    公开(公告)日:2015-03-11

    申请号:CN201410613491.7

    申请日:2014-11-04

    IPC分类号: B01J27/2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氟、氮共掺杂磷酸铋-氧化锡复合光催化剂,由氟、氮共掺杂磷酸铋和氧化锡组成,其中氟、氮共掺杂磷酸铋和氧化锡的摩尔比为1:0.2~1。本发明还公开了其制备方法:将氟、氮共掺杂磷酸铋粉体分散于五水氯化锡中,然后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后移至水热反应釜进行微波水热处理,自然冷却至室温,将得到的产物离心分离,洗涤,干燥,得到。本发明通过非金属氟和氮离子共掺杂有效提高了磷酸铋半导体界面处电子的捕获能力,增强电子空穴的迁移效率;增加磷酸铋半导体中氧空位浓度,进而提高磷酸铋光催化的光催化活性。

    一种磷酸银修饰磁性分离空心复合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148098A

    公开(公告)日:2014-11-19

    申请号:CN201410328446.7

    申请日:2014-07-10

    IPC分类号: B01J27/185 B01J35/08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磷酸银修饰磁性分离空心复合光催化剂,由ZnFe2O4,ZnO和Ag3PO4复合而成;空心微球的粒径大小为50~1000nm,空心壳层的厚度为1~100nm。本发明还公开了其制备方法:将锌盐和铁盐溶液混合加入酚醛树脂微球,超声陈化、干燥、煅烧,然后加入AgNO3乙醇溶液和Na3PO4乙醇溶液,搅拌,干燥即得。本发明由ZnFe2O4,ZnO和Ag3PO4复合而成,形成了一种具有瀑布结构的异质结,促使光生电子和空穴的有效分离,从而提高了其光催化活性;ZnFe2O4具有磁性,易于分离回收,且制备方法简单。

    F、N共掺杂可见光响应钒酸铋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489324B

    公开(公告)日:2014-01-15

    申请号:CN201110366132.2

    申请日:2011-11-18

    IPC分类号: B01J27/24

    摘要: 本发明公开的F、N共掺杂的可见光响应钒酸铋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光催化剂的化学组成通式为BiVO(4-x-y)FxNy,0.01≤x≤0.1,0.01≤x≤0.1,其制备步骤包括:采用微波辅助加热的水热法制备钒酸铋粉体;以可溶性氟化物和可溶性铵盐的形式引入F和N,将得到的钒酸铋粉体经二次微波辅助的水热法处理后得到F、N共掺杂的可见光响应光催化剂。本发明制备的光催化剂具有可见光响应能力,能够在可见光照射下高效光催化降解有毒有机污染物。

    一种负载银二氧化硅微球功能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764617A

    公开(公告)日:2012-11-07

    申请号:CN201210235632.7

    申请日:2012-07-09

    IPC分类号: B01J13/02

    摘要: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负载银二氧化硅微球功能材料的制备方法,用化学腐蚀和金属盐热解法制备单分散、均匀、球形复合负载金属银二氧化硅功能颗粒,这种颗粒是在作为内核的单分散、多孔的球形二氧化硅颗粒上均匀负载粒径为5~50nm的纳米金属银,使原二氧化硅颗粒具有纳米银颗粒具有的特殊性质。本发明所得到的颗粒纯度高,单分散性良好,且产物的尺寸可通过反应条件加以控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发明制备方法工艺简单环保,原料及设备廉价易得,成本低。合成时间短效率高,有很大的工业化生产前景。

    一种氧化铈/氧化铝微纳米结构陶瓷颜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674898A

    公开(公告)日:2012-09-19

    申请号:CN201210186512.2

    申请日:2012-06-07

    IPC分类号: C04B41/86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氧化铈/氧化铝微纳米结构陶瓷颜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微纳米结构陶瓷颜料由氧化铝纤维和氧化铈颗粒按照摩尔比为1:20~3:10组成,尺寸均一,分散性好,氧化铝纤维的长度为3~4μm,氧化铈颗粒大小为80~100nm,通过调节氧化铈的浓度控制其颗粒分散浓度及最终产物的呈色性能,在1200℃煅烧2小时产物呈现粉红色。本发明氧化铈/氧化铝微纳米结构陶瓷颜料及其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操作安全,且成本低。

    一种铬掺杂氧化铝片状自组装微球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367382A

    公开(公告)日:2012-03-07

    申请号:CN201110300754.5

    申请日:2011-11-14

    IPC分类号: C09K11/68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铬掺杂氧化铝片状自组装微球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微球由厚度可调控的片状结构自组装而成,微球的粒径尺寸均一,单分散性良好,微球的直径为0.8~1.0μm,片状自组装结构单元的厚度为10~20nm,其特征为组成该纤维材料的成分为:氧化铝和氧化铬的摩尔比为:0.01∶99.99~0.1∶99.9。并且当激发波长为462nm时,该铬掺杂氧化铝片状自组装微球在696nm处出现特征辐射。通过简单的调节溶剂的种类和比例,可以对产物的粒径和片状自组装单元的厚度进行有效调控。而其发光性能使得其在荧光材料等方面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本发明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操作安全,且成本低。

    一种原位合成制备核壳结构高温红色陶瓷颜料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439986B

    公开(公告)日:2011-11-23

    申请号:CN200810236431.2

    申请日:2008-12-24

    IPC分类号: C04B41/85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原位合成制备核壳结构高温红色陶瓷颜料的方法,在Ce1-xPrxO2发色单元外包裹SiO2包裹层,该方法按照以下步骤实施,按质量比2~3∶1~2∶5~7∶2~3将Triton X-100、C5H12O、C6H12、H2O混合得到微乳液体系;在微乳液体系中加入Ce(NO3)3·6H2O水溶液和Pr(NO3)3·6H2O水溶液,制得微乳液A;在微乳液体系中加入NH3·H2O,制得微乳液B;将微乳液A和B混合,加入TEOS,水解破乳形成沉淀物;将沉淀物清洗、离心分离、烘干,煅烧、冷却、研磨,制得具有核壳结构的Ce1-xPrxO2/SiO2高温红色陶瓷颜料。本发明的原位合成制备核壳结构高温红色陶瓷颜料的方法,可以提高红色陶瓷颜料的高温抗玻璃熔体侵蚀性。